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瑞軍 周琪(.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山西臨汾 04000;.忻州師范學院 山西忻州 034000)
太原市二十六中的籃球課教學的現狀調查與分析①
劉瑞軍1周琪2
(1.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山西臨汾041000;2.忻州師范學院山西忻州034000)
摘 要:青少年作為國家的主力和未來的棟梁,要養成經常運動的良好習慣并且還能掌握體育基本的技戰術能力,最終形成終身體育的思想。通過將太原市第26中學作為研究對象研究其現階段籃球課教學的開展狀況來研究和對比并對調查結果進行討論分析,最后總結所得出的結論,并給予太原26中籃球教學發展建議。
關鍵詞:青少年太原市二十六中籃球課教學調查與分析
隨著黨中央對于繼續深化教育和全面提高素質教育,青少年作為國家的主力和未來的棟梁,強健的體魄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成為國家學校的重要發展趨勢。學校作為教書育人的培養基地,應當把健康第一和終身體育的方針作為第一指導思想,并且在學生心中樹立身體健康是個人發展的第一要務觀念,不斷加強和突出體育教育功能,讓學生養成經常運動的良好習慣并且還能掌握體育基本的技戰術能力,最終形成終身體育的思想。通過將山西省太原市第二十六中學作為研究對象研究其現階段籃球課教學的開展狀況來研究和對比、在籃球教學的課程中教學的內容與課程安排、學時、教學大綱與計劃、場地器材設施和學生鍛煉興趣等方面展開調查,并對調查結果進行討論分析,最后總結所得出的結論,并給予太原二十六中籃球教學發展建議。
1.1研究對象
以山西省太原市第二十六中現階段籃球教學情況為研究對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該文查閱了大量的教育學資料,籃球教學方面的書籍和論著,以及近期來其它相關的相近的作品多篇,來做為理論依據。
1.2.2問卷調查法
該文通過發放問卷的形式進行統計,分別對太原市第二十六中學高中生高一年級,高二年級,高三年級的學生進行發放,一共發放了300份問卷,每個年級各100份,經過統計后,回收問卷數目為286份,問卷回收率為95.3%;有效問卷數目為278份,問卷有效率為92.7%。
1.2.3數理統計法
該論文研究采用SPSS這一軟件對所回收的數據進行統計與分析整理

表1 籃球課的內容狀況
2.1太原市第二十六中的籃球教學現狀
一般學校的體育教學模式是在正確的思想與教學方針下學校根據自身長期積累的經驗而形成的相對比較固定的活動形式與教育結構。由于該學校在體育方面重視度低下學校的教學大綱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總結出在籃球課主要集中在3個方面教學,即初步了解該項目、籃球基本技能、基本技術。在這種情況下,每節籃球課的教學內容只集中在運球、傳接球、原地投籃、突破、運球上籃等一些基本籃球技能技術,從而導致課的內容出現了一些重復的情況,相對一些有難度的技戰術組合很難出現在課堂里。在這樣的籃球教學理念的引導下,太原市第二十六中學各個年級的籃球課程教學模式與教學內容也各不相同。在調查中發現,第二十六中學的籃球課程在班級編制上,教學模式采用的基本上都是男生女生合班或男生女生分組教學,同時在籃球課的人數也基本保持在53人左右,有非常少數的班級中人數達到60個人以上,在場地、器械方面也存在問題:場地小,器材少,以至于一些教學內容無法實現。目前太原市二十六中學對于這種情況還無法得到解決辦法,訪談過程中多數體育教師認為班級容量大給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問題,同樣類似的情況學校在面對此問題時沒有相當長的時間是無法改變的。
2.1.1太原市第二十六中學籃球課程進度與時間安排
在學校教學中,對于一門課程制定的教學計劃,課時安排,其他科目對本課程的占課情況,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學校對于這門課的重視程度。通過問卷調查我們得知了太原市26中學的籃球課時現狀。對于高中的體育教學大綱中有明確規定的授課時間是每學期18周,每周3節體育課,一學期的體育課數能達到總數是54節課,調查表明太原市二十六中學每學期的體育課縮減成了36節,相對比起教育部體育教學大綱中規定的體育課少了18節。而且通過表1還可以看出從高一到高三,籃球課在體育課中所占的比重是比較小的。同時在三年級由于學習時間緊湊還有出現主課占用的情況。由此可以看出,太原市第二十六中學對于籃球課的認識程度及重視力度還遠遠不夠。
2.1.2太原二十六中學籃球教學課的安排和內容
