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英
(山東省濱州市高新區第一小學 山東濱州 256600)
用愛澆鑄未來
王德英
(山東省濱州市高新區第一小學 山東濱州 256600)
教師的天職是熱愛學生。工作中,我注重從學生的年齡特征、心理特點及其家庭環境情況出發,時時做個有心人,處處關注學生的情感變化,號準每個學生的思想脈搏。在生活上給予真誠的關心,學習上給予熱心的幫助,努力營造愛的氛圍,讓孩子們在學校里也同樣感受到家的溫馨,給他們以慈母般的關愛。
那一年我發現班里平時活潑好動的張迪同學情緒十分低落,無精打采。課間,他獨自一人趴在課桌上抽泣。我輕輕走到他身邊,撫摸著他的頭說:張迪,你怎么不和大家一起玩呀,有什么事嗎?”。話未說完,他就“哇”的一聲大哭起來,竟一下子撲到我懷里,說:“老師,我沒有爸爸了……”我仿佛被人當胸打了一拳,心痛的厲害:一個9歲的孩子,沒有了父親,失去了父愛,這是一個多么殘酷的事實!我陷入了深思……為了使他盡快走出痛苦,安心學習,我安排幾個和他要好的學生一起學習,一起玩耍。同時,我想盡辦法不斷地勸慰他,應該怎樣做才是一個好孩子,才讓自己的爸爸在九泉之下安心——那就是從現在開始努力學習,用成績了卻他的心愿……在我的多次不懈激勵和幫助下,笑容又在他的臉上出現了,他的學習也一天天有了進步。在次年期末考試中他得了語數雙百分,當他拿著試卷面帶笑臉來到我面前時,我心中感到無比的欣慰。。我頓時見機行事,啟發他說:你這次取得好成績老師很高興,更讓你爸爸安心,以后學習的道路還很長,你應該繼續努力,每次都應該取得這樣的好成績,最終實現自己的理想,這樣才能讓你的爸爸在九泉之下微笑。”從此以后,他就更加努力,在各個方面表現的非常優秀。這件事例給我深思:愛心能縮短了師生心理上的距離,使教師更準確地認識學生、把握學生、從而使知識傳播的渠道更加通暢。師生心心相通、感情相融,學生就會“親其師,信其道,學其理”,使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告訴我們要學會了以一顆火熱的心去愛學生,用愛去教育學生。把每個學生看成是一個新的世界,用自己的心去愛他們,細心探索他們豐富而脆弱的內心,欣喜地發現他們哪怕是稍縱即逝的閃光點。每天,我總會提醒自己:“今天,你用愛為學生喝彩了嗎?”我愛這些孩子們,不管他們是不是我班上的學生。面對學生,我總是懷著一顆溫柔、寬容與肯定的心。
記得初為人師的那一年,我剛剛小學任教時,接手了畢業班級中最棘手的班,班上有個號稱“沒人惹”的調皮搗蛋的學生,他智力明顯低于正常孩子,他的語文、數學從一年級至四年級從來沒有及格過。四年級期末考試時,他的三門功課加起來也不超過100分,全校倒數第一。好心者勸我:“你還是把這個班推掉為妙,要不,夠你好受的!怎能對付得了他們!”我笑笑,沒說什么,抱起學生的檔案資料就忙開了,我堅信:愛心可以融化堅冰!教而得法可以化腐朽為神奇!。但這個搗蛋鬼著實讓我吃了一些苦頭。有一天,我正在開班會,發現坐在第一排的“沒人惹”在抽屜里玩東西,我預感到他玩的東西非同一般,處理不好會對別的同學造成驚嚇或傷害。于是,我便裝作什么事也沒發生,繼續講我的課。一下課,我迫不及待地叫住“沒人惹”,他笑嘻嘻地背著雙手,踱著方步向我走來,當他走近我時,只見一只活生生的青蛙正在我的右耳邊扭動著,“哇”的一聲,他竟導演了一幕讓我出丑的輕喜劇!著實嚇了我一大跳。原本羞惱交加的我想揍他一頓!但我知道與他硬碰硬,不但不能轉化他,反而只會令他與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馳。這類學生都是吃軟不吃硬的!于是我強壓著怒氣,請他把青蛙放了,他竟乖乖地做了。我沒把他叫到辦公室,只是心平氣和地說了他幾句就走了。通過深入觀察和了解,我發現每個學生的背后有一個難言的故事,他大多是為了想引起別人對他的注視而有意搞惡作劇的。為了引導這個學生步入正軌,我運用賞識教學的原理,努力發掘他身上的閃光點,采用“激勵法”、“疏導法”等做他的思想工作,并好好把握“愛心”這劑良藥,在這個“頑石”的心田播下溫情和希望的種子,與他建立了亦師亦友的師生情……在理解和關愛的氛圍中,象這樣的學生漸漸認同了我,紛紛放下敵視的情緒,一改過去的壞習慣,爭當先進,與我攜手共建良好的班集體……
教育是生命與生命的溝通過程,是教師與學生共同渡過的豐富的、涌動的、特殊的生命歷程。對一個人的教育成功與否不僅關系到這個人的成長,還直接關系到家庭,關系到社會。為了使學生品德上成人,學業上成才,教師就要做深入細致的工作,為了使學生明天的道路走得順利一點,教師今天就要對他們成長的方方面面考慮得周全一點。我教過一位叫陳強的學生,他不僅學習突出,成績優良,自覺維護校規校紀,而且關心學校與班集體,有強烈的集體榮譽感。不過,人無完人,陳強不太愛參加體育活動。為此,我就鼓勵他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和其它課外活動,并針對他喜歡讀書的特點,給他設計了一個“好書伴我成長”的計劃,指出應該讀哪些書,如何去讀;借不到的,我就給他買來。與此同時,我充分發揮陳昊的榜樣示范作用,讓他具體負責班內“圖書角”的建設,以此帶動全班,打造“書香班級”,從而培養全體學生閱讀能力,提升人文素養。談起陳強的進步,陳的爸爸自豪的說:“我這個孩子,就一個好習慣,特別愛學習!這多虧了小學的老師給他培養了這個好習慣。”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老師的無私奉獻往往會換來學生們殷殷純真。每到教師節,一張張明信片,一封封問候信像雪花似的飛到了我手中,一聲聲祝福,一個個祈禱,一份份心愿,給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使我真正領悟到當老師的莫大光榮和無比幸福。愛心讓我發現,每一扇門的后面,都是一個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扇門的開啟,都是一個無法預測的未來。講臺下,我所面對的不止是幾十雙求知的眼睛,而是一個需要用愛來傾注的浩瀚的海洋,而這一望無際的海洋一樣能回報給你無窮的震撼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