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飛
(濟南大學土木建筑學院 山東濟南 250022)
創新學生黨員教育模式,促進先進型黨組織建設
白雪飛
(濟南大學土木建筑學院 山東濟南 250022)
針對高校學生黨員"重發展,輕教育"的傾向,結合大學生特點,構建數字平臺,豐富教育內容,突出實踐特色,建立層級管理模式,注重人文關懷,不斷創新大學生黨員教育方式,推進大學生基層黨組織的先進性建設。
學生黨員 創新教育 先進性建設
大學生基層黨組織建設是高校對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培養學生政治素質和發揮學生黨員戰斗堡壘作用的主要陣地和抓手,加強大學生黨組織建設,對于擴大黨在青年學生中的影響,更好的發揮黨組織和廣大學生間的橋梁作用,培養更多具有崇高理想和追求進步的新生力量,具有重要的意義。但目前高校在培養吸收優秀青年學生時存在“重發展,輕教育”的傾向,在學生黨員發展的數量和質量上都嚴把關口,但是在對學生黨員的后續教育上存在一定的滯后。
在以變革和創新為特征的嶄新時代,大學生基層黨組織建設和黨員教育應當緊密結合時代特征和新時期大學生的特點,找準定位,明確思路,不斷創新教育方式,構建數字平臺,豐富教育內容,突出實踐特色,建立層級管理模式,注重人文關懷,推進大學生基層黨組織的先進性建設。
網絡是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陣地,大學生黨建進網絡,是推進黨的先進性建設的必然要求。網絡信息的開放性、生動性,拓寬了黨員教育的渠道。充分利用網絡多媒體的優勢,打破原有的“照本宣科”教育模式,有利于提高黨員教育的有效性。
1.利用專題網站為學生黨員提供板塊化、欄目化教育。將網站分為時事專題、理論學習、黨建知識、黨員風采、公告通知等欄目板塊,同時與中國黨建網等全國優秀的黨建網站鏈接,使黨建網站在發揮傳達通知、常用文件下載的辦公作用的同時,向學生宣傳黨的方針政策、理論知識和最新動態。針對國家大的方針動態,成立專題討論板塊,如成立大學生黨員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板塊,青春夢?中國夢板塊等,讓學生可以進行交流和互動。另外,在網站的設計上,應該秉持嚴肅而不失活潑的原則,在又紅又專的基礎上自由創新,將大學生黨員的優秀事跡以滾動專欄或者小視頻的形式進行呈現,滿足當代大學生的網絡使用特點。對大學生黨員進行網上教育的同時,要注意線上、線下相結合,即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模式的結合,確保教育效果的深化。
2.利用新媒體進行“微黨課”教育。微信、飛信、微博作為一種新的交流工具在大學生中不斷普及和發展,特別是微信平臺,剛上市便在大學生中迅速擴散。通過對大學生的調查顯示,微信相比其他平臺,交流更為便捷,特別是“朋友圈”可以使他們第一時間以音視頻的方式獲取信息,交流的及時性和互動性很高。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應當充分利用新媒體短、平、快的優勢,在微博、微信、飛信等大學生常用的APP中,定期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向學生推送黨建知識、紅色電影等精神食糧,讓學生黨員能夠隨時隨地接受黨的熏陶和教育,擴大黨員教育覆蓋面,提高黨員教育實效性。
學生黨支部活動是進行大學生黨員教育的重要渠道和載體,大學生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的多元化,要求支部活動不斷更新和創新,豐富支部活動形式和內容,充分調動學生黨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朝多元化、多樣化發展,增強黨員教育實效性。
1.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思考”,形成“1+1+1”學習模式。“1+1+1”學習模式,即將每兩周一次的支部生活會擴充為每周一次,形成一次理論學習+一次志愿服務+一次交流總結的學習模式和制度。一次理論學習旨在通過傳統的教育模式研究學習黨章和黨的先進理論成果,獲取國家方針政策和時事政治,使學生黨員接受黨的理論熏陶,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一次志愿服務旨在通過義務打掃教室、義務支教、喜聞樂見的支部活動等等,發揮學生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用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次交流總結旨在通過前兩次活動讓學生黨員反思不足,變“一人講”為“眾人講”,可自由討論可PPT展示,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分享收獲,制定下一步學習計劃。“1+1+1”學習模式,打破傳統單純的理論學習模式,將支部活動由單一性、封閉性向廣泛性、開放性發展,讓學生黨員邊學習邊思考,更有利于學習成果的理解和深化。
