陸春燕, 覃佳佳
(1.廣西來賓市興賓區農業技術推廣站,廣西來賓 546100;2.廣西來賓市興賓區土壤肥料工作站,廣西來賓 546100)
?
不同施氮量與栽插密度對雜交稻C兩優9號產量及其構成因素的影響
陸春燕1, 覃佳佳2
(1.廣西來賓市興賓區農業技術推廣站,廣西來賓 546100;2.廣西來賓市興賓區土壤肥料工作站,廣西來賓 546100)
摘要[目的]為當地雜交水稻栽培尋求適合的技術。[方法]采用裂區設計,以施氮量(3個水平)為主區,栽插密度(3個水平)為副區,研究不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對雜交稻C兩優9號產量及其產量構成因素的影響。[結果] 施氮量、栽插密度對C兩優9號的產量均有顯著影響。在施氮量與栽插密度的9個處理中,以施用純N 180 kg/hm2、栽插30.0萬穴/hm2產量最高,且與其他處理差異達極顯著水平。施氮量及栽插密度對雜交水稻產量及其構成因素有不同的影響:低施氮量隨著密度增加產量逐漸升高,高施氮量隨著密度增加產量逐漸降低;分蘗力隨著施氮量的增加及栽插密度的減小而增強;成穗率隨著施氮量的增加及栽插密度的加大而減小;單位面積穗數隨著栽插密度的增加而增多;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對穗粒數影響不大;結實率隨著施氮量的增加而減小;千粒重隨著施氮量的增加而減小,栽插密度對其影響不大。 [結論] C兩優9號是分蘗力極強的雜交水稻,合理密植,精準施肥,可以充分發揮其產量潛力。
關鍵詞施氮量;栽插密度;產量;產量構成
鳴謝感謝黃恒掌推廣研究員對該研究的大力幫助與指導。
氮肥施用量和移栽密度作為水稻生產的主要栽培技術,一直是研究的重點。氮素是影響水稻生長發育和產量最敏感的因素[1],氮肥在水稻生產中的投入成為增產的有效措施之一,然而,氮肥過量使用在破壞生態環境的同時也威脅到人類的健康,合理使用氮肥,不僅可以提高水稻產量,而且可以減少因過量使用氮肥而造成的環境污染。栽插密度對水稻群體結構產生較大影響,適宜的栽插密度能有效利用光能,充分利用地力,保證個體的正常發育和群體的協調發展,使單位面積上穗數、粒數和粒重得到統一,從而獲得高產。筆者以雜交稻C兩優9號為材料,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和栽插密度對其產量及產量構成因素的影響,旨在為水稻高產高效節本栽培提供科學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供試水稻品種為湖南農業大學選育的高產優質雜交稻新品種C兩優9號。
施用的氯化鉀(含K2O 60%)由中化化肥有限公司生產,鈣鎂磷肥(含P2O 18%)由云南玉溪銀河磷化有限公司生產,尿素(含純N 46%)由廣西河池化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
1.2試驗地概況試驗于2015年在興賓區三五鄉碑口村委塘田村試驗田進行。試驗田土壤有機質28.8 g/kg,堿解氮102.33 mg/kg,速效磷9.6 mg/kg,速效鉀128.2 mg/kg,pH 4.7,土壤肥力中等。試驗田交通方便,排灌條件完善。
1.3試驗設計采用裂區設計,以施氮量為主區,面積200.1 m2,設150 kg/hm2(A1)、180 kg/hm2(A2)、210 kg/hm2(A3)3個施氮水平,以栽插密度為副區,面積66.7 m2,設24萬穴/hm2(B1)、30萬穴/hm2(B2)、36萬穴/hm2(B3)3個栽插密度水平。移栽前結合整地,各小區基肥、分蘗肥、穗肥的氮肥施放量比例為4∶4∶2,鉀肥施放量比例為5∶3∶2,施放氯化鉀300 kg/hm2。基肥整地時施入;分蘗肥移栽后7 d施入;穗肥在倒三葉出生到劍葉展開期間施放,施鈣鎂磷肥500 kg/hm2,作基肥一次性施入。試驗隨機區組排列,單灌單排。3月17日播種,4月9日4葉1心移栽拋秧,秧齡24 d。
1.4測定項目與方法移栽后10 d始,每小區定點10株,每隔5 d記載群體數,至分蘗止;成熟期每小區取具有代表性平均莖蘗植株10株,測定單株穗數、實粒數、千粒重;成熟期每小區實收測產。
1.5數據分析數據采用EXCEL和RTC 99等軟件分析。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施氮量與栽插密度對水稻產量的影響從表1可以看出,在3種施氮水平下,C兩優9號的產量在A1施肥水平下,隨著種植密度的增加遞增,且B3處理較B1、B2處理增產達極顯著水平;A2施肥水平下,以栽插密度B2處理的產量最高,且與其他密度處理產量差異極顯著;A3施肥水平下,各密度處理產量差異不顯著,隨著密度的增加,產量有減少趨勢。
在各處理組合中,A2B2處理產量顯著高于其他處理,其次是A2B3、A2B1;低施氮量隨著密度增加產量逐漸升高,高施氮量隨著密度增加產量逐漸降低,A1B1產量最低。
