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遼寧省盤錦市實驗中學 遼寧盤錦 124000)
數學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應對策略
王丹
(遼寧省盤錦市實驗中學 遼寧盤錦 124000)
數學教學一線工作十多年,發現影響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因素很多,于是想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淺談一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應對策略。
課堂教學 效率 應對策略
數學相對于其他學科,邏輯思維要求較強并且枯燥乏味,容易讓學生厭學。如果僅有教師的“單方傳授”,而沒有學生“主動配合”,調動不起來學生學習和積極性,沒有學習主動想學的心理基礎,高效課堂也就無從談起。
教師的一言一行無不在影響著學生,學生對教師的一言一行無不在做著感受和評論。因此,教師應學會“包裝”情緒,應處處、時時給學生營造一種樂學的氛圍。
對于不認真聽講的學生,教師應充分利用態勢語,及時暗示。有的教師怕教學問卷調查滿意率低,對上課違紀的學生不敢大膽管;也有的教師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批評了違紀學生后,立即就面帶微笑地講課……這是不利于良好學風形成的,也不利于學生健康成長,務必要盡早使學生珍愛名譽,懼怕羞辱。
經常用語言鼓勵學生的每一點小小的進步,讓學生自信地上每一節課,這是營造樂學氛圍的又一有效策略。例如有的學生上課舉手回答問題,但是問題卻回答錯誤了,老師也一樣要肯定他,鼓勵他。可以說:“某同學的勇氣和自信心是最值得大家學習的,相信下一次他一定會回答得更好。”這樣,這個學生一定會更積極主動地學習了,他舉手的次數也會越來越多,而回答問題的準確率也一定會提高。同時也必將帶動班級整體學習的氛圍。
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教師應該更多關注學生學習的情感因素。事實上,健康與富有活力的學習活動、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自信以及相互尊重的學習氛圍非常有利于學生非智力與智力因素協調發展,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可見關注學生情感的變化,比只注重物質的獎賞與懲罰更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關注學生的學習情結,努力由學生的“要我學”轉化為學生主動的“我要學”才是教育的真諦。
另外有意識培養一些數學愛好者,讓他們發揮榜樣的作用,來帶動周圍的同學,這也是營造樂學氛圍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合作教學是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在教師恰當的組織和有效的調控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以“個人自學”、“小組合作”、“班級合作”為基本教學形式,通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多邊互動,積極合作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模式。
1.合作教學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合作教學是師生之間相互作用,積極合作完成教學任務的教學。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主角”,教師起“主導”“導演”作用。老師的主要任務是為學生設計學習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全過程,自主探索學習,獲取知識,提高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使學生學會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2.合作教學有利于學生認知的發展
在合作教學活動中,教師引導學生合作沿著前人研究、探索數學問題的路子去思維、動腦、動口、動手,親自體驗知識的發生和形成過程,這樣不僅掌握了知識,而且學會怎樣學習。這種方法的學習遠遠比被動地接受老師講解要深刻得多,而且對學生認知能力的發展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3.合作教學有利于教學信息的及時反饋
在合作教學中,師生之間的信息傳遞和交流形成了雙向反饋的模式。教師能從合作過程中充分了解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信息,及時調整教學策略,針對認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給予點撥、引導,使學生順利地合作學習,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
高效課堂教學要求應有“足夠”科學的教學容量和“適度”的教學節奏;要求學生的主體作用應得到充分發揮;要求教師輸出的信息應讓盡可能多的學生受益;要求教學目標應有較高的達成度。這些都可以在合作教學中實現,最重要的是合作教學會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師道尊嚴”時代已一去不復返,教師應轉換自身角色,豐富自身教學機智。銘記“學校為學生存在,不是學生為學校存在”,教師應扮演好“服務者”的角色。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課堂情境時時都在變遷,課堂成員也時時都在發展,教學中教師也應像“水”一樣曲直自如,依勢而動,靈活地去駕馭課堂。
1.以學定教,因勢利導
備課僅是教學實施過程中的一個預案,切忌受其約束,過分強調課堂“有為”。當學生無法理解講授時;當學生的思考與教師不一致時;當學生提出質疑時……教師應及時調整教學程序,順應學生思維發展,不要怕丟面子,也不要怕完不成教學任務。否則會抑制學生“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欲望,扼殺其創新的火花。
2.學會“糊涂”,學會傾聽
教學過程是教師主體主導學生主體,學生主體超越教師主體主導的螺旋式上升過程。學生是有思維的鮮活的人,切忌視為機器。學生自主選擇的愿望是強烈的,主動發展的潛能是巨大的。教師要善于裝“糊涂”,給學生一個條件,讓他自己去鍛煉;給學生一個問題,讓他自己去解答;給學生一點困難,讓他自己去解決;給學生一片空間,讓他自己向前走;給學生一定時間,讓他們自己去安排。為師不忘童年夢,常與學生心比心,讓講解盡可能地貼近學生的思維方式。要善于傾聽,讓學生的話語權得以尊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師要通過精心的備課讓學生用盡可能少的時間去獲取盡可能多的知識和能力,要適時調整自身的教學行為而達到無為而無不為的教學境地。
課堂導入:數學問題生活化、簡明而精彩。
教學語言:教師上課語調應抑揚頓挫,猶如一曲動聽的旋律,數學教師也應具備語文教師的語言魅力。教學語言應該是具有挑戰性的,應該是富有啟發性的,應該是幽默風趣的,應該是生動形象的。教師要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深奧的事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識趣味化。如:“直線就像黑板的邊緣,向兩邊無限的延伸,穿過教室,越過高山,突破大氣層,直沖九霄云外而無窮無盡。”
教學方法:靈活多樣,學生喜聞樂見。對于學生已會、一看就懂或者講了也不懂的知識不講。
教學手段:并非每一課都有必要使用現代媒體,也并非整堂課都有必要使用,應根據教學內容恰當選擇。
概念教學:在注重概念生成教學的同時,我們應通過反映數學概念內涵和外延的變式習題演練,以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訓練方法:應倡導以課堂訓練(知識、技能、語言表述、書寫、自學、思維)為主線的教學模式,宜采用低起點、小步子、快節奏、大容量的方式,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