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偉 申松楊(.北京體育大學研究生院;.北京體育大學競技體育學院 北京 00084)
嘉興市體校與海淀體校少兒游泳訓練對比分析①
溫偉1申松楊2
(1.北京體育大學研究生院;2.北京體育大學競技體育學院北京100084)
摘 要:游泳運動在全國的影響加深,各地方游泳體校在游泳項目上逐漸增加重視,區級、市級比賽中不乏有高水平運動員的出現。該文對嘉興市游泳體校與海淀區游泳體校的11-12歲少兒游泳訓練方法手段進行了分析,為其提供合理化的建議。
關鍵詞:游泳體校訓練方法手段建議
隨著游泳項目在全國的普及,全國對培養競技游泳后備人才有著不同的模式,在嘉興和北京來說培養后備人才主要是以少兒游泳業余體育訓練為基本形式和途徑,由于兩地訓練方法不同,在對少兒游泳培養上某種程度上產生了差異,針對此差異,對比兩地訓練方法的優劣,為兩地少兒游泳體校更好的改進和發展做出一些相應的分析與建議。
以北京市海淀游泳體校和嘉興市游泳體校兩所游泳體校11~12歲運動員訓練情況為研究對象。針對兩所體校11~12歲運動員訓練差異進行調查分析。
2.1兩所體校2011年~2013年11~12歲組比賽成績對比與分析
根據兩所體校2011—2013年11歲組和12歲組,每年找出一場的市級以上的比賽分別對比賽較突出運動員成績做出記錄進行對比得出以下見。
海淀體校短距離項目平均成績分別是,50、100自為31.5和70.6 s50、100蛙為39.7和85.8s50、100仰為36.3和77.9 s50、100蝶為33.7和76.3 s。而嘉興少兒體校短距離項目平均成績50、100自為32.1 和72.2 s50、100蛙為41.4和87.3 s50、100仰為37.7和79.3 s50、100蝶為35.1和77.3 s,根據數據可以看出海淀體校的運動員短距離50米、100米成績明顯優于嘉興少兒體校的成績,各個專項蝶泳、仰泳、蛙泳、自游泳都是海淀體校運動員成績明顯好于嘉興少兒體校,有顯著性差異。
在中長距離項目上,海淀體校200混平均成績為163.9s,400自平均成績為311.4s。嘉興少兒體校200混平均成績為163.7s,400自平均成績為309.9s。在200,混合泳和400,自由泳等中長距離項目上,兩所體校成績幾乎相同,比較50,和100,的成績來看沒有明顯的差異,無顯著性差異。
經過對兩所學校2011-2013年比賽成績對比和對兩所學校的調查發現,海淀體校針對運動員的陸上練習和水上練習安排內容,主要針對相關的比賽項目制定的短距離、中距離的比賽,練習的方法手段所達到的效果在比賽成績上有明顯體現,而嘉興少兒體校短距離項目50m和100m成績有明顯的差距,但根據嘉興少兒體校的練習方法與手段來看,陸上練習主要針對運動員的柔韌和靈敏,水上練習也是以大量的有氧練習及呼吸管技術練習為主,所以在200 m和400 m的成績上有明顯的提高,與海淀體校的成績相差無幾,這種訓練方法手段重視培養運動員以后的運動成績。

表1 海淀體校具體訓練安排的手段與器械使用

表2 嘉興少兒體校具體訓練安排的手段與器械使用
2.2兩所體校陸上訓練安排的方法與手段
2.2.1兩所體校陸上身體素質訓練對比
海淀體校陸上身體素質訓練主要是以速度和力量練習為主,柔韌和耐力練習為輔,靈敏練習相對較少。嘉興少兒體校路上身體素質訓練主要是以柔韌和耐力為主,靈敏和速度為輔,力量練習相對較少。兩所體校針對身體素質練習中的側重點不同,海淀體校主要偏重于力量與速度為主,嘉興體校主要練習學生的柔韌與靈敏,這體現兩所體校根據陸上訓練的重點有些不同。
2.2.2兩所體校陸上訓練手段和輔助器械對比
(1)海淀體校陸上訓練的手段與輔助器械
從上述表1看出,海淀體校陸上訓練的11~12歲陸上訓練的手段豐富,有專門給運動員訓練的力量館,各種器械完備,針對性較強。
(2)嘉興少兒體校陸上訓練的手段與輔助器械
