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頌
(羊城晚報,廣東 珠海 519000)
報刊記者站與當地政府關系處理淺析
吳國頌
(羊城晚報,廣東 珠海 519000)
本文從報業發展的當前社會背景出發,指出報業受到沖擊的根源,同時提出報刊記者站的存在依然具有歷史的必然性。通過對報刊記者站與當地政府關系處理上存在的問題,梳理雙方在依存關系上的應對態度與策略。
報刊記者站;地方政府;關系處理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應用,報業整體上受到巨大的沖擊,其大部分的功能被其他更加快捷、成本低廉、獲取方便的信息傳播方式所替代。再加上經過多年的發展,報業內部也開始滋生不正之風,管理和運營方式的落后帶來的資源浪費引起中央和地方政府對地方記者站的整頓,報業生存和發展的環境面臨巨大的挑戰。從宏觀上來看,報業的生存空間由于客觀環境的變化導致主觀上的自我壓縮,形成報業發展進入黃昏的假象。然而,筆者認為報業的發展空間并未受到壓縮,人們對新聞需求依然存在,報業的行業內部人士應該看到這個問題的關鍵,應該認識到通過改變報業的商品形態來適應社會的發展,如報刊的電子化代替傳統的紙質載體,信息傳遞的及時性取代傳統一天一版的這種量的制約等。所以,作為新聞素材獲取的主要承擔者——報刊記者站的存在是非常有必要的。
突破報刊使用紙質作為載體的這種傳播方式,不難發現隨著這些年互聯網技術的普及,報刊的市場需求量不僅沒有被削弱,而且還被放大了數十倍。只是與傳統紙質報刊銷售不同的是,現代社會存在的報刊方式變得多樣化和個性化,如電子雜志、網絡報紙等。
但是不管通過什么方式來行使報刊的職能,對新聞素材的需求量以及品質要求都不會受到影響,而為了滿足新聞素材的這些品質和數量需求,報刊記者站的存在都是非常有必要的,理由有以下幾點:第一,報刊記者站是專業的新聞獲取前端觸手,對新聞的敏感度要遠遠高于普通人,是新聞素材數量獲取的重要保證。第二,報刊記者站是國家設置的重要新聞單位工作窗口,對于虛假新聞的追索具有全權負責的義務,是播報新聞質量的重要保證。第三,報刊記者站是人們監督投訴的重要窗口,是社會監督功能的重要承載體。
報刊記者站與地方政府作為矛盾的雙方,存在著監督與被監督、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單純從管理學的角度來說,報刊記者站與地方政府是對立的兩個方面,其矛盾存在的根源是先天的。這種先天的矛盾根源隨著時間的加劇逐漸演變成陣營間的對立,如報刊記者站挖空心思地想要找到地方政府內部的一些信息,甚至有些記者為了博取眼球半真半假或者全部造假地撰寫新聞稿。
地方政府為了防備報刊記者站往往是敬而遠之,實在無法擺脫報刊記者站詢問采訪的時候也是運用外交辭令進行應付,這就造成了一方面報刊記者站獲取新聞的難度增加;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不斷地甘當鴕鳥,能躲就躲、不能躲就敷衍的心理。報刊記者站在行使監督職能的時候捕風捉影只為滿足新聞需要忽略新聞求真,在被地方政府主管部門管理的時候則能躲就躲甚至以曝光主管部門作為威脅,而地方政府被監督的時候多數是膽戰心驚,在行使管理職權的時候則會摻雜復仇心理。
報刊記者站與地方政府之間的關系處理對策總體上來說是從自身定位、管理克制和引導利用幾個方面來入手,化解相互對立的局面,形成相互促進的雙贏結果。
(1)正確定位報刊記者站的社會角色。報刊記者站的建立直接目的是獲取新聞,其社會作用應該是監督不正之風,引導社會輿論,促進社會發展。所以,筆者認為報刊記者站的社會角色應該是促進社會積極發展的輔助者,是地方政府管理社會的重要幫手。這主要有以下幾個層面的意思:第一,監督地方政府的不正之風,促使其正確行使職權,保證社會公平。第二,宣揚正確的價值觀,引導社會輿論,是社會正能量的傳播者。第三,曝光不法行為,為執法部門提供線索和思路,報道弱勢群體,呼吁社會關注,推動社會力量補充政府的不足。
(2)報刊記者站加強內部管理,形成正確的媒體操守。緩解報刊記者站與地方政府之間的矛盾,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改變自身的不足。換句話說就是報刊記者站自身的影子正了,扼殺掉盲目的功利心才能靜下心來做社會管理的助手,彌補政府管理的盲點。而要做到這點,必須要從整頓內部管理開始,樹立正確的媒體觀,形成正確的媒體操守,明確了自身的價值所在才能始終不忘初心地行使社會賦予的責任。
(3)地方政府正確地認識報刊記者站的作用,合理利用媒體力量。媒體的力量是需要引導的,地方政府應當正確地認識到報刊記者站的作用,合理利用媒體力量,而不是逃避。對于地方政府來說,媒體即是它的監督者,也是它的幫助者,地方政府應當充分地認識到這一點,做到知己知彼,坦然面對媒體的鏡頭,理性地運用媒體的力量,使政策的推行更加高效,社會輿論的正能量不斷擴展。地方政府在面對媒體的時候除了做到坦然,還要學會一些應對技巧,以免因為人為緊張造成不必要的誤解浪費社會資源,要做一個善于從媒體獲取信息的傾聽者和通過媒體引導社會發展的宏觀設計工程師。
從傳統的角度來看,報刊記者站的發展面臨著一系列的挑戰,然而其依然有存在的歷史必然,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使得信息傳播變得方式多樣和高效,報刊記者站與地方政府之間應對緩和監督與被監督,管理與被管理的職業天性,發揮管理社會的主導與助手的作用,重新對自身的價值進行定位,促進社會的健康和諧發展。
[1] 杜凡.論大眾傳媒對政府公共關系的促進作用[D].四川師范大學,2007:1-6.
[2] 張志海.論突發事件和媒體關系[J].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學報,2010(6):2-7.
[3] 侯衛真.電子政務[M].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5:102-110.
[4] 陳慶云.公共政策概論[M].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3:207-22.
[5] 詹文都.政府公共關系[M].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4:57-63.
[6] 侯建.輿論學:輿論研究導向[M].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9:45-76.
[7] 王文新.傳媒導論[M].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
[8] 薛中軍.中美新聞傳媒比較:生態、產業、實務[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G216.3
A
1674-8883(2015)15-0080-01
吳國頌(1987—),男,廣東河源人,本科,羊城晚報記者,研究方向:新聞采寫與媒體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