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祥新
(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湖北武漢 430060)
案例教學法在繼續教育短期培訓中的有效性研究
劉祥新
(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湖北武漢 430060)
目的為了探究案例教學法在繼續教育短期培訓中的有效性。方法采用調查問卷的方式了解學員在培訓結束后對案例教學法的認知和效果。結果大多數學員能從教師采取的教學方法中了解案例教學法的目的和方式,學員不僅能認知案例教學法,也贊成采用案例教學法。學員對案例教學法的有效性認同度較高,大部分學員認為案例教學法能夠激發自己的學習興趣,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結論案例教學法在繼續教育短期培訓中具有較好的教學效果。
案例教學法 繼續教育 短期培訓 有效性
短期培訓是繼續教育中一個舉足輕重的組成部分。我校長期對鐵路公司的客票技術員、業務員,售票值班員、客運值班員、售票員、客票所業務人員、收入審核人員、信息技術所客票設備技術人員、客運客服技術人員等進行短期培訓,由于繼續教育的對象是成年人,如果只是采取客觀知識的傳遞,強化知識量的累積,他們會覺得枯燥乏味,興趣索然,如果根據一個個真實的案例,通過合作的教學方式去發現問題,掌握知識,可能會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案例教學法是一種非常適合對成年人進行的短期教育。案例教學法起源于1920年代,是由美國哈佛商學院前院長克里斯托弗?哥倫布?蘭代爾所提出的一種教學方法,所使用的案例都是來自于商業管理的真實情境或事件,這種教學法特別有助于培養和發展學員主動參與課堂討論,有助于發現與研究學習。到了1980年代,案例教學法受到師資培育的高度重視,尤其是1986年,美國的卡內基小組提出《準備就緒的國家:二十一世紀的教師》的報告書中,特別推薦案例教學法在師資培育課程的價值,并將其視為一種相當有效的教學模式。此教學法隨后被廣泛地運用于其他學科中,如醫學、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等,是一種深受學員歡迎的教學新法,它鼓勵學員獨立思考,引導學員變注重知識為注重能力,尤其是重視師生之間的雙向交流,在促進學員批判性思維的養成中也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眾多學者如Lawrence,Lang,Kowarlski,Shulman等紛紛著書立說來討論這個方法在教學中的應用。Kowarlski認為案例教學法是一種以案例為基礎,進行研討的教學方法。Shulman將案例教學法定義為利用案例作為教學媒介的一種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就是把實際工作中所遇到的真實情景加以典型化處理,形成供學員思考分析的案例,通過獨立研究和相互討論的方式,來提高學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文以與青藏鐵路公司委托培訓為例,在培訓結束后通過調查分析探究案例教學法是否有效性。
1.研究對象
以青藏鐵路公司相關客票技術員、業務員,售票值班員、客運值班員、售票員、客票所業務人員、收入審核人員、信息技術所客票設備技術人員、客運客服技術人員共60名學員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46人,女性14人,平均年齡為35.6歲。
2.研究方法
在培訓結束后采取無記名的方式填寫問卷,問卷主要包括案例教學法對自己學習方面效果的影響。問卷包括6個問題,用SPSS軟件的分析KMO值為0.856,大于0.80,Bartlett's球形檢驗呈現顯著性(p<0.01),說明還適合對問卷進行因子分析,分析結果發現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為2個,我們分別命名為案例教學的認知和案例教學的效果。測量量表的信度采用克朗巴赫alpha系數法為0.807。表明量表信度較高。
1.學員對案例教學法的認知
對案例教學法認知程度是對案例教學法的教學目的、教學載體和教學方式等方面的了解程度。如果學員對案例教學法了解越多,那么他們在學習中就會積極參與,主動探究,并會在課堂上與教師、與學員之間進行相互交流。本文用三個問題調查學員對案例教學的概念和認知程度。每個問題采用里克特5點計分方式,分別用1-5表示,分數越高表示知曉程度越大,如問題1的1-5分表示為“不了解”、“了解很少”、“了解一些”、“了解”和“非常了解”,問題3的1-5分表示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基本同意”、“同意”、“非常同意”,學員對案例教學法的認知程度調查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學員對案例教學法的認知程度
從表1可以看到,在“我了解案例教學法”問題上,得分超過中值,說明大多數學員能從教師采取的教學方法中了解案例教學法的目的和方式;在“我覺得在培訓班上采用案例教學是必要的”問題上,得分為4.023,說明學員不僅能認知案例教學法,也贊成采用案例教學法。
2案例教學法的教學效果
