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真萍
(句容市華陽中學,江蘇 句容 212400)
探究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創新教育
許真萍
(句容市華陽中學,江蘇 句容212400)
創新是靈魂,是不竭的生命力。我國實施素質教育,其中最重要就是創新教育。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創新教育,開展創新教育的最佳平臺是語文教學,可以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大膽實施創新教育,發揮教師的創新能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本文結合實際教學探討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創新教育。開發教育教學新方法,提供教育教學新觀點,從而更好地實施創新教育,加快推動素質教育進程。
語文教學創新教育素質教育
創新教育是開展素質教育最提倡和發展的,語文是教育教學的基礎,語文創新教育必然是最先進行的。語文教學從業者應當充分利用語文教學平臺,盡最大努力發現語文課程的創新之處,發揮創新能動性,創新性地開展課堂教育,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創新思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語文教學的成功對教育改革者來說是極大的鼓勵,將促進素質教育快速發展。本文結合初中語文教育教學實際案例,探究教育教學進展中創新教育的發展。為新時期教育教學提供良好思路、方法,促進各科教育教學創新發展,進而推動整個素質教育的發展。
創新教育是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的,是促進社會進步的必然選擇。培養教學主體——學生的創新能力是開展創新教育的出發點和最終落腳點。傳統教學已不適合現在的教育形勢,枯燥封閉的教學體驗已不能滿足學生,會極大地削弱學生的積極性,甚至導致學生厭學,不利于教育教學的順利展開,違背教育教學初衷。因此,創新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有利于學生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等多種能力提高。同時充分利用語文課堂這個創新教育平臺,積極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一)調節氛圍,提高教學民主性。
輕松愉悅的教育教學氛圍可緩解學生的學習緊張感和壓迫感。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教師較容易引導學生,進一步促進學生參與教育教學。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真正體現,很大程度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須注意提高教學民主性,才能真正突出學生的教育教學主體地位。
實際語文教學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一定存在差異,教師首先要理解并尊重這種差異。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一定會出現錯誤或者提出奇特觀點,教師不應因為錯誤而對學生存在偏見,而應該鼓勵,激勵他們把自身的才能和個性展示出來。如出現面對問題回答不出來的學生,教師要做的不是馬上提出批評,而要給予孩子更大的思考空間,多說一些“還有沒有別的觀點?”“或許我們可以再考慮一下別的?”“還有別的想法嗎?”等緩和的語句,少說“沒聽課嗎!”“你聽沒聽懂講的!”“這點兒問題都不會!”諸如此類極端否定或者指責的語句。對于給出錯誤答案的孩子,同樣不能持否定態度,要保護孩子的積極性。對于后進生或者學習相對較為困難的學生,要給他們創造成功的機會,讓他們體驗成功的感覺,讓他們看到學習的希望,調動學習積極性,積極鼓勵他們,增強勇氣和自信心。教學過程中過于強調行政制度,不考慮民主,不顧慮學生的主體地位,增大學生學習壓力,致使整個課堂籠罩在沉悶氛圍下,學生勢必深感壓抑而大大降低積極性和主動參與性,最終損失的不僅是歡樂的課堂,更是學生無盡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二)因材施教,增強教學針對性。
要想提高教學效率,必須教得生動,教得“活”。所講文章不同,學生存在巨大差異,教師的教學方法、技巧不同,千篇一律必然行不通。教師須時時刻刻,細心鉆研,不斷開發新的教學方法和視角,及時根據新情況、不同學生,改進教學方案。新鮮、極具個人特色且極具針對性的教學方案會給教學及學生帶來全新的刺激和感受,從而極大地吸引學生注意力,保持教學新鮮和學生的學習活力。激發學生進取的求知興趣和跳躍的思維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實際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學方法不能是一成不變的。我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采取不同方法,如講授、談話、討論、練習、試驗、點撥或者讀書筆記等方法。在現代教學設施手段都有了較大改善的今天,教師的教學手段有了較大的選擇空間,極大地激發學生好奇心和學習興趣。與此同時,語文教學自身具有很強的特點,我們應該更好地利用這些特點,尋找適合的教學思路,將語文相關問題落到實處。如《桃花源記》一課,我們完全可以采取話劇表演模式進行教學。鼓勵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讓孩子們真正投入到這個故事中,感受當時人物的心理,使孩子們真正理解文中人物的感情,教師適當營造環境,孩子們有了深刻的體驗,加之故事本身的戲劇張力,可以很好地把握文中人物的性格和品質。再如《觀潮》一課,可以采取多媒體教學方法,讓學生通過多媒體感知海潮的壯觀,進而發揮想象力,畫出自己想象中的壯麗美景。學生不同視角、不同觀感下描述各具特色的景觀,互相交流,加深印象,文章本身更易于理解。針對不同學生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策略。從本質上說,教師通過教育教學創新帶動學生創新,最終推動整個教育教學事業的創新。
(三)鼓勵質疑,提升教學參與度。
都說科學是疑惑的對立面,其實不然,對于科學權威過分推崇,就變成了迷信。阿基米德說過,我愛我師,我更愛真理。科學是嚴謹的,教學一樣是嚴謹的,但這不代表不容置疑,相反懷疑才是對真理、對科學、對教學最嚴謹的態度。盡信書不如無書。日常教學教授的是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如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是重中之重。
創新能力是創新教育的主要目的,創新必須在教學各個環節時刻體現。學習過程中,學生除了了解事物的概念外,更應該思考原因,是否還有其他狀況。“知其然”固然重要,“知其所以然”才是真正的目的,不怕孩子提出異議,就怕孩子不思考,我們鼓勵思考,鼓勵不同的聲音,甚至鼓勵反對的聲音。老師的分析、觀點只能是建議,答案沒有必要千篇一律,任何觀點都可以提出,任何學生的思考都應得到鼓勵。教師不僅要激勵學生思考、鼓勵學生質疑,而且授予學生科學的研究方法,正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正確的研究方法有助于學生快速獲得知識,感受學習樂趣,學生教育主體地位得到真正意義上的體現,教育教學參與性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增強。作文教學最能體現創新教學,一篇文章可以有不同題材、不同角度、不同寫法。
當前階段,素質教育有序開展,創新教育作為素質教育最重要的部分,必須積極開展實施,語文教學從業者應該切實把握語文教學舞臺,充分發揮創新精神,積極進行課程創新改革,更好地促進教學開展,科學、創新、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創新教育的實行將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開發學生創造創新能力,真正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學生不斷提高的學習、參與積極性反過來進一步促進創新教育改進、完善,更有利于素質教育的開展。二者互相影響,形成良性循環。
[1]吳玉生.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探究[J].學周刊,2015,09:221.
[2]劉世斌.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進行創新教育[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4,09:30-31.
[3]孔愛花.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J].學周刊,2015,34:102.
[4]周賢.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創新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3,第14期:17-18.
[5]查霞婷.初中語文教學的探究學習[J].教育,20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