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馨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區十六小 安徽淮南 232001)
從兒童視野出發,構建小學數學課堂文化
劉馨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區十六小 安徽淮南 232001)
數學課堂文化往往容易被廣大的數學教師忽視,但數學課堂文化對學生思維的發展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就像空氣,彌漫在課堂之中,雖看不見,卻無處不在。
兒童視野 構建 小學數學課堂文化
師生進行教學活動的行為方式是數學課堂文化的具體體現。如何從兒童視野出發,關注學生的發展,實現數學課堂教學觀念的轉變,構建小學數學課堂文化?下面結合自己的課堂實踐,談談對建構小學數學課堂文化的想法和認識。
構建小學數學課堂文化,首先要從兒童視野出發,建構新型的師生關系,拉近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為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活動奠定積極的情感基礎。教師怎樣才能真正走進孩子們的內心世界,并不是教師主觀想象或是教師表象的微笑或親近感強加于學生的,而是需要教師真正地蹲下身來看孩子,從兒童的角度和心理積極地引導他們,了解他們的心理需求,真誠地與他們交流。
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可表現在課前談話、課中交流、小組活動中的師生交流等多個環節中。如:執教《積的變化規律》一課,我先讓同桌的伙伴一起利用教材所給的兩組算式進行合作探究。這時,我深入到各個小組參與探究,并對學生的討論加以指導、幫助。
在數學課堂上教師應俯下身來,參與學生的活動,把自己置身于為學生服務的地位,和學生成為心靈相融的好朋友。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學生是帶著問題而來的,學習是一種不斷提問,不斷解答,不斷追問,不斷提升的過程。學生的疑問和困惑不能被忽視,有效的課堂不是教師的“自由言語”,而是要對學生的疑惑進行探尋和回應,這種探尋和回應要具有“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這就是“啟迪”。
在我們的數學課堂上學生最需要的就是教師的啟迪,把他們帶人探索知識的王國,激發他們不斷地去學習。對課堂上學生出現的“閃光靈動”進行放大,抓住任何一個機會,對學生的出色表現及時給予評價,讓每一個學生知道自己哪個方面表現很好。
課堂中,我常用這樣的語音:“你的方法很巧妙,老師很佩服你!”“大家還有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嗎?”“你表達了自己的想法,能用數學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嗎?”……這些語言的引導無疑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內驅力。從兒童的心理去思考、探討,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再如教學《三角形三條邊之間的關系》一課,我為學生提供兩組(每組3根)小棒讓學生擺三角形。當然,我提供的小棒,一組能擺成三角形,一組不能擺成三角形。正當學生困惑時,我給同學們提出了問題:若想再擺個三角形,你有解決的方法嗎?同樣是3根小棒,為什么一組能擺成,一組卻擺不成三角形呢?能不能圍成三角形與什么有關?三角形三條邊之間有什么關系呢?當學生在具體操作中產生思維沖突時,我以問導學,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欲望,同時也為學生接下來的探究活動提出了目標,明確了方向,引領了學生的探究活動。這樣的引導,才能將學生參與探究活動的熱情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學生在課堂上才能善學、樂學。
兒童喜歡的是生動有趣、有吸引力的課堂教學方式,而我們多數的課堂卻是灌輸式教學。教師生怕知識講不深,講不透,學生不理解。這樣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很好的發揮,也使很多孩子覺得數學課總是沒有意思,索然無味。因此,我們應該改變陳舊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讓學生愛數學課,愛數學,并把這種情感變為學生的一種內部需要,使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學習的快樂,體會數學的魅力。
1.將實物帶進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如教學“三角形的特性”時,我準備了一個損壞了的搖搖晃晃的方凳和一根木條。一進教室,同學們被我手中的壞凳子吸引住了,又是驚奇又是困惑。我請同學們幫助老師:這個凳子已經壞了,搖搖晃晃地坐上去一定會摔倒,你能利用這根木條把凳子修一修,讓它更穩固嗎?大家都很興奮,通過動手操作,發現了三角形具有穩定性這一特性,加深了對新知的理解和應用。
2.應用多媒體課件,增加課堂吸引力
利用多媒體課件、白板等輔助教學可以做到圖文并茂,動靜結合,向學生提供形式多樣、功能各異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動的畫面,動態的演示,言簡意賅的解說,都極大地刺激了學生的感官,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新知的學習和探究中。例如,教學“十進制計數法”一課,這節課看似枯燥乏味,可仔細研究教材就會發現這節課里蘊含著豐富的數學文化。其中有數的起源、有阿拉伯數字的發展歷史等等。我查找了一些資料,積累了一些素材,制作了課件,再現了人類祖先結繩、刻痕、擺石子計數的畫面和阿拉伯數字演變、發展的漫長歷程。這樣的課堂教學,不僅向學生傳授了知識,也使學生開拓了視野,感受到了數學文化的韻味。
3.利用文體活動,增強數學教學的魅力
小學生的特點是活潑好動。在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每一堂課,采用多種教學方式,讓學生產生一種想上數學課的欲望。如教學《百分數》后,我帶全班學生走出課堂,來到操場進行實踐活動。把學生分組安排了一場生動的投籃活動,各個組記錄下投籃的次數和投中的次數,再算出各自的命中率。
在數學課上,我們還可以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像“口算打擂臺”、“畫出美麗的對稱圖形”等等都可以成為教師增強數學教學魅力的有效形式。
4.引導學生參與競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努力創造條件,引導學生參與競爭。
在學習畫垂線、平行線、長方形、正方形后,我開展了“我是作圖小能手”活動,看誰的作圖最標準,最規范。也可以用數學日記、手抄報等形式,對某一單元或某一知識點進行總結、歸納,并把好的作品做成展板,向全校展示。評比時可以以學生個體為競爭對手,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成為競爭對手等等。通過引導參與競爭,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從而提高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