為了探究案例教學法是否能激發學員興趣,是否能提高教學效果,我們用3個問題來調查案例教學法在短期培訓中的有效性,每個問題采用里克特5點計分方式,分別用1-5表示,分數越高表示效果越大,三個問題中的1-5分表示為“完全不能”、“不能”、“可能”、“能”和“完全能”,案例教學法的有效性調查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案例教學法有效性調查結果
從表2可以看到,三個問題的得分都很高,分別是4.238、4.194和4.016,這說明學員對案例教學法的有效性認同度較高,從統計結果來看,大部分學員認為案例教學法能夠激發自己的學習興趣,提高自己的實際操作能力。由于案例教學是采用“案例”的方式教學,學員之間、學員和教師之間通過互相交流、討論的方式來掌握知識,這種方式能夠提升學員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能拓寬視野、增強合作團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等。顯然,案例教學法能夠提高學員的綜合素質。
從上面的調查結果發現,在鐵路職工的短期培訓中采用案例教學法具有較好的效果。在教學中,以案例為基本素材,能夠將學員帶入到一個真實情境中,在這個環境中,師生之間是平等的,師生之間的交流是雙向互動的,這種模式能夠帶動學員積極參與,團結合作,學員能夠充分理解要解決問題的復雜性、多樣性,這樣就能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從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采用案例教學法后,學員在課堂上的表現與傳統教學法中的完全不一樣。在案例法教學中,學員的學習積極性較高,學員能積極投入到學習活動中,認真參與案例的討論,而且敢于提出自己對問題的不同看法。我們認為案例教學法比較適合在短期培訓中的應用,主要是由于學員都是成年人,具有自主性,他們在自己崗位中已經積累了許多經驗,如果一味地采用傳統教學方式,學員可能會感到乏味無趣,沒有效果,因為傳統的教法教給學員的往往是一些死知識,只告訴學員怎么去做,而且所學內容在其實際工作中可能不大實用,這樣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員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果。如果選擇案例教學方法,這就找到了學校與社會的切入點,即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樣學員更容易進入學習角色。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還發現案例教學法的其他優點,如案例教學法更加促進師生之間的關系,案例教學法由于師生互動較多,減少了教師和學員之間的距離感,增進了師生間的感情。
通過對案例教學法在繼續教育短期培訓中的有效性調查研究發現,大多數學員能從教師采取的教學方法中了解案例教學法的目的和方式,學員不僅能認知案例教學法,也贊成采用案例教學法。學員對案例教學法的有效性認同度較高,大部分學員認為案例教學法能夠激發自己的學習興趣,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總之,隨著經濟全球化、信息網絡化、人才多元化,繼續教育在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短期培訓中,使用案例教學法,不僅能促進教師教學的進一步發展,還能促進學員主觀能動性與學習自覺性的培養,使得職業教育能健康有序地發展,且為今后職業教育中的短期培訓提供可借鑒的經驗。
[1]蒯秀麗.案例教學法在教育學教學中的應用 [J].教育探索,2012,14(12):50-51.
[2]鄧月仙,張寶,劉文寶.案例教學法應用的現狀與對策研究 [J].西北醫學教育,2011,19(4):762-764.
[3]關秋,陳梅.案例教學的理論研究綜述 [J].教育與職業,2011,20(5):145-146.
[4]劉建新,盧厚清.案例教學法的起源,特點與應用研究 [J].南京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1(1):60-64.
[5]楊慧民.現場案例教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案例教學的新模式 [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2,4:71-76.
[6]蕭毅鴻,周獻中,凌海風,等.案例教學:一種有效的教師教育方法[J].教育理論與實踐:中小學教育教學版,2013,22(11):35-37.
[7]徐敬東,王躍秀,候曉莉,等.案例教學在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基礎醫學教育,2012,14(6):413-415.
[8]徐其東.案例教學在高校市場營銷教學中的應用思考[J].教育與職業,2014,12(3):150-151.
[9]張守波.案例教學法在法學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探索,2014,16(2):51-52.
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教科研項目(編號ZJPPY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