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建偉(陜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陜西西安 710006)
對陜西省技工學校發展的幾點思考
鄭建偉(陜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陜西西安 710006)
進入新世紀以來,陜西省技工學校經歷了一個快速發展階段,全省技工學校取得了長足發展。但是,隨著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經濟技術快速發展以及人口結構的不斷變化,技工學校也面臨著新的問題,比如:招生急劇下滑、培養目標與實際生產相互脫節、技工學校盲目擴建與經濟發展的不對稱性等。如何改變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產業的升級改造給技工學校帶來的不適應,為我省建設西部強省提供人力資源保障,這就是我省技工學校面臨的新問題。
技工學校;發展;思考
技工學校是我國職業教育體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職業教育既可以提高勞動者的素質,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實現勞動力的合理流動與充分就業,也可以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使我國的國民經濟能長期健康發展,綜合國力得到增強。
目前,陜西省技工學校320所,其中:公辦135所,民辦185所;國家高級技工學校22所,國家重點技工學校33所,省級重點技工學校43所;技師學院34個,其中:公辦技師學院15所。全省設有就業訓練中心134個,勞動預備制培訓基地140個,再就業培訓基地160個,農民工培訓基地52個(建立在技工學校),職業技能鑒定機構270家,各級各類職業培訓機構共計869個。
全省技工教育和職業培訓工近年來從辦學規模、辦學層次、實訓條件等方面都有了擴大、提高和增強。全省技工學校已形成了強大的規模效應,成為陜西職業教育中不可忽視的一支重要力量。全省各類職業培訓機構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職業培訓。但是,2010年以來,我省技工學校年招生量開始出現下滑,2012年全省招生僅為5.3萬余人,與歷史最高比下降近60%。
近幾年,我省技工院校發展中出現很多問題,面臨嚴峻的挑戰。
一是學而優則仕唯學歷的傳統觀念還沒有根本扭轉,技術工人社會地位低的狀況影響著學生上技校;
二是我省技工學校普遍存在注重知識傳授、疏于能力培養、重功利而輕學生思想教育的傾向,導致教育質量普遍下降,技工學校整體辦學水平不高,嚴重阻礙了技工學校的發展;
三是師資隊伍、專業設置、課程教材開發、教學管理等方面的基礎能力薄弱,不能適應市場需求;四是隨著人口結構變化,應屆初高中畢業生數量呈現下降趨勢,給技工院校招生造成很大困難。
挑戰與機遇共存,近幾年我省技工院校在面臨挑戰的同時也面臨著大好機遇。
一是國家高度重視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為技工學校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社會經濟發展處于快速上升期,對技能人才的巨大需求,成為大力促進技工學校發展的內在動力。我省技工學校的改革發展問題得到政府的支持,出臺了技師工資待遇等同于工程師、高級技師工資待遇等同于高級工程師的政策,形成了有利于技工學校發展的環境;
二是市場對高技能人才大量需求催熱技工教育。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規模的擴大導致對一線技能人才的需求量迅速提高,就業渠道的暢通也拉動了技校招生。據統計,發達國家高級工以上高技能人才比例占技能人才總量30%~45%,而我省目前不足25%。隨著我省產業結構調整、企業技術進步和產品科技含量的提高,高技能人才的緊缺的矛盾尤為突出。這就為我省技工教育的發展提供了大好的機遇。
1.狠抓技工學校教學質量,推行動態質量管理體系。教學質量是決定技工學校生存的生命線,教學質量直接影響學校的可持續發展。要保證技工學校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技工學校內部要建立科學合理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建立教師、學生共同參與的教學評價機制,實行學校內部教學質量動態管理;管理層要建立科學合理的評估體系,對全省技工學校教學質量實行動態管理,合理有效地推動技工學校發展。對質量好的技工學校在教師職稱評定、優秀教研成果評選、課程開發等方面給予資金支持,以鼓勵全省技工學校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2.調整學校整體布局及專業結構。根據我省關中、陜南、陜北經濟發展特色和我省機械、電子、電工、煤炭、能源、化工、航空、航天、紡織等產業的分布情況,從構建職業培訓大體系出發,合理配置教育培訓資源,避免重復建設和惡性競爭。探索技工學校公有民辦、股份制辦學、公辦民辦聯合辦學形式。對全省技工院校的布局及專業結構進行調整,使技工學校的分布均衡,專業設置符合地區、行業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關中地區技工學校主要突出機械制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陜北地區技工院校主要突出能源化工產業,陜南地區主要突出服務,茶葉、中藥材種植和加工產業。根據市場經濟模式,面向市場,實行社會化辦學機制。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積極探索實行學分制等彈性學制和模塊化教學,引進和應用現代化教育手段。
3.加大高技能人才和在職職工技能提升培訓力度。陜西勞動適齡人口2109萬人,其中城鎮勞動力508萬人,占24.1%,農村勞動力1601萬人,占75.9%。我省是一個工業大省,以兵工、電子、航空、航天、機械、紡織、能源等產業為支柱的企業,既有尖端科技,也有傳統產業,對勞動者綜合素質和技術技能水平要求較高,從對高技能人才的實際需求量看,無論現有量及培訓速度、培訓量差距都很大。按照常規測算,國民生產總值每增加一個百分點,技術工人的需求就要增加三個百分點,技術工人的技能每提高一個等級,勞動生產率可以提高15%。目前,我省技工學校招生困難,針對這一現象,要積極拓寬技工學校招生渠道,發揮技工學校依托行業企業與企業聯系密切的特點,研究在職職工技能提升培訓及提高職工技能等級待遇政策,鼓勵在職職工參加技能提升培訓。
4.積極探索技工學校學生升學深造道路。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技工學校為初、高中畢業生分流后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的中等職業學校,屬于高中階段的職業技術教育,畢業后可以參加高中畢業后學生的升學考試。技工教育實質是就業教育,學生在校學習期間除學習理論知識,還要提高操作技能,普通高等教育升學考試對技校畢業生不適合,要解決技工學校學生升學深造問題必須探索適合職業教育的新路。目前,我省少數技工學校,無論規模、教學質量、教師配置、實訓設施、在校生人數等方面,都達到了一定水平,利用現有平臺在全省創建3~5所等同普通高等學校的高等職業大學,使技工學校畢業學生有升學空間,從而不僅解決多年困擾技工學校發展的學歷問題,還可以遏制招生混亂現象,解決現階段技工院校招生困難問題,使技工學校進入嶄新發展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