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會勇,胡秋凌,枟中平,胡翠波,武紅娟,楊美菊
(楚雄州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云南 楚雄 675000)
2014年楚雄州疾控系統慢性病預防控制能力現狀分析
趙會勇,胡秋凌,枟中平,胡翠波,武紅娟,楊美菊
(楚雄州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云南 楚雄 675000)
[目的] 分析楚雄州疾控機構慢性病預防控制能力現狀,為合樅配置疾控系統慢性病預防控制能力資源,完善慢性病防控能力建設提供依據。[方法] 收集楚雄州轄區內疾控系統相關數據,對疾控機構慢性病預防控制人員構成及各縣(市)慢性病預防控制能力現狀等情況進行描述性分析。[結果] 楚雄州疾控系統從事慢病防控人員占在崗總人數的6.25%;每個縣(市)疾控中心從事慢性病防控工作的人員平均2.23人,從事慢性病工作年限平均2.5 年,全州72.7%縣(市)疾控中心有獨立承擔慢性病防控工作的科室;2014年,全州63.6%縣(市)疾控中心制定下發了慢性病實施方案,27.3%縣(市)疾控中心在本級政府財政預算中有慢性病防控專項經費;覆蓋全州范圍慢性病監測僅有死因監測。[結論] 楚雄州慢性病防控能力較弱,與全省和全國平均水平存在較大差距。
疾控系統; 慢性疾病; 防控能力
慢性病起病隱匿、潛伏期長,易出現并發癥,已經成為我國居民的主要死因,嚴重危害人民健康,并且發病率繼續呈現上升趨勢[1,2]。疾控系統在慢性病防控領域承擔著重要職責,如何評價和提高慢性病防控能力,是反映一個地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水平的重要指標[3]。為了解楚雄州疾控機構慢性病防控能力現狀,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關于開展2014年全國慢性病預防控制能力調查工作的通知》要求, 2014年9-11月組織開展楚雄州轄區內疾控系統慢性病能力調查工作,旨在了解楚雄州疾控機構慢性病預防控制能力現狀,為合理配置疾控類慢性病預防控制能力資源,完善慢性病防控能力提供支持。
1.1 調查對象
楚雄州轄區內州、縣兩級共計11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
1.2 調查方法
利用國家2014年全國慢性病預防控制能力調查系統收集楚雄州轄區內疾病預防控制系統相關數據,對疾控機構慢性病預防控制人員的構成及各縣(市)開展慢性病預防控制能力現狀等情況進行描述性分析。調查內容包括11部分:基本情況、當地政策能力、機構基礎配置能力、機構參與能力、機構教育培訓與指導能力、機構合作能力、慢性病監測能力、慢性病預防與干預能力、評估能力、科研能力、慢性病防控工作人員構成狀況。
1.3 質量控制
參加云南省疾控中心組織的調查人員培訓,統一標準和方法,州級質控員對上報內容進行審核。
1.4 統計分析
用SPSS 18.0軟件和Excel 2007對數據庫進行數據整理和統計分析。
2.1 基本情況
2013年,楚雄州常住人口 271.90 萬人,其中戶籍人口261.68萬人,65 歲以上老年人口占 7.41%。轄 10個縣(市),有103個鄉鎮,1097個村(居)委會。有1個州級和10 個縣(市)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5 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28 個鄉鎮衛生院。調查應答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1個,應答率100%。
2.2 慢性病防控工作人員情況
全州共有35名慢性病防控在崗人員,占疾控中心在崗總人數的6.25%。州級6 人(17.14%),縣(市)級29人(82.86%)。專職26 人(74.3%),兼職 9人(25.7%);男性14人(40%),女性21 人(60%);最大年齡51歲,最小年齡25歲,平均年齡為36.29 歲。學歷構成以大專和本科為主;專業構成中,絕大多數人員均有醫學背景;職稱構成以初職和中職為主,見表1。每個縣(市)疾控中心從事慢性病防控工作的人員2至5人,平均2.23人。從事慢性病防控工作年限1~6 年,平均2.5 年。全部人員均未在2013年外出進修2個月及以上。

表1 2014年楚雄州疾控系統慢性病防控人員人力資源情況
2.3 機構基礎配置能力
2014年全州慢性病防控工作經費42.6萬元,其中79.81%來自國內合作項目經費,20.19%來自財政撥款,僅有3 個縣(市)疾控中心分別在的本級政府財政預算中或本級衛生行政部門財政預算中有慢性病防控專項經費。全州有8 個(72.7%)縣(市)疾控中心有獨立承擔慢性病防控工作的科室,有3個(27.3%)縣(市)疾控中心由其它科室承擔慢性病防控工作。
2.4 機構參與能力
2014年,有 8 個(72.73%)縣(市)的衛生行政部門制定了本級慢性病相關政策文件,有3個(27.27%)未制定。在制定本級慢性病相關政策文件過程中,有 8個(72.73%)疾控中心領導或專家參與其中。
2.5 慢性病監測及干預能力
全州疾控系統,有11 個疾控中心開展死因監測,有3個開展心腦血管事件的報告和慢性病危險因素調查,有3個開展食源性疾病監測,有1個開展傷害監測,有1個開展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監測,有1個開展成人煙草流行調查及居民素養監測工作。 11 個疾控中心均未參與或開展高血壓、糖尿病、惡性腫瘤、腦卒中、冠心病等慢性病患者和高危險人群個體化干預工作。
2.6 當地政策能力
2014年,全州11個疾控中心中有8個(72.7%)制定下發了本級慢性病防控工作規劃,有7個(63.6%)疾控中心制定慢性病實施方案,針對領域主要是死因監測和戒煙。僅有1個(9.09%)疾控中心制定本級慢性病防控工作規范或指南。
