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文青 吳 剛 廖 洋
(江津新聞社,重慶 402260)
探究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聞采編特點
葉文青 吳 剛 廖 洋
(江津新聞社,重慶 402260)
媒介融合并不是媒介之間進行簡單的合并,而是媒介之間逐步實現一體化的發展趨勢。在媒介融合背景之下,新聞采編工作產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出現了很多新的特點。本文對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采編工作出現的變化進行了分析,指出了新聞采編工作的特點。
媒介融合;新聞采編;特點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與完善,媒介融合已經成為信息傳媒產業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媒介融合指的是對媒介進行重新地整合與重組,實現不同的媒體在信息采集、制作及播放等環節中的相互合作。媒介融合背景下,導致新聞傳播觀念、新聞采編方式等都出現了新的變化。本文從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采編工作的變化出發,對新聞采編的特點進行了分析。
(一)新聞傳播主體逐步擴張
當前,各種新的科技與技術被引入到新聞傳播中,使新聞傳播主體從專業新聞記者逐步擴張到了社會大眾。人們能夠便捷地通過電腦、手機等設備與平臺發表相關的信息與觀點,促使新聞傳播活動向著大眾化的方向發展,實現了新聞傳播主體的創新。不同的新聞傳播主體之間實現信息交流與互動,達成共創新聞熱點的共識。
(二)新聞業務流程不斷整合重組
傳統的新聞業務是以某一個媒體為基礎進行編制、報道等工作的。隨著網絡技術、信息技術的不斷完善,新聞業務逐漸開始以數字網絡平臺為基礎,實現不同數字網絡平臺之間的相互整合,更好地實現新聞媒體資源信息的共享。同時,新聞傳播過程也開始以數字化技術為依托,促進了新聞信息服務水平的提高。新聞采編工作實現了多種技術、媒介之間的相互整合與利用,促進了新聞素材采集渠道的拓展,促進了新聞信息的共享。
(三)新聞報道的模式與思路不斷創新
傳統的新聞報道大部分都是在線性結構中實現事實的報道。在新時代背景下,這種傳統的報道模式與思路不斷創新,實現了全視角、全方位的新聞事實報道,更加注重對新聞內部所蘊含的各種意義進行體現。實現了新聞報道模式與思路的創新之后,一方面加深了對社會新聞背景的探索;另一方面強化了新聞本質的反映,讓人們能夠通過新聞報道更加明確新聞事件及相關影響。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傳播業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就包含了新聞采編工作。具體來講,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采編的特點主要包括:
(一)信息資源方面具有繁雜性特點
隨著數字技術與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普及,新聞在空間范圍內的傳播速度不斷加快,新聞信息的傳播期數呈現出“去中心化”的發展趨勢。當前,大部分新聞事件的當事人、目擊者等,在經歷新聞事件的同時也是新聞事件的傳播者。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明確普通民眾并不具備非常專業的新聞學相關知識與技巧,很多人甚至對新聞采編工作一無所知,在新聞素材收集的過程中往往依據自身的感知或其他媒體相關報道選擇方向與角度,導致所收集的新聞素材在新穎性、時效性等方面存在缺陷,甚至部分新聞素材連基本的真實性都不具備。因此,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聞采編工作存在信息繁多、內容復雜的特點,對新聞采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信息載體方面具有的多樣化特點
傳統的新聞采編從業人員是在攝影師的幫助下通過紙筆完成采編工作的。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與進步,新聞采編工作開始借助計算機技術與相關設備,通過筆記本電腦、錄音筆、U盤等實現信息的收集、處理、加工與發表等工作,一方面實現了新聞采編工作人員時間與精力的節約;另一方面促進了新聞采編工作效率的有效提高,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新聞信息的傳播與反饋信息的接收。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采編的信息載體不斷豐富,呈現出了多樣化的特點。
(三)采編成果方面具有的多用性特點
新聞報道模式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實現了不斷地改變與發展,逐步形成了多元化、立體式的綜合模式。傳統的新聞報道僅僅包括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等幾種傳播媒體,隨著網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更多的人開始使用網絡實現新聞資訊的獲取。在這種社會發展趨勢之下,新聞采編工作必須具有超強的思維能力,在網絡平臺中發揮自身的作用,通過網絡為群眾提供更多的采編成果與信息。在媒介融合背景之下,新聞采編成果可以在多個媒體平臺中進行發布,更好地體現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采編成果的多用性特點。
媒介融合為新聞采編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新聞采編工作人員應該具備良好的信息挖掘能力、價值判斷能力、新聞策劃能力等,更好地滿足媒介融合對新聞采編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首先,強化新聞采編工作人員的新聞信息價值判斷能力,運用聚合性思維進行新聞自由篩選與分類、整合、加工等,提煉出質量更高的新聞報道,同時選擇更為合適的傳播媒體與方式。其次,強化新聞采編工作人員的新聞策劃能力,促進新聞報道質量的提升。新聞采編工作人員對信息資源進行深層次的挖掘,正確引導受眾,使之能夠更好地接受來自不同方面的信心。最后,強化新聞采編工作人員的綜合業務能力,一方面熟練掌握電視媒體業務流程;另一方面掌握全媒體業務技能。最后,提升新聞采編工作人員的編輯美感。從一定意義上將,新聞文本具有美學特征,因而新聞采編工作人員在工作的過程中要通過文字載體對現場進行還原與再現,形成美學意義上的感官反應和心理感受,進而深化拓展受眾對文本的認知。此外,不同的文本排列方式與語言使用,能夠產生不同的美學效果。
媒介融合已經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勢,給新聞傳播業帶來了很多變化。在這種背景下,新聞采編工作也呈現出了新的特點,采編工作人員應該不斷提升自身的新聞素養與職業能力、編輯美感等,提高新聞采編工作的質量與效率,在市場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
[1] 劉紹芹,馮恩大.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聞專業教育[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2,06(65):144-146.
[2] 陳慧.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采編工作人員的積極應對策略探討[J].科學中國人,2014,06(76):55.
[3] 郭志軍.媒介融合背景下的電視新聞采編特點探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5,02(76):110.
G222.1
A
1674-8883(2015)15-01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