從表2看出嘉興少兒體校在柔韌、耐力、靈敏訓練上安排了相應的專業手段,以合理的訓練和強度來練習這個年齡段的陸上身體素質之訓練。
2.3兩所體校水上訓練方法與手段的安排
2.3.1兩所體校水上有氧訓練和無氧訓練的主要訓練內容和比例
海淀體校11~12歲年齡組水上訓練安排多以糖酵解、混合供能為特點的中距離100 m、200 m訓練有氧訓練和無氧訓練混合為主附帶25m、50m的快速短距離沖刺為輔,各占正堂訓練課的46%和27%,400m及以上的有氧訓練多為自由泳配合練習,占正堂訓練課的27%,相對于短距離和中距離練習的練習較少,主要針對100~200m中距離訓練為學生制定相應的訓練計劃。
嘉興少兒體校11~12歲年齡組水上訓練安排比較平均,訓練重點放在了糖酵解、混合供能的100m、200m和有氧功能的400米以上距離,各占訓練比例的40%。25m~50m的短距離訓練較少占%20。可以看出嘉興少兒體校主要針對這個年齡階段需要有氧訓練為基
礎的特點進行中長距離的訓練較多,充分讓運動員把有氧能力及基礎性訓練做好。短距離的短沖和沖刺練習,培養運動員爆發力的能力和訓練安排相對于較少。
2.3.2兩所體校水上訓練輔助器械和主要訓練內容
海淀體校11~12歲水上訓練器械,上肢練習以劃水掌及夾板劃手為主,對運動員的上肢力量要求較高注意抓水及抱水的實效,技術動作要求較高。下肢練習以基本的扶板打腿為主。全身性的練習以單臂分解六次打腿一次劃手為主,讓運動員理解感受手腿配合的基本節奏。
嘉興少兒體校11~12歲水上訓練器械,上肢練習以夾浮板的自由泳劃手為主,一般采取包桿游的有氧練習,強度要求中等,更適合11~12歲的運動員劃水的技術動作。下肢練習主要是采取浮板打腿練習和帶腳蹼打退練習。全身性練習主要采用帶呼吸管中長距離的技術練習,使運動員保持良好的身體位置,更好的轉肩,滾動式前進,為之后的發展打下堅固的基礎。
3.1結論
(1)海淀體校和嘉興少兒體校11~12歲運動員從成績和競技能力上看,海淀體校占有較大的優勢,但從青少年訓練的原則和可持續發展的觀點看,嘉興體校訓練方法與手段更注重運動員的基礎訓練和技術培養,更利于青少年運動員發展。
(2)兩所體校的訓練針對性有所不同,海淀體校偏重與運動員的速度與力量方面,特別是身體素質練習和輔助器材上,而嘉興體校則注重耐力、速度、柔韌方面的訓練。
(3)海淀體校和嘉興少兒體校11~12歲運動員訓練,陸上和水上訓練方法和手段都有各自的訓練獨到之處。
3.2建議
(1)從運動員培養與顯示成績發展的角度上,采用科學的訓練原則與方法手段,針對運動員的發展特征進行科學的練習。
(2)身體素質和技術練習訓練,希望兩體校更注重發展運動員靈敏素質和全面提升,借鑒國內外先進科學的訓練方法,采用更多樣的練習手段。
(3)在訓練的輔助器材及對運動員的體能培養方面,兩所體校可以引進更先進的器材和用多種方法去培養體能。
參考文獻
[1]木子游泳運動員利用腳蹼和呼吸管訓練可以提高成績[J].游泳,1997(1):12-13.
[2]田麥久,等.運動訓練學[M].人民體育出版社,2010.
[3]白雪,李寧,劉麗坤.青少年游泳運動員身體素質訓練對未來成績的影響[J].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
[4]陸伯布.用阻力器加腳蹼打腿練習對提高自由泳、蝶泳速度的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1995,31(10):49-51.
[5]嚴蓓“.劃水掌”在訓練中的運用田游泳,2004(1):27.
作者簡介:①溫偉,(1991,12—),男,北京體育大學2012級碩士研究生,游泳方向;申松楊,男,北京體育大學競技體育學院2010級。
中圖分類號:G80-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3(b)-003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