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洋
(安圖縣第三中學,吉林 安圖 133600)
在全國上下課程改革之際,實施高效課堂成為一種必然,向課堂45分要效益,既要使學生熟練掌握基本知識與技能,又要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更要注重學生良好的情感態度與正確價值觀的形成。為了更好地達到這個目標,我們要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以課題研究活動為載體,探索適合學校實際的教育科研發展新思路,努力在科研中“求發展、求活力,求創新”,使學校教科研工作有利于學校發展,有利于教師發展,有利于學生發展。教育科研貼近教學改革,對促進學校教育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發揮了應有作用。為了更好地進行學校的教育科研工作,我們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
一、建立健全教科研組織機構,為科研工作高效運作保駕護航。
實踐告訴我們,要把學校的教育科研工作抓實、抓好,學校的領導和教師必須提高對教育科研工作的思想認識,認識不上去,就搞不好教育科研工作[1]。在開展教育科研工作的過程中,不斷強化科研意識,讓所有的教師明白學校的發展離不開教育科研,教育科研是學校教育事業的組成部分,具有其他工作不可代替的作用。教育科研的任務是探索教育的發展規律,指導教學實踐,它對提高教師素質,促進教師發展由經驗型向科研型轉變,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推進學校工作起著重要作用。因此,我們必須牢固樹立“教育要發展,科研必先行”的思想觀念。有了這樣的認識,才有利于我們扎實地開展科研工作,推進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
同時在科研工作實踐中,要創建三個層次的科研管理模式。一是決策層即學校教育科研領導層,由校長任組長,是科研的第一責任人。副組長由副校長、科研主任擔任。領導層負責構建科研規劃及決策,學校和科研管理、教育工作、培訓工作、方案制訂、制定各項制度、工作條例、工作體系、工作機制及科研投入等;二是調節層,由科研主任和實驗課題組組長組成,負責咨詢和指導工作,起著科研工作中的紐帶作用;三是操作層,承擔科研課題實驗研究工作;三層次的組織機構要做到互相配合,協調工作,從上到下,層層分管,責任落實,人員落實,形成一個立體網絡,以保證科研工作的指揮暢通。
二、建章立制,規范教科研管理,提高學校教科研工作質量。
(一)完善教科研制度,為學校教科研工作提供保障。
為了使學校教科研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學校應不斷完善教育科研制度。如《教育科研主任職責》、《教師教育科研培訓制度》、《課題研究工作管理制度》、《教育科研工作獎懲制度》、《科研檔案管理制度》等,并且制度上墻,使每位教師都熟知自己的崗位職責,分工明確,為學校開展教育科研工作提供保障。
(二)加強評估管理,保障科研工作持續發展。
評估的內容主要有:評估校長對科研工作的督促、檢查、掌握情況;評估科研組分管主任對課題的立項、過程管理情況及課題研究情況;評估領導及教師對承擔項目的進程情況及取得成績情況等。通過評估肯定成績、檢查不足,以此作為調整科研工作持續發展的依據[2]。
(三)做好課題管理,追求課題研究質量。
1.做好課題申報立項和開題,為課題研究提供保障。
學校本著教育科研工作“有利于學校發展,有利于教師發展,有利于學生發展”的三項原則,以教師的發展和學生的需要為出發點,積極開展校本科研。如我校在“十二五”期間,立項了吉林省基礎教育校本科研“十二·五”規劃重點課題《初中數學“小組互動,六步達標”課堂教學模式研究》、《初中化學“小組互動,分步達標”課堂教學模式研究》。課題立項后,嚴格按照教科所要求在三個月內認真組織課題組教師召開開題論證會,完善課題研究方案,做到課題組人員分工明確,為課題研究的順利進行提供基本保障。
2.做好課題過程管理,提高課題研究的質量。
學校主管領導要引領教師樹立 “課題從課堂教學中去選,研究到課堂教學中去做,答案到課堂教學中去找,成果到課堂教學中去用”的教科研工作理念,扎實開展課題研究,力求把課題研究工作做到實處。
(1)開展“三檢”、“五會”活動,細化工作目標,落實工作任務。
為了使教師更清楚每個課題在各個階段中需要做哪些工作積累哪些材料,因此,應堅持開展課題研究“三檢”、“五會”活動。“三檢”即每學期末,首先各課題組進行全面的自檢、自查,寫出階段性的總結報告;其次是學校科研領導小組對所有課題進行檢查,寫出總結自查報告;再次是檢查教師階段性的課題實驗反思情況。“五會”是每學期初召開一次科研工作落實會。定期召開研討會,學術交流會,實驗階段驗收會。通過“三檢”、“五會”活動,使教師的研究目標更加明確,教師在平時的研究中就能按部就班地開展研究,避免以往的盲目性,使課題研究更加規范化,促進教師積極參與科研活動,推進科研工作的發展。