在3種施氮肥處理間,C兩優9號的產量表現為A2>A3> A1,且A2的產量顯著高于A3、A1;A3產量高于A1,但兩者差異不顯著。A2產量明顯高于其他處理,說明C兩優9號在適量的氮量施用下可以獲得高產,過多過少施氮都對產量有影響。不同栽插密度間水稻產量表現為B2>B3>B1,B2產量略高,B3產量次之, B2、B3之間產量差異不顯著;B1產量較低,與B2、B3之間產量差異達極顯著水平。可見,合理密植增加有效穗數有利于提高C兩優9號的產量。
由此可見,在適量施氮量和適當的栽插密度下,可以實現C兩優9號高產,說明合理密植,精準施肥,可以充分發揮其產量潛力。
表1 不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下C兩優9號的產量 kg/hm2
2.2不同施氮量與種植密度對水稻產量構成因素的影響
2.2.1不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對分蘗成穗率的影響。由表2可知,隨著施氮量和栽插密度的增加,群體逐漸加大,分蘗率隨著施氮量增加及栽插密度減小其分蘗力增強,A3B1處理分蘗率最高;隨著施氮量的增加及栽插密度的加大成穗率減小,施氮量增加,促進分蘗的發生,過多分蘗因肥水不足,多成為無效分蘗[2]; C兩優9號A3B1處理基本苗單莖分蘗達7.4莖,A3B3處理群體最高,為606.4萬蘗/hm2,而最高分蘗率的A3B1處理成穗率不是最高。可見,過多施用氮肥促進過多的分蘗,無效分蘗也多,這不僅造成環境污染,而且造成經濟損失,因此,要實現其高產,應通過精量追施,促蘗、促成穗。
表2 不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下C兩優9號的分蘗成穗率
2.2.2不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對單位面積穗數的影響。由表3可知,隨著施氮水平的提高,單位面積穗數逐漸增多,表現為A3>A2>A1,A3與A2之間差異不顯著,但較A1增加極顯著。不同栽插密度間,單位面積穗數隨著栽插密度的增加而增多 ,3個密度處理間均達極顯著水平,表現為B3> B2>B1。這與石守設等[3]研究結果基本一致。表明C兩優9號分蘗力較強,合理密植可充分發揮其較高分蘗能力的潛力。
表3 不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下C兩優9號的單位面積穗數 萬穗/hm2
2.2.3不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對穗粒數的影響。從表4可以看出,隨著施氮量的增加,穗粒數表現為A3>A2>A1。A3、A2穗粒數無顯著差異,但均比A1增加顯著。從施氮量對C兩優9號穗粒數影響來看,高肥水有利于其群體穎花量的增加。隨密度的增加穗粒數減小,3個密度處理間穗粒數差異不顯著,說明適量稀植、高肥有利于多粒大穗形成。
表4 不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下C兩優9號的穗粒數 粒/穗
2.2.4不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對結實率的影響。從表5可以看出,C兩優9號結實率受施氮量和密度影響顯著。C兩優9號結實率為A1>A2>A3,A1較A3增加達極顯著水平,說明C兩優9號受施氮量影響較大,隨著施氮水平的提高,結實率明顯減少。隨著密度的增加,結實率明顯減少,表現為B1>B2>B3。
表5 不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下C兩優9號的結實率 %
表6 不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下C兩優9號的千粒重
2.2.5不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對千粒重的影響。從表6可以看出,在不同施氮處理中,千粒重表現為A3 3結論與討論 該研究表明,C兩優9號是分蘗力較強的雜交水稻,在A2B2組合下產量最高。在一定范圍內,適量的施氮量有利于產量的增加,過多施用氮肥促進過多的分蘗,無效分蘗也多,這不僅造成環境污染,而且造成經濟損失;合理密植可充分發揮其分蘗潛力;高肥高密植易導致貪青晚熟、病蟲害嚴重。在生產中通過合理密植、精量追施,有利于促蘗成穗、成大穗、提高粒重和結實率,在收獲時能實現完熟,獲得更理想的產量,既經濟又環保。 參考文獻 [1] 楊國才,游艾青,胡剛,等.施氮用量和栽插密度對雜交稻W兩優3418產量及米質的影響[J].湖北農業科學,2009(12):2944-2946. [2] 祁玉良,石守設,魯偉林,等.不同栽植密度雜交稻分蘗成穗規律及其穗部性狀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06(5):177-179. [3] 石守設,尹海慶,扶定,等.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對鄭稻18產量及其構成因素的影響[J].中國農學通報,2010(10):115-121. [4] 馬錚,霍二偉,盧兆成,等.雜交水稻主要性狀對產量的影響[J].