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翔
(天津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石油與化學工程系 天津 300280)
高校HSE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及所面臨的問題
曹翔
(天津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石油與化學工程系 天津 300280)
安全管理工作強調把安全工作的重點從事后處理轉移到事前監督上來。要建立完善的事前監督管理體系,在貫徹"安全第一"工作中必須遵循"預防為主"的原則和"防范勝于救災"的內涵。同時,也要形成建立積極向上的"安全文化"氛圍,這是安全管理工作事前監督體系的重要環節。大學生安全教育與大學生學習、生活緊密相連,我們必須認真對待安全教育,把安全教育落到實處,盡可能避免不理智的行為和意外事故發生,為我們的生活與學習營造更好的環境,創建和諧校園。
安全生產法 學校安全 安全事故
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通過了《安全生產法》修改決定。當天,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第十三號主席令,正式公布修改決定并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至此,新《安全生產法》修改工作經過四年的不斷努力,終于開始履行它新的歷史使命。新《安全生產法》最重要的特點之一,就是更加明確了生產安全事故的責任追究和在生產安全管理工作中要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指導方針。
《安全生產法》于2002年6月29日頒布,同年11月1日施行。十多年來,我們一直以該法為依據大力實施依法治安,安全生產取得了較大成果,全國在經濟快速發展的情況下實現了生產事故的大幅下降,據統計,全國2005年事故死亡人數為12.7萬人,2013年降至7萬人以下,但一些重點領域和行業事故仍然多,而且重特大事故時有發生,僅2013年5月至今年8月,全國發生特別重大事故5起,死亡300多人,而且這些事故主要發生在過去我們認為不易發生事故的一般企業。在學校教學管理中,我們也面臨著很多身邊不易察覺的安全問題。比如:學生在寢室中由于抽煙引起火災,造成財產損失及人員傷亡;在樓道打鬧,造成擁堵甚至踩踏事件;學生上、下學橫穿馬路,由于觀察不仔細,依靠人多強行通過等原因,造成一系列的交通事故等等,都讓我們從根本上認識到提高安全意識,掌握必要的安全技能的重要性。
一次次血淋淋的事故,引起我們的反思。習總書記講“人命關于,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這必須作為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我校學生來自全國各地,生源主要集中在內蒙、河北、寧夏及天津本地,很多學生由于離家較遠,所以開學時身上帶上了大量的現金,同時由于和家里的聯系有限,所以在自己的身邊隱藏了不安全的因素。下面列舉如下幾個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案例:
案例一:最近,兩名學生家長先后接到自稱為學校老師的陌生人的電話,稱其孩子在學校突發重病,已急送醫院,要求家長立即把一筆錢匯到某帳戶下。幸好學院平時注意做好學生的安全防范教育,學生早已和家長做好聯系溝通,使家長也增強安全防范意識,在接到陌生人電話后,立即想辦法與輔導員老師和自己的孩子取得聯系,使不法之徒的陰謀不能得逞。
案例二:我校一位同學由于上網交友不慎,在五一期間去外地與網友見面時遭網友及同伙綁架進入傳銷組織,手機及錢財被奪,逃跑被打,最后在公安機關的幫助下才得以逃脫。
所以在學生日常工作中,應該加強自身的安全教育,給學生營造一個安全、自由、充滿愛的學習、生活的環境。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安全防范意識指對不安全因素及潛在危險的預判和辨別能力。以“如何面對陌生人的求助”為例對大學生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當代大學生安全防范意識不容樂觀,男女生中分別有38%和48%會不問情況不加考慮地給予陌生人幫助,尤其女生情況更為突出,對陌生人毫無防范意識,上當受騙在所難免。
2.提高危險應對意識:安全是人類生存的基本要求,是個體尋求發展的必要前提。大學生由于其自身生理、心理特點以及生活環境的特殊性,當他們面對危險因素時采取何種應對措施就顯得極為重要。應對措施采取得當,可將損失降到最低,或者可以化解不安全因素而轉危為安;如果措施采取不當,則會使問題惡化,甚至釀成大禍。以“對發生火災時如何應對”對大學生進行調查,調查結果表明:僅有73%的男生、57%的女生能對緊急情況做出合理應對。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那些無法做出合理應對措施的學生將受到更大的威脅,其后果不堪設想。
3.加強日常生活安全技能的提高:大學生從小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大,在校期間,長期生活在較為穩定有序的校園里,閱歷相對比較單純,生活經驗不夠豐富,在防火、防盜竊、防騙、防疾病、防意外傷害等方面缺乏基本常識。在調查中發現,對于最基本的用電常識和觸電急救知識,只有66%的學生選擇馬上切斷電源的正確方法,而34%的學生不知道如何進行觸電后施救,竟然還有13%的學生選擇直接用手拉開觸電者,如果這些學生真正遇到類似情況,后果將不堪設想。
4.提高社會活動安全技能:社會實踐活動是學生社會化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不僅是學生人生發展的需要,也是學生實現人生價值的需要。主動地或被動地參加社會活動,對于大學生畢業后走向社會、適應社會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對大學生假期外出打工應注意的問題的調查,發現能事先簽訂保障合同之類的安全措施的學生僅有29%,其余71%的學生則缺乏此方面的相關安全防范技能。
5.提高網絡安全知識:調查發現,在計算機網絡普及的今天,仍然有15%的大學生不知道計算機病毒是何物,或將計算機病毒認為是傳染病。
長期以來,高等學校在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與管理中,存在著重管理輕教育的現象。很多學校在維護校園安全方面下了很大力氣且有一套嚴密的管理制度,但在對學生自身安全教育方面,卻存在著很多不足。有相當部分學生安全知識匱乏、防范意識淡薄、安全技能水平低下,缺乏處理基本安全問題的能力,無法最大限度地保障自身安全,大學生安全教育與大學生學習、生活緊密相連,我們必須認真對待安全教育,把安全教育落到實處,盡可能避免不理智的行為和意外事故發生,為我們的生活與學習營造更好的環境,創建和諧校園。學校安全要徹底轉變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安全教育思想,在全面推進大學生素質教育的同時開展學生的安全教育。必須把安全教育理論的內容逐步充實到高等學校素質教育中,增加投入,改善設施,爭取社會各界支持,切實做好學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大力發展家庭、學校和社會三位一體的安全教育體系,使學生從小就接受較為系統的安全教育。這對大學生安全意識與技能的形成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1].黃希庭主編.大學生心理健康與咨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王智新,馮時林主編.論大學生法制教育[C].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出版社,2002.
[3].蔡培元.從安全需要的變化中尋求對策[J].保衛學研究,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