(2)抓好“科研基本功”訓練活動,做好課題負責人的專項培訓,為課題研究工作奠基。
為打好教師科研能力基礎,實現教師由經驗型向科研型轉變,要堅持每學期組織教師理論學習和開展“八個一”活動。具體內容是:要求每位教師每學期學習一本教育教學專著;參加一次有價值的“問題討論”;寫一篇有價值的案例分析和教學反思報告;研究一項科研課題;拿出一堂研究課方案;撰寫一篇科研論文;參加一次科研學術活動,等等。
同時,科研主任針對課題負責人先后開展了“課題研究方案的撰寫”、“開題報告的撰寫”、“做課題的一般流程”、“怎樣填寫立項審批書”、“如何撰寫課題階段研究計劃、總結”“主題研討活動方案總結的撰寫”、“如何撰寫課題研究報告”等專題性質的培訓。
在對課題負責人進行專項培訓之外,組織課題負責人對全體教師進行培訓,把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共性問題梳理出來由課題負責人進行培訓和指導[3]。這樣一來,既強化了課題負責人的作用,提高了負責人的威望,又督促課題負責人認真學習專業知識,從根本上提高課題負責人的能力和水平,為今后課題研究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
(3)嚴格要求,提高教師科研材料質量。
為了提高科研材料的質量,科研處不斷改進方式,先由課題負責人審查,檢查合格的,再上交到科研處,由科研處進行檢查考核。考核結果與負責人的科研水平考核掛鉤,與實驗教師的月量化指標考核掛鉤。科研達不到質量要求的,由校長親自找他們談話,促進提高科研質量。久而久之,教師習慣了寫真實的材料,記錄真實的事件,保證了材料的質量。
(4)做好檔案材料管理,使課題研究規范化。
隨著教科研工作的不斷發展,對教科研工作的檔案要求也越來越規范,學校領導小組協助檔案員,一方面做好科研資料的系統收集,整理保存好反映課題研究全過程的文字資料。另一方面加強收集論文及內部資料的編寫工作,反映學校科研工作的動態。學校要求科研處和各課題組及時整理和收集檔案材料,嚴格按照教科所提供的范例進行裝訂,歸檔管理。學校教科領導小組于每學期末檢查檔案員對科研資料的管理情況,若有不足,則必須及時完善,直到資料管理完備為止。
三、抓好科研成果推廣,使科研工作成為學校發展的“助推器”
隨著教育科研工作的不斷完善,課題研究工作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探索出“預習反饋、目標展示、分組討論、講解質疑、互助練習、檢測評價”六步達標的教學模式,教育科研工作已經成為學校各項工作的重頭戲。課題研究已經成為學校發展的特色項目,課題研究成果已經成為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一大亮點。
在此基礎上,學校立足實際,向縱深發展,力爭開辟自主管理的新路徑,進而為學校更好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提供強有力的保證。
《初中數學“小組互動,六步達標”課堂教學模式研究》課題研究成果的推廣得到了教育行政部門的大力支持,在延邊州、吉林省產生了較大影響。研究成果獲得校本科研特色成果并受到吉林省人民政府的表彰,榮獲“2014年吉林省教學成果獎”三等獎。
四、對今后科研工作的設想
“十三五”來臨之際,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在“十二五”的課題研究與工作的基礎上,結合全州的高效課堂改革與我校的《初中數學“小組互動,六步達標”課堂教學模式研究》成果,進一步進行深化研究。不僅僅在教育教學中進行研究,而且在學校的德育工作與學校班級的管理工作中進行滲透。通過教育科學研究,既要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與科研能力,又要使學校的管理工作更上一層樓。
總之,學校的教育科研工作要始終與學校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實踐緊密結合為一體,將研究課題與學校工作內容相結合,課題研究的過程與學校工作進程同步,按照學校管理中“計劃、實施、檢查、總結”的要求有序進行;把制訂科研方案與制訂工作計劃統一起來,使二者一體化;把科研實施方案與開展日常工作統一起來,使二者同步化;把階段性成果與工作的檢查、總結結合起來,使二者一致化。
[1]黃昭明.走向高效課堂[M].山東文藝出版社,2015.
[2]孫菊如,周新雅.學校教育科研[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07).
[3]張蓮玉.指導教師課題研究的有效策略淺談[J].現代教育科學.學術版,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