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冰
(長春大學旅游學院 吉林長春 130000)
樹立終身體育思想,構建大學體育教育新模式
周冰
(長春大學旅游學院 吉林長春 130000)
大學體育主要是通過樹立學生的終身體育思想,以達到強化學生體育技能訓練,培養終身體育鍛煉習慣的目的。然而,伴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傳統的大學體育教育模式受到沖擊,現行的體育教育模式面臨著新任務與新要求。本文從當前大學體育教育現狀出發,以幫助學生"樹立終身體育思想"為宗旨,提出幾點大學體育教育新模式的構建策略,以供相關教學工作者參考,力爭全面提高大學體育教育質量。
終身體育思想 大學體育教育 新模式
終身體育是指貫徹于人一生的體育活動的總稱,終身體育思想是指引領人開展終身活動的理論基礎,而對于大學生來說,學校則是他們終身體育的基礎。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們加大了對體育教育的關注力度。然而,由于受到傳統體育教育模式的影響,現階段大學體育仍然存在許多制約發展的因素,這些因素的存在不僅影響了學生體育技能的發展,更阻礙了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習慣的培養。鑒于此,為了全面提高大學體育教育質量,相關大學體育教育工作者開始從樹立終身體育思想入手,進行教育新模式的構建,以提升教育質量。
第一,從體育教育目標角度進行分析,相當多的大學把體育教育目標放在提高學生體育技能上,雖然在強化學生體育技能時,學生的身體素質也能得到相應的增強,但是卻缺乏了對學生在情感、價值觀和態度方面的培養,尤其是在學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上,開發與培養力度不到位,導致學生體育思想無法得到激發,該有教育功能未能全面發揮出來。
第二,從體育教育內容角度進行分析,由于大學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時多以運動技術教學為主,如:籃球教學、田徑教學等。這些教學內容與中小學時所學習的課程內容基本相同,運動技術的不斷重復和強化,對學生身心造成了一定的負擔影響,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開發和終身體育思想的樹立,阻礙了大學生綜合素質能力培養和發展。
第三,從體育教學手段角度進行分析,目前很多大學體育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實踐過程中,仍然無法脫離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學氛圍苦悶,不少學生在體育課堂上其實思維是十分活躍,但由于教師所開展的教學活動和教學方式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長期下去,學生學習積極性受到扼殺,體育學習能力急劇下降。
(一)增強學生對終身體育的認識
體育教育活動的實施是幫助人們維持身體健康、保持人體強健體魄的最佳途徑,在人們的生命歷程中,可以選擇不同的體育活動來開展身體鍛煉活動,以達到增強身體素質,延長生命年限的目的。每個人由于個體差異性不同,身體素質情況存在各方面的差異,而身體素質體質的強弱是可以通過體育活動的鍛煉進行轉化的,如果一個人先天的體質優越,不進行鍛煉的,優越性就會越來越弱,反之,倘若一個人由于先天不足,體質較弱,只要他經常有規律的進行鍛煉,弱也會變強。對于大學生來學,學習是主要任務,也是他們每天必須進行的活動,他們學習效率的高低與大腦思維的靈敏度有關,而科學研究表明體育運動可以幫助學生保持大腦清醒,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可見,大學體育教育活動的開展對于學生個人的自信和自尊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可幫學生緩解焦慮。
(二)引導學生將終身體育思想融入到實踐中
把終身體育思想融入到體育鍛煉實踐活動中,也是提高體育教育質量,培養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習慣的有效途徑。故此,作為負責大學體育教育工作的教師,必須要明確“終身體育”的指導思想,認真落實體育教學工作,讓學生充分認識到體育所具有的社會功能,從而讓在參與體育活動的過程中進行自我保健,形成良好的健康意識,進而更好的為今后的發展服務。首先,體育管理工作人員可以從大學不同年級學生的心理需要和個性發展需要出發,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對體育項目進行適當調整,形成不同形式的教學活動,降低體育運動項目的難度和強度,讓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等都能得到發展。其次,重視體育和健康教學,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的實踐過程中,加大對學生獨立鍛煉的培養力度,讓學生在獨立體育鍛煉活動中明白終身體育思想的作用所在,從而激發對體育活動的學習興趣,培養終身體育鍛煉習慣。
(三)激發興趣,培養終身體育鍛煉習慣
學生只有對教師所教授的知識產生求知欲望才能激發其內在的學習興趣,才能產生追尋知識的想法,才能積極地去探索學習中的問題并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在開展大學體育教學活動的實踐過程中,能否激發學生對運動項目的興趣,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行為和效果,進而影響學生的體育鍛煉習慣。對于大學生有興趣參與的運動項目,一定要給予支持和鼓勵,以保持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跟著老師充分地運動起來,從而達到通過參與體育運動鍛煉發展身體活動能力,培養終身體育鍛煉,以及促進身心健康發展的目的。譬如說:針對大學階段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師可以利用競賽組織的方式,為學生創造更多參與到活動中的機會,留給學生自由運動的空間,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充滿樂趣的體育活動中,適合體育活動、學會體育活動、加強體育鍛煉,從而培養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促進自身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四)革新手段,促進終身體育思想形成
傳統體育教育模式下,大學體育教師習慣沿用發現法、探究法、范例法等開展體育教育活動。然而伴隨著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迅猛發展,以現代教育技術為基礎的多媒體教學法開始滲透到教學領域,并迅速成為大學體育教學課堂的先進教學技術。例如:在田徑模塊的教學中,教師除了現場示范教學外,還可以交替使用講解示范法,使用多媒體教學技術進行示范動作講評,把容易出現的錯誤進行演示,提醒學生在開展田徑運動項目時應注意哪些事項。這樣一來,就可以使體育教學方法合理交叉使用結合,呈現出多元化,進而有效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改進學生鍛煉方式,使學生愛上體育,有利于其終身體育思想的形成。
實踐證明,樹立大學生終身體育思想,構建體育教育新模式是進一步深化素質教學改革,順應時代發展要求,構建和諧校園的必由之路。大學體育必須要明確“終身體育”的指導思想,以增強學生體質和培養體育素養為出發點,進行教育新模式的改革與創新,以全面提高體育教學水平和質量。
[1]張輝.中國大學體育教育改革的思考[J].知識經濟.2010(24)
[2]易銳,王艷娜.試論大學體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科技視界.2012(12)
[3]宋軍生.浙江省大學體育教育執法現狀與對策 [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0(02)
作者信息:
周冰(1978—11—22),女,長春市人,畢業于東北師范大學,體育教師,學歷;碩士,職稱:副教授,作者工作單位:長春大學旅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