山東農業科學,2006(3):21-23.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N Application Rate and Planting Densities on Yield and Its Factors of Hybrid Rice C Liangyou 9 LU Chun-yan1, QIN Jia-jia2(1.Xingbin Area of Laibin City Station for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Laibin,Guangxi 546100;2.Soil and Fertilizer Station of Xingbin Area of Laibin City,Laibin,Guangxi 546100) Abstract[Objective] To seek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cultivation of local hybrid rice. [Method]With N application rate as primary area and planting density as secondary area,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nitrogen fertilizer and planting densities on yield and its factors of hybrid rice C Liangyou 9 was studied using split plot design .[Result] Both nitrogen application and planting densities had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yield of C Liangyou 9.Among the 9 treatments,the one with fertilization of pure N 180 kg/hm2and planting density 300 000/hm2had the highest yield and its difference reached extremely significant level. The N application and planting density varied in the effect on hybrid rice yield and its factors:the yield increased following the increasing planting density in the condition of low N application,conversely,the yield decreased.The tilling ability became stronger with N fertilizer added and planting densities reduced;the spike rate decreased with N fertilizer added and planting densities increased;panical per unit area increased with planting densities increased;both N fertilizer and planting densities had little or no effect on grains per spike;seed setting rate increased with N fertilizer added;1 000-grain weight decreased with N fertilizer added,planting densities produced little influence. [Conclusions] C Liangyou 9 is a hybrid rice with strong tilling ability,proper planting densities plus accurate fertilization can bring its full yield pontecial. Key wordsFertilizer rate;Planting densities;Yield;Yield factor 收稿日期2015-11-26 作者簡介陸春燕(1978- ),女,廣西來賓人,農藝師,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 中圖分類號S 5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517-6611(2015)36-06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