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濤
二戰中
直搗柏林的蒙古騎兵團
侯濤

蘇聯元帥布瓊尼視察蒙古騎兵團
俄國歷史上有一個特殊的詞匯——“韃靼枷鎖”,專指13至16世紀蒙古軍事貴族對俄羅斯的統治。這段刻骨銘心的歲月,使俄國掙脫“韃靼枷鎖”并轉而控制大批蒙古部落后,又以更強硬的手段來對付昔日的征服者。然而當蘇維埃政權乃至俄羅斯民族遇到威脅的時候,卻有數以萬計的蒙古人騎上駿馬,揮舞紅旗,高喊著:“為了祖國!為了斯大林!”一直打到柏林城下。
當1917年蘇維埃政權建立時,俄國境內約有700~900萬蒙古人,分屬卡爾梅克、雅庫特、布里亞特等部落。俄國內戰爆發后,大多數哥薩克參加了白衛軍,蒙古牧民卻從布爾什維克那里看到擺脫受奴役的希望。特別是生活在伏爾加河下游的卡爾梅克蒙古人,他們在前沙俄騎兵中尉奧卡·阿歷克謝·戈羅多維科夫的組織下,成立卡爾梅克騎兵團,接受俄共(布)阿斯特拉罕地區黨委的領導。
18世紀時,蒙古族土爾扈特部落因不滿沙俄殘暴統治,在首領渥巴錫的帶領下東歸故土。途中,他們遭到俄軍和哈薩克人的攔截,死傷無數,最后只剩下幾萬人到達中國新疆境內。其他未能東歸的土爾扈特人則留在伏爾加河下游地區繼續受到沙俄的統治。十月革命后,這些土爾扈特人所在的地區成立了卡爾梅克自治共和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卡爾梅克自治共和國內的蒙古人,有的參加了蘇聯紅軍,有的則被裹挾加入納粹德軍。當美軍名將巴頓發現他的戰俘中居然有身穿德軍制服的蒙古人時,他不解地說:“難道我是在13世紀和成吉思汗的大軍在作戰嗎?”
據俄羅斯《圣彼得堡時報》載文,二戰期間,一名來自蘇聯卡爾梅克共和國的蒙古族將軍指揮卡爾梅克蒙古騎兵橫掃東歐,率部擊潰德國國防軍第3騎兵師,后又戰勝黨衛
軍第1哥薩克師,直搗納粹狼穴。他就是蘇聯騎兵大將奧卡阿·戈羅多維科夫。

奧卡阿·戈羅多維科夫1879年10月1日出生于俄羅斯伏爾加河下游卡爾梅克的一個蒙古部落,是衛拉特蒙古人的后裔。戈羅多維科夫從小在馬背上長大,18歲那年俄羅斯人來卡爾梅克蒙古部落征兵,他被選中加入沙皇騎兵部隊。在沙皇軍隊中,戈羅多維科夫克服了諸多困難,考上了彼得堡騎兵學校,1905年畢業后成了一名騎兵少尉,是當時寥寥無幾的卡爾梅克蒙古族軍官之一。
戈羅多維科夫在沙皇軍隊中升遷得很慢,1914年一戰爆發時才當上騎兵中尉。一戰中他率自己的騎兵小分隊轉戰波蘭和高加索等地。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爆發后,戈羅多維科夫毅然參加了紅軍。在蘇聯內戰中,他多次與白衛軍血戰,逐漸從騎兵小分隊隊長成長為騎兵軍軍長。白衛軍將領鄧尼金曾稱他為“可惡的蒙古人”。
1932年,戈羅多維科夫出任中亞軍區副司令員,并于1938~1941年間擔任蘇聯紅軍騎兵總監,1940年被授予騎兵上將軍銜。1941年納粹入侵蘇聯后,由于斯大林不大信任少數民族將領,戈羅多維科夫被斯大林派到了后方,閑置了近2年。
斯大林格勒戰役后,蘇軍取得了戰略主動權。當時蘇軍需要在烏克蘭和東歐平原上使用騎兵部隊進行突擊,于是1943年斯大林任命戈羅多維科夫為蘇聯紅軍騎兵副司令,隨近衛第1騎兵軍出征。在烏克蘭大草原上,64歲的戈羅多維科夫上將選出部隊中的500名卡爾梅克蒙古族騎兵作為敢死隊,身先士卒,帶領他們揮舞馬刀沖向德國國防軍第3騎兵師。在這些“草原勇士”面前,納粹第3騎兵師的一個騎兵營潰不成軍,戈羅多維科夫上將還親手斬殺了德軍騎兵師的一名連長。這一英勇表現使他于1943年7月被授予“蘇聯英雄”稱號。