從表2可以得出,在教學內容的3個部分中,基本的技術能力站的比重最大同時主要集中在高中一、二年級,其次是技戰術配合,同時主要集中在高中二年級,教學比賽可以檢驗訓練成果,主要在二、三年級進行,這里要說明的是高三年級要參加高考,活動時間較少,所以參加訓練和比賽的次數較少。研究表2分析得出,太原市第二十六中學的籃球課內容主要以教授學生在籃球的基本功方面投入較多的課時。
2.1.3太原二十六中學的場地器材設施
在調查過程中得知,學校配有專業的室內籃球場以及多塊室外籃球場,同時室外籃球場免費開放,學生們不僅在體育課程上可以利用,課間活動也可以利用,籃球館每天有固定的開放時間,主要在下午四點至五點半,在調查中,學生有83.5%的滿意學校的場地情況,器材主要集中在個人自備。
2.2籃球教學的影響因素
2.2.1太原市第26中學籃球教學器械與場地情況
調查表明,26中學配備有專業的室內籃球館和室外籃球場,在
體育課上基本可以滿足學生的要求。下午課間活動時間,各年級學生同時休息,體育設施就不能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有52人次(24%)的學生表示活動課時間籃球場地緊張。該校在器材方面也是非常缺乏的,這遠遠不能滿足一堂籃球課的正常需要,從而導致學生不能很好的掌握課堂所學技能。
此外,太原市二十六中的過程中得出,該學校擁有室內籃球場一塊,室外籃球場8塊,場館內專用籃球20個,室外籃球共48個,對于一個擁有2500多人的高中學生來說,人均的場地及器械還是比較少的,在教學過程中這是限制老師能不能夠出色的完成籃球課的教學任務的主要因素。
2.2.2體育課外活動和籃球教學比賽的開展實施情況
在學校教育過程中體育課外活動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能夠促進學生團結協作能力和身體的健康發展。但是大部分的學校領導并沒有對課外活動做出重視,在調查中太原市的情況也存在問題,各個學校基本上每周都有課外活動,但其的效果不明顯,太原市各個中學基本上都可以保證舉辦過籃球比賽,但是各學校的比賽沒有形成傳統,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這里面有校園場地器械的因素,老師師資的能力問題,學生技能較差,以至于比賽的組織性相對較隨意,比賽的觀賞性較差,流暢性也得不到保障,但是從比賽中隊員可以充分體現出團隊意識,以及堅忍不拔的拼搏精神。
3.1結論
(1)就目前對于太原二十六中學的調查得出,該學校在籃球課程的內容較單一,每節籃球課的教學內容只集中在運球、傳接球、原地投籃、突破、運球上籃等一些基本籃球技能技術,從而導致課的內容出現了一些重復的情況,相對一些有難度的技戰術組合很難出現在課堂里。課時量也沒有達到標準。
(2)同時大部分的課時集中在一年級和二年級,占課情況常在高三年級出現,在三年級學習壓力大的情況下并沒有得到身心的緩解。
(3)學校在場地器械方面基本上滿足要求,但在學生較多的情況下,人均水平仍然較低。
3.2建議
(1)在籃球的教學過程中應該更加注重孩子們的興趣,情景教學與示范講解相結合,讓每一位學生都加入到其中。
(2)學校應加大投入進一步擴大場地,增加器械數量,保證人人有器械,人人有較大的活動空間。
(3)保證課外活動的時間以及學校定期舉辦的競賽,從而進一步使學生對籃球項目的熱愛度增加。
參考文獻
[1]李敏杰.籃球與發展終身體育[J].內蒙古民族師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2):115-116.
[2]朱曉留.普通高中籃球選項課分層遞進教學模式的實驗研究[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8):145-147.
[3]徐勤鳳.山東省重點高中籃球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
[4]王政“.新課標”視野下信陽市城市高中籃球教學現狀與對策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
[5]申順發.新課程標準下河北省部分城鎮高中籃球教學開展現狀的調查分析[D].首都體育學院,2010.
[6]李雪峰.上海市閔行區普通高中籃球教學現狀與對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
作者簡介:劉瑞軍(1989—),男,山西師范大學,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碩士。周琪(1988—),女,忻州師范學院,助教,研究方向:體育人文社會學。
中圖分類號:G80-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2(c)-022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