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雅玲
(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 河北石家莊 050035)
淺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問題
劉雅玲
(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 河北石家莊 050035)
當前,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還在初步發展階段,受各種歷史與現實因素的影響,仍然存在著諸多瓶頸及困境,主要是評價目標狹隘,評價層次單調,因此,必須深刻反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問題,合理確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與原則,確立以人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以保證教育的真實、客觀。
高校 思想政治 現狀問題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涉及的范圍比較廣,教育的內容比較豐富,而且形式多樣,但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領域問題很多。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研究要根據教育工作者的研究特長與研究方向相結合進行研究。在研究中要明確研究的重點和難點,以滿足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需要。
當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點是思想理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實際生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最高目標是引導學生為實現理想的社會價值而努力奮斗,現實目標是幫助學生解決在現實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思想問題,提高學生的生活質量。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目標和現實目標是相互促進和相互依賴的,在解決現實問題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為實現更高的目標奮斗。在市場體制條件下學生擁有自主權和民主發展條件下擁有自由性,能夠獨立、自主和創造性地發展自己主體性與個性特點的同時,必須融入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與道德生活,接受社會政治、法制與道德規范。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化的實質就是以思想政治和社會道德的目標、規范實現學生的社會化。在學生社會化中,學生在不斷的追求進步和實現理想而不是依賴于社會的生活條件。學生具有獨立性、創造性和自主性。
1.學生的特點決定了問題的特點
學生處在人生的成長階段,特別是大學生對未來充滿了無限的美好的希望,又對所處的現實社會感到無奈,心里充滿了諸多的矛盾。大學生的心理特點、生理特點、思想特點以及特殊需要、特殊作用和特殊地位。他們在現實中要做出抉擇,在曲折中發展,尋找出人生的奮斗目標和發展方向。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以學生自身的特點為基礎,制定相應的思想教育與研究計劃。思想政治教育要對新的生活方式、領域、內容進行總結和提煉,引導學生適應現代生活。也要研究客觀因素對學生生活影響的方式,解決學生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如激烈社會競爭、不良的社會風氣等對學生的交往、學習、入黨、就業的影響,學生面對這些問題所形成的壓力,在社會大背景下感到困惑、失衡、失態的表現、危害、根源進行深入分析。
2.應用性決定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化特點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只能以具體的現實問題進行研究,不能脫離現實,將大話和大道理。在理論的選擇上和解決問題時,要針對問題提出解決方案,要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和運用理論而不是相反。應用性就是研究要結合當前所出現的問題,針對問題進行理論的構建,而不是滿足于理論體系的主觀建構。還要對問題進行歸納分析,對問題價值進行闡述,對問題根源的探究,并要有解決問題的途徑、方式、手段和技術。
3.社會環境及家庭影響與思想政治教育相背離
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常面臨下面的矛盾:教育者掌握的教育內容和受教育者接受的教育觀點與自身在社會環境中得出的經驗不一致,甚至相沖突,因而使教育主體陷于茫然,對自己教授的教育內容有所懷疑,同時使受教育者的接受活動受到抑制和阻礙。一般來說,學校是灌輸社會意識形態的一種重要途徑,代表著社會主導價值取向。但是目前學校教育與另外兩大影響源,即與家庭影響和社會影響的不協調比較突出。由于目前學校教育在教育理念、內容、方法和教育者素質方面存在著種種不足,加上社會方面和家庭方面同學校教育對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影響普遍存在著不一致性,難以形成合力。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重視顯性教育,忽視隱形教育。顯性教育的教育形式是正面的、直接的,希望學生立即接受某種觀點的一種教育模式。其主要形式有:政治報告會、課堂教育、大眾傳媒(報紙、刊物、影視作品等)以及各種政治考試等;而隱性教育常用“迂回”、“滲透”的方法,它追求教育的長期效果,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者的觀點。
面對高校大學生的諸多問題,我們必須采取有力對策。首先學校要重視對大學生思想動態的監測,采取技術化的手段,多渠道、深入有效地掌控他們的想法,在事務性工作以外,從思想意識入手,除了所謂的考研率、就業率這些硬性指標外,學生精神層面的健康狀況從長遠角度看更加重要。除了學生工作一線的輔導員以外,教學人員、機關管理干部都可以深入育人一線開展思想教育,這就要求輔導員將思想可能出現偏差的同學介紹給上述相關人員,通過網絡、電話等方式、渠道讓他們交朋友,深入談心,溝通思想,發現解決問題。其次,應發揮學生組織的功能,真正從內部實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班級干部、學生會、學生社團領導的功能要充分發揮出來,要在監測學生行為動向方面對他們提出要求,更要進行培訓,如何取得全體同學的信任,如何有力引導同學的行為,如何及時處理化解同學的失范行為,如何捕捉反映學生思想異動的信號,這些應當成為當代大學學生組織建設的重要內容。面對復雜多變的社會形勢,我們必須牢牢依靠學生內部的力量。廣大學生家長要一如既往地關心學生的成長。盡管學生進入高校年齡已經完全達到成人標準,生理上也完全成熟,但心智遠未達到可以放松教育的地步。家長們要不厭其煩地對其反復強調正確的行為規范,決不能對非主流的、甚至自身遇到的一些偶然性的不公平事件和孩子一起發泄抱怨。要用正面的人生經驗激勵鼓舞大學生努力奮斗。
從社會影響來看,確實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老師是教學中管理者和引導者,是學校與學生、家長之間聯系的紐帶和橋梁。所以我認為,做一個合格的老師應有一顆愛心,把自己真正融入學生中間,多理解學生,使學生信服老師,愿意把老師當作自己的好朋友,愿意與老師多方面地交流思想。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項重要內容。多年的教學與班級管理工作實踐,讓我深深地體會到,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要在和諧的氣氛之中做好學生思想教育工作,必須要有科學合理的教育方法。
[1]劉集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2).
[2]明智.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徑研究[D].武漢:武漢大學, 2010.
[3]李艷.當前大學生行為錯位的原因與教育對策.開封大學學報,2011.6,第25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