2.從“課堂”向“第二課堂”拓展,促進學生黨員全面發展。在學生黨員的教育空間方面,要注重從課堂向第二課堂的拓展。所謂第二課堂即社會實踐活動和科技創新活動。全國各大高校都在推動大學生勇于創新創業,努力造就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力軍,而科技創新和社會實踐活動又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措施。高校應鼓勵學生黨員結合專業特點,積極參加各類科技創新和社會實踐活動,將所學知識與技能運用于實踐,檢驗和鞏固理論知識,培養他們的創新創業精神,增強大學生黨員服務他人、服務社會的意識,提升責任感和使命感,促進大學生黨員全面發展。
建立“支委—黨員—學生宿舍”的黨員層級責任制,形成縱向到底的教育模式。即,支部學習和活動的組織開展由學生黨支部支委負責;支部學生黨員積極參與到支部的各項活動中來,指定支部黨員負責本支部涵蓋班級的積極分子推優和黨員發展對象推優工作,特別是推優對象的培養聯系、跟蹤考察,落實責任到人;學生宿舍是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也是進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陣地,學生黨員進宿舍,可發揮以點帶面的作用。
1.黨員宿舍掛牌,當好宿舍責任人。抓好學生宿舍這個重要思想政治教育陣地,以學生宿舍為著力點,為學生黨員宿舍進行掛牌,形成“一個黨員一面旗幟”的良好風貌,使學生黨員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發揮模范作用,以點帶面,促進宿舍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學生黨員不僅要帶領本宿舍同學搞好宿舍文化和學風建設,養成良好習慣,同時還要聯系周圍宿舍,組織開展各類活動,對同學們的生活、學習進行幫助和指導。通過宿舍掛牌,使黨員的言行舉止置于同學們的監督下,在發揮帶頭作用的同時督促學生黨員思不足、謀進步,培養黨員的責任意識、奉獻意識和服務意識,提高黨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能力,在關鍵時刻“亮身份,擔責任,做表率”,帶頭實踐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2.高年級黨員與低年級同學結對子,做好培養聯系人。學生黨支部統一安排要求,高年級學生黨員必須與低年級同學結對子,在學習、生活、科創、社會實踐等方面進行交流與幫扶,協助輔導員對學習困難、家庭經濟困難、心理困惑的同學做好學習規劃、物質幫扶和心理疏導。做好對低年級學生的培養,打破各種推優工作的臨時考察現象,做好積極分子推優和黨員發展對象推優的日常基礎考查和培養工作。年級與年級、專業與專業之間形成網狀聯系,使學習成績優秀、工作責任心強、深受學生歡迎的學生黨員充分發揮榜樣示范作用。
1.以人為本,明確學生黨員的主體地位。對于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往往偏重于提要求、派任務,忽略了學生黨員主體性和主動性的發揮,學生黨員往往是遵從支部書記的安排和要求而完成黨員的義務和責任,被動接受,缺乏主動思考和探索。大學生黨員教育要充分尊重黨員的主體性,積極為其創設平臺和機會,激發學生黨員的主體意識,增強自我認同感。
2.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在做好常規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上,結合學生黨員的實際問題和學生黨員迫切關心的問題,做好人文關懷。抓住學生的學習成績、生活情況、人際交往、就業求職等與自身發展密切相關的問題,開展得人心、暖人心的服務指導和關懷教育,讓學生黨員感受到黨組織的溫暖,從內心深處加深對黨組織的認同感。
[1].李軍:《創新大學生黨員教育的形式和途徑研究》,共產黨員網,2013年7月;
[2].粟道平普映等:《對增強大學生黨員組織歸屬感的思考》,《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年31期;
[3].王德友、黃永瑚等:《新形勢下大學生黨建工作新模式新方法探索》,《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7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