另外,國家出臺了11種慢性病防控規劃、規范或指南:《中國慢性病防治工作規劃(2012-2015)》、《全國慢性病預防控制工作規范》、《全國死因登記信息網絡報告工作規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中國成人超重和肥胖癥預防控制指南》、《中國成人身體活動指南》、《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慢病管理業務信息技術規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版)》。從不同渠道獲取1 種的有3個(27.27%)縣(市),獲取 6 種的有 2個(18.18%)縣市,獲取 10 種的僅有 1個(9.09%)縣市,沒有獲取任何資料的有6個(54.55%)縣市。而在州、縣兩級在近 5 年來在本級兩會上均沒有以慢性病防控為主題的提案或議案。
2.7 機構教育培訓與指導、合作能力
2014年,有 11 個疾控中心主辦過慢性病防控培訓班,其中主辦省級培訓1次; 11個疾控中心均開展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現場工作指導,但僅有2 家開展對二級及以上醫院指導。11 個縣(市)疾控中心接受過上級指導,11 個疾控中心均需要數據統計分析、死因監測、慢性病危險因素監測、健康教育、高危險人群管理、慢性病患者管理、慢性病綜合培訓、慢性病報告撰寫等8 個方面的技術培訓。 近三年中,11 個疾控中心均未接收過外單位人員在慢性病方面進修學習;2014年,僅有2個(18.18%)疾控中心與媒體合作過,合作內容主要是戒煙方面的知識宣傳。
2.8 評估及科研能力
2014年,有11 個縣(市)疾控中心開展過慢性病防控能力的評估,但僅有1家形成報告;11 個疾控中心均參與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慢性病防控工作的考核; 有3 個疾控中心參與省內的科研項目,但僅限于基線及問卷調查;近三年來,楚雄州疾控系統在國內中文期刊上發表慢性病方面學術論文4篇。
慢性病防控是一門年輕的學科,提高慢性病防控應對能力是有效控制慢性病快速增長的重要保障[4]。本次調查參考全國慢性病能力評估經驗,首次對楚雄州疾控系統慢性病人力資源、經費投入、當地政策環境、監測與干預能力、培訓、指導與合作能力、評估與科研能力等11個方面進行了全面的調查和評估。
首先,在機構設置和經費保障方面,2014年楚雄州有27.3%的縣(市)慢性病防控工作仍然由其它科室承擔,僅有27.3%縣(市)有慢性病防控專項經費投入,經費來源更多來源于項目合作,地方政府幾乎沒有經費投入,與《中國慢性病防控工作規劃(2012—2015年)》要求?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以及疾病譜的轉變和疾病負擔的變化,安排必要的慢性病防控經費?有較大差距。縣(市)級疾控機構設置和經費保障的比例也低于全省2008年[5]的水平,機構不健全和經費保障不足已經成為制約慢性病防控的重要原因[6]。提示:政府對慢性病防控工作重視不足,需要進一步加強領導開發,增加政策、人員、經費方面的投入。
其次,在專業人員能力水平方面有以下特點:①《中國慢性病防控工作規劃(2012—2015年)》對加強疾控機構慢性病防控人力資源建設提出明確要求,?到2015年,全國慢性病防控專業人員占各級疾控機構專業人員的比例達5%以上[7]?。楚雄州從事慢性病防控人員占疾控系統在崗總人數的6.25%,基本符合國家規劃要求,但仍有25.7%的人員兼職從事慢性病防控工作。②學歷結構以本科學歷所占比例最高;專業構成主要以預防醫學和臨床醫學為主;職稱構成大部分為初級職稱;在學歷、職稱、專業構成三方面的水平遠低于2008年全省平均水平[5]。③全州從事慢性病防控工作年限大多集中在5年以內,平均僅為2.5 年。楚雄州疾控系統慢性病防控人員學歷、職稱、專業及慢性病工作能力與經驗水平均遠低于全國2008年的平均水平[8]。
此外,本次調查發現,2014年有63.6%疾控中心制定慢性病實施方案,針對領域主要是死因監測和戒煙;僅有9.09%疾控中心制定本級慢性病防控工作規范或指南;在能力提高、新知識獲取方面,從事慢性病防控工作人員對新知識、新理論和工作方法技巧等方面的培訓需求非常高,但均2個月以上未能外出進修學習,缺乏系統的慢性病防控專業知識學習機會。慢性病危險因素監測能力與水平直接關系到慢性病預防控制成效[9],《全國疾病預防與控制工作規范》提出NCD監測的框架,將監測內容界定為:死亡、患病和行為危險因素監測[10,11]。但目前楚雄州慢性病監測能夠覆蓋全州范圍僅有死因監測,其它疾病及行為危險因素監測僅為?零星?開展。以上情況提示楚雄州疾控系統慢性病監測水平及人員技術力量嚴重不足,缺乏完善的慢性病危險因素監測體系。
綜上所述,楚雄州慢性病防控能力較弱,與全省平均水平存在較大差距,需要加強政策、人員、經費、技術培訓、監測體系等方面投入,同時努力整合區域內衛生資源,挖掘目前防控隊伍的潛能,采用?送出去,引進來?的方式,結合短期培訓與在職教育[12,13],提高慢性病防控工作能力。同時,應積極動員社區基層組織共同參與慢性病防治,做好社區診斷,對各類人群開展分類指導,采用綜合干預措施[14,15],促進慢性病防控工作順利開展。
[1] 肖義澤.云南省慢性病流行現狀及預防控制對策[J].衛生軟科學,2007,21(2):161-162.
[2] 吳多文,范 華,肖曉艷.國內慢性病的現狀、流行趨勢及其應對策略[J].中國臨床康復,2005,9(47):126-128.
[3] 李慶華,王維佳,何躍輝.2012年紅河州疾控系統慢性病預防控制能力調查分析[J].衛生軟科學,2014,28(9):611-612.
[4] 費方榮,龔巍巍,張 潔.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系統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預防控制能力評估[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4,22(3):294-296.
[5] 邵 英,楊云娟,肖義澤.云南省2008年疾病預防控制系統慢性病防控機構基礎配置現狀[J].衛生軟科學,2014,28(8):500-504.
[6] 莊立輝,劉明亮,郭繼志.慢性病防治現狀分析[J].衛生軟科學,2009,23(1):64-67.
[7] 席晶晶,夏小亮,司 向,等.2011年全國疾控機構慢性病預防控制人力資源配置的現狀分析[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4,22(3):287-289.
[8] 楊功煥.2008年全國疾控系統慢性病預防控制能力調查報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