1943年12月,蘇聯內務人民委員貝利亞借口卡爾梅克蒙古人通敵,將大部分蒙古族官兵趕出了蘇聯紅軍。戈羅多維科夫冒著得罪貝利亞的風險,向斯大林上書,要求保留一支卡爾梅克蒙古部隊。他在信中以性命擔保卡爾梅克蒙古部隊忠于蘇維埃國家
和最高統帥斯大林。在大規模驅逐卡爾梅克蒙古人到中亞和西伯利亞地區的同時,斯大林同意了戈羅多維科夫保留一支卡爾梅克蒙古部隊的請求,但他表示這支部隊的人數必須限定在2000人之內,戈羅多維科夫以上將軍銜兼任這支部隊的指揮官。
1944年3月,經過戈羅多維科夫的多方奔走,近衛第1騎兵軍直轄的卡爾梅克蒙古騎兵團正式組建。部隊由2000名蒙古族官兵組成,戈羅多維科夫上將出任騎兵團團長,這是二戰期間蘇聯紅軍中唯一一支成建制的“蒙古部隊”。戈羅多維科夫以上將軍銜充任團長,這在世界軍史上極為罕見,卡爾梅克蒙古騎兵團官兵對戈羅多維科夫上將頗為敬畏,私下稱呼他為“奧卡阿汗”。
卡爾梅克蒙古騎兵團有著濃厚的民族特征,除蘇軍戰旗外,他們還被允許使用蒙古部落旗幟作為團旗。這支“蒙古隊”斗志昂揚,如同當時蘇軍聯絡官洛可夫中校所說的那樣:“那是一支生氣勃勃的軍隊,騎兵們期待‘奧卡阿汗’(戈羅多維科夫)帶領他們橫掃東歐?!?/p>
1944年9月初,戈羅多維科夫上將帶領卡爾梅克蒙古騎兵團先行到了東喀爾巴阡山。不料他們遭遇到了納粹德國黨衛軍第1哥薩克師??柮房嗣晒膨T兵團把這次遭遇戰看成是“長生天的指引”,不顧哥薩克師兵力數倍于己,奮勇沖向敵人。蒙古騎兵倒下一批又沖上去一批,在關鍵時刻,“奧卡阿汗”(奧洛多維科夫)更是出人意料地帶領小分隊沖殺到了第一線,終于擊退了哥薩克人。哥薩克部隊指揮官赫爾穆特·馮·潘維茲中將感嘆自己的部隊遇到了“成吉思汗時代的蒙古騎兵”,不得不向斯洛伐克撤退。1944年12月,戈羅多維科夫被晉升為騎兵大將,他是蘇軍中軍銜最高的卡爾梅克蒙古人。
卡爾梅克蒙古騎兵團從東喀爾巴阡山進入波蘭,橫掃東歐,向著納粹老巢柏林方向進發。1945年4月,卡爾梅克蒙古騎兵團參加了柏林外圍戰役,他們在森林地帶遇到了老對手德國國防軍第3騎兵師殘部。此時的德國人已毫無斗志,卡爾梅克蒙古騎兵沒費多大力氣就全殲了他們。由于騎兵不適合市區作戰,戈羅多維科夫大將命令蒙古騎兵團暫時駐扎于柏林郊區擔任警戒任務。于是,蒙古騎兵在納粹“千年帝國”首都的郊區搭起了帳篷,毛發蓬松的小馬隨處可見,柏林人經過此地時甚至還看到駱駝,他們覺得自己的城市讓“蒙古人”給占領了。不過,事實上,卡爾梅克蒙古騎兵團并未給柏林人的生活帶來太大影響。為免遭貝利亞猜疑,在納粹德國正式宣布投降的當天,戈羅多維科夫大將就向卡爾梅克蒙古騎兵團頒布軍令,嚴禁屬下官兵進入柏林市區宿營。
二戰期間,卡爾梅克蒙古騎兵團在戈羅多維科夫大將的率領下,從烏克蘭一直打到納粹德國首都柏林,他們的兵力只有一個團,卻有12人獲得“蘇聯英雄”稱號。不過,未能得到兵員補充,戰爭結束時,初建時擁有2000人的卡爾梅克蒙古騎兵團只剩下700人,可見戰爭的殘酷。1945年10月,卡爾梅克蒙古騎兵團被解散,歷經戰火考驗的騎兵們重新回到了卡爾梅克過起了游牧生活。
二戰結束的第二年,戈羅多維科夫大將退役。1960年2月26日,他在莫斯科去世。為了紀念他在二戰中的貢獻,1971年,蘇聯政府將卡爾梅克自治共和國的一座城鎮命名為“戈羅多維科夫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