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平
(吉林省遼源市西安區燈塔鎮石河中心小學校 吉林遼源 136200)
新形勢下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特點分析
李曉平
(吉林省遼源市西安區燈塔鎮石河中心小學校 吉林遼源 136200)
教育興國的戰略地位已經提上日程,素質教育在全面的推進,小學語文教育是小學生語言學習的啟蒙時期,新形勢下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特點已經受到教育界和社會的廣泛關注。良好的語言教育是學生其他學習的基礎,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學生規范的語言表達是廣大小學語文教育者的首要任務。小學生年紀尚小,接收來自外界的耳濡目染,潛移默化,會為未來的語言表達打下基礎,故而,教師的教學語言要格外注意規范。本文立足小學語文教學現實,就教學語言特點展開分析,提出合理建議。
新形勢 小學語文 教學 語言特點
語文不僅是一門文化課程的學習,還是一科基礎性工具學科,承載著日后學生對于其他知識的理解與表達運用能力。一門小學語文教學的核心生命力就在于語言的表達,教師的語言影響著小學生對于知識的認識和理解。在小學教育這一特殊時期,教師的語言表達往往會對學生的語言發展和表達風格帶來深刻的印跡。學生的理解能力、語言運用能力以及人文素質,都與小學語文教育特點息息相關。就我國目前的教育情況而言,這一方面還有很大的不足,城市語文教育要強于農村語言規范,然而就整體而言,需要注意的方面還是值得我們認真的探討。
教學語言的規范性包含兩層含義,一個是語言技巧上的規范,另一個是語言傳情達意方面的規范。小學生的語言表達特點正在形成期,會不自覺的向老師、家長、同學等周邊的環境學習,其中語文教師無疑是最重要的一環。教師上課所用的語言會被小學生當做語言表達標準,在潛移默化中吸收。語文教師需要注意語言表達的規范,用普通話進行教學,一些語言表達的語法、發音、詞匯運用都需要教師格外注意,教書育人不可隨意。比如,地方方言時常會被帶入課堂,“吃飯”被讀成“次飯”,“湖北”被讀成“福北”。作為學生學習的榜樣,小學教師需要規范課堂語言,以身作則,起示范作用,從小學這一基礎時期就讓學生養成規范的語言表達習慣,做到語音清晰,語調自然、語句通順、表達有力張弛有度。
其次,教師需要注意語文教學中語言意義的正確傳達,語文教學很大程度上是希望教給學生如何理解語言本身的意義[1]。語言是一種工具,它所承載的意義才是學生學習的關鍵。小學語文教師在上課是需要對教材上的詞匯語句進行正確的解析,不僅要讓學生學會讀拼寫,還要讓學生掌握語言的含義。漢語本身非常的博大精深,常常出現一句話有多重含義,小學生可能會對此模糊,教師需要用足夠的耐心向學生解惑,將語言的規范使用傳授給學生。
依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從這一年齡段的心理動態上,學習能力上,興趣愛好上,從不同方面考察其語言形成特點以及接受語言訓練程度,有系統性的對小學生進行語言知識傳授。結合小學生的課堂表現,將語言學習方案組成一個完整的系統,突出語言素質訓練策略的系統性。充分考慮小學生的語言接受能力與接受方式,注意不同年齡、年級之間的起承銜接[2]。當然,系統性并不是一味的降低小學生的學習難度,適當的教師也可以精講一部分抽象詞匯作為平時課程的補充,但是主體重心依然不能偏離對于小學生基礎語言知識的扎實訓練。無論是教學內容的選擇,還是活動設計,都要明確整個教學語言訓練的任務,有針對的讓學生語言表達和語言理解能力得到優化提高。
實用性是小學教師語言教學的價值體現,根據小學生的語言發展特點,語言教學的實用性體現在語言教學的趣味性、操作性、以及參與性。首先,談到趣味性,眾所周知,語言魅力很大程度體現在語言的趣味性,抓住小學生好奇貪玩的心理特點,上課時利用故事吸引,有趣的語言將為學生整個學習帶來快樂。這種有趣的語言也會影響到學生的生活中去,對于學生的積極性,思考力都會帶來影響。其次,語言教學的很重要一點就在于操作性,重點突出語言訓練策略。課本教材中往往會出現很多經典的情感表現力強烈的文章,小學生需要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文意的理解和文章的通讀,這一過程,對于學生來講是一種語言的實地演練,可以不斷的提高自身的語言綜合能力[3]。第三,參與性特點,語言教學的主體從來都是學生,這點需要廣大語文教師明確,很多的語文課堂成為了教師的一言堂,這是不正確的。語言學習的關鍵在于將學生課堂中學到的表達可以運用于生活,課堂上應該重視學生的參與,設計活動,模擬生活情景,讓學生不斷的完善自我,完善語言能力。
情感性是語言的靈魂所在,在語文教學中要注重用語言將文字的情感力量表現出來。語文教學中有許許多多優秀的文學作品。教學語言應當充滿感情,用充盈的情感使學生的學習在情感世界得到洗滌,得到來自語言藝術美的感受。通過不同的語言表達,或莊嚴或閑適或激昂或歡快,讓學生充分領悟教材所蘊含的情感。當然,與情感性相伴相隨的是語言的藝術性,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語言之美,學會感受美,欣賞美,學習美。語言的藝術性自然會高出普通的理解語義,它需要語文教師的講學語言明快流暢,形象生動,亦莊亦諧,并飽含知識。
小學語文教學語言是教學基礎中的基礎,關系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人際交往、智力發展、社會能力的適應、個性的發展。由此可見,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的特點對于學生人生影響非同一般。俗話說,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充分利用語言的魅力為學生的人生發展打好基礎,教學中注重語言的規范,促進學生人文素質的發展。
[1]黃曉赟,程華.用美的語言塑造美的課堂——論小學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語言[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職教通訊).2009(11)
[2]戴麗萍.突出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特點增強語言感染力[J].中小學教師培訓.1999(X6)
[3]龐光輝,秦錫純.識讀結合識寫一體——新編小學語文第一冊《影子》教學述評[J].黑龍江教育.2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