[9] 陸 琛,格鵬飛,張丑吉.甘肅省疾控系統慢性病監測能力調查[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1, 25(8):83-85.
[10] 顧秀英,胡一和.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預防與控制[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3.
[11] 耿貫一.流行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
[12] 鹿子龍,王 雪,楚 潔,等.2010年山東省疾控系統慢性病防控人力資源現狀調查[J].預防醫學論壇,2012,18(11):813-815.
[13] 姚公元,黃小平,蘇建軍,等.深圳社區慢性病防治隊伍現狀及建設對策的探討[J].中國全科醫學,2007,10(23):1993-1994.
[14] 孔靈芝.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治與社區衛生服務[J].中國慢病預防與控制,1998,6(1):35-38.
[15] 王躍平.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治管理工作的現狀分析與對策[J].實用預防醫學,2006,13(5):1365-1367.
(本文編輯:謝碧鈺)
Analysis on the status of 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apability in Chuxiong in 2014
ZHAO Hui-yong, HU Qiu-ling, LI Zhong-ping, WU Hong-juan, HU Cui-bo, YANG Mei-ju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ChuXiong, Chuxiong Yunnan 675000, China)
Objective Analysis on the status of 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apability in ChuXiong’s CDC, to allocate CDC’s 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apacity resources reasonably and provide policy theory in improving the capacity of 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thods Using national 2014 survey nationwide 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to collect the data in Chuxiong, to know the personnel structure and analyzes the ability of 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unit in CDC by descriptive analysis. Results The staffs work on 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ccounted for 6.25% of the total number in ChuXiong’s CDC. Each county has 2.23 people in average who work on 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ork and the work experience on average 2.5 years. 72.7% counties had separate 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department in CDC. In 2014, 63.6% of county CDC formulated and issued chronic embodiment, 27.3% of county CDC’s 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department had special funds in government budget, only death surveillance monitoring in chronic diseases monitoring. Conclusions: The ability of 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as weak. There was a big gap compared with the average level in our province. We need to increase investment, integrate regional health resources, mobilize community organizations to participate in 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and promote the work of 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moothly.
system of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apability
R181.3
B
1003-2800(2015)09-0593-03
2015-04-23
趙會勇(1982-),男,本科,主管醫師,主要從事慢性病監測、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