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瑩瑩
(首都師范大學 北京 100048)
高中語文修辭知識教學的問題及其對策
賈瑩瑩
(首都師范大學 北京 100048)
一直以來,修辭教學都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本文通過分析高中語文修辭教學的現狀,針對消極修辭教學的缺失等問題,進行了一些思考,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高中語文 修辭教學 問題 對策
什么是修辭?“子曰:君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唐代孔穎達解釋說:“詞謂文教,誠謂誠實也?!痹谶@里“修辭”即“修理文教”。后來引申為作文和修辭的總原則,也就是要求在說話作文時不僅要求情感、內容誠實可信, 釆而且要求詞句生動、富有文 。古人還說“修,飾也?!薄稗o,訟也。”根據這一解釋,人們把“修”解釋為“修飾”,把“辭”解釋為“文辭”,“修辭”即為“修飾文辭”。
20世紀30年代陳望道《修辭學發凡》一書出版之后,越來越多的學者傾向于把修辭理解為語辭的調整、選擇和組合。陳望道認為,修辭“與其說是語辭的修飾,毋寧說是語辭的調整或適用”。王德春認為,“修辭是對言語進行加工、修飾及調整,以便達到最好的交際效果的活動?!比~圣陶認為,“修辭不是把話這么裝飾或者那么裝飾,更不是自己制造出什么花樣翻新的說法,只不過是從現有的語言材料中精心進行選擇而已?!秉S伯榮、廖序東認為,“在語言環境及表達內容確定的前提之下,如何調動語言因素和非語言因素,并以加工之后的最恰當的語言式來獲得最理想的表達效果,這種對語言進行加工的實踐活動就是修辭”。
修辭教學指的是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向學生傳授修辭知識,引導學生了解修辭現象,探索修辭規律,并將漢語修辭知識運用于閱讀與寫作活動,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教學活動。修辭教學的目的旨在于提高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在這里,我們首先要弄清楚兩個重要概念。消極修辭和積極修辭。這個分類是陳望道先生在《修辭學發凡》當中首次提出來的。積極修辭是借助辭格,以形象、生動地表達說話者內心情感、生活體驗為目的的修辭活動;而消極修辭,它是以平實、客觀地表達事物概念,闡明事理為目的的修辭活動。前者是用于表情,而后者是為說理。從應用的范圍來看,“積極修辭常用于詩歌,散文等文學作品,消極修辭常用于科技,法律,公文等”。
《新課程標準》對新時期的修辭教學提出新的要求,在實施建議中說:“在閱讀教學中,為了幫助理解課文,可以引導學生隨文學習必要的語法知識和修辭知識,但不必要進行系統、集中的語法修辭知識教學?!睂W生要掌握比喻、比擬、借代、夸張、對偶、排比、設問、反問八種常見的修辭格。可見修辭知識一定要講,只是不要講得過多過細。
綜合的看,在高中的語文教學中,修辭教學的主要內容是針對積極修辭和消極修辭進行講解與分析,幫助學生在應用中懂得合理運用修辭,從而在語言表述上獲得一定的知識與能力。結合高考,高中階段的積極修辭教學,主要是針對各種修辭格的講解,并利用其完成謀篇。而消極修辭的教學則包括詞語選擇、句式改變、辨析病句、明確表達等。
1.內容上太單一。過分注重修辭格的描述以及辨認,許多老師漠視語言中大量的修辭現象,把修辭教學等同于修辭格。忽視了修辭教學的目的最終是為了用于言語交際,這遠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也降低了學生對修辭學習的積極性。
2.方法上程式化。很多高中語文一線教師,對于修辭格的講授,常見的教學步驟是:講定義,舉例子,做練習。把修辭知識像做理科題一樣,以概念的方式機械的、強行的塞進學生的大腦,這是不可取的。
1.樹立修辭全面教育意識
現行教材中,修辭教學額最主要內容的是八種修辭格,其次是關于表達得簡明、連貫、得體,涉及到句子的連貫、句式的變換等問題。修辭學只講這些內容是不夠的,修辭還涉及到語境、篇章結構、語體風格等方面的因素。雖然高中語文教學不可能講到所有的這些內容,但我們只讓學生了解一些常見的修辭格是不夠的,也是不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
2.樹立正確的修辭觀
很多高中語文教師,對語文修辭知識缺乏一個比較全面、清晰的認識,課堂修辭教學大多圍繞幾種常見的修辭格在講授,教學方法單一化,固定化,沒有很好的與生活相聯系,知識掌握缺乏足夠的拓展和深化。學生呢,對修辭的理解比較狹隘,認為修辭就是指修辭手法,他們一般不會刻意去使用修辭格,即便在作文中運用了修辭,也多是些陳詞濫調,對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并沒有實質性作用。
對修辭的認識還應該避免片面的“美辭說”。
部分教師和學生認為,修辭就是對語言進行修飾和加工。這樣的認識會把修辭引向一味追求辭藻華麗的錯誤方向。須知,片面追求辭藻的華麗是不可取的。運用修辭是以“得體”為原則的,只要語言運用得體,就會取得預想的效果。
海子的詩《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全詩語言樸素自然,不事雕琢,用“喂馬”、“劈柴”這些樸實的語言展現了一幅幅生活的畫面,卻足以引起共鳴,讓無數讀者為之感動,這首詩贏的不是華麗的語言,而是那份人類共通的情感??梢姡~語的選擇全在于自然、得體,而不在于辭藻的堆砌。
3.全面考慮,分項教學
現行的高中語文教材中各類修辭知識仍然沒有構成一定的體系。在運用這些材料進行語言訓練時,教師應從整體考慮,注意修辭知識的系統性。這個系統,教師要根據教材情況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確定,而且這個系統要符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接受心理,層層遞進。
4.開發教學資源,激發學生興趣
修辭無處不在。教師應該拓寬視野,積極開發“新大陸”,讓學生時刻對修辭教學保持一種新鮮感,興趣自然就養成了。針對高中生的認知特點和興趣愛好,當下的手機短信、歌詞、字謎、網絡用語,廣告語等都是極好的修辭教學資源。應當在教學中合理地加以利用。
[1]李勝梅.精讀《修辭學發凡》,感受經典魅力.[J]上饒師范學院學報. 2010年第30卷第5期
[2]張娛頡.高考背景下高中語文修辭教學研究.[J]語文學刊.2013年第9期
[3]陳望道.修辭學發凡[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
[4]吳思聰.積極修辭與消極修辭小議[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09(4)
[5]王麗玲.修辭教學問題芻議.[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第20卷第4期
[6]陳立祥、姜建國.[J]中學語文消極修辭教學初探.南京師大學報199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