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在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不斷優化下,我國的企業迎來了各種各樣的機會。但在面臨各種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諸多的市場變化。企業的所得稅稅制改革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變化。本文就試圖來闡述企業所得稅的一些相關知識,以及在企業所得稅會計處理中遇到的一些問題,最后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和建議,以期為我國的企業所得稅的完善做出一些貢獻。
關鍵詞:企業;企業所得稅;問題
改革開放近30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取得了巨大的進步,越來越多的私營企業開始設立,企業的規模也越來越大。企業在大力發展自身業務的情況下,也越來越重視企業自身的成本、費用、利潤。這就涉及到了本文探討的企業所得稅問題了。在百度鍵入“企業所得稅”四個字,能夠看到有相關結果約1,770,000個,可見企業對企業所得稅的關注度之高。中國加入WTO后,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力越來越深刻的影響著中國,更多的機遇同時意味著更大的競爭力。隨著企業的競爭力之間的增大,企業為了有更強的適應力,各個企業都十分重視自己的所得稅會計問題。所謂所得稅會計,是一套在企業所得稅中確認和計量報告的會計程序,或者是一種研究會計收益和應稅收益差異的一種理論方法,作為稅務會計的一個分支結構,它能夠準確反映出企業所得稅的狀況。本文下面就具體的來談談企業所得稅的一些相關問題。
一、對企業所得稅會計的認識
我國的企業所得稅的發展經歷了兩個不同的認識階段,兩個階段的時間點的劃分基本是以1994年我國的稅務制度改革為界。稅制改革前,雖然我國的私營經濟取得了巨大的發展與成就,但國有經濟仍是占著國民經濟的主導地位。這個階段的企業所得稅一直被劃分為企業利潤分配的一部分,針對國有控股企業而言,企業的納稅所得應當與企業的會計利潤是一致的。1994年的稅務制度改革則針對之前的情況,為了更好的適應當前的經濟發展狀況,更好的體現企業的經營狀況,國家做出了新的改變。1994年財政部通過并發布了專門針對企業所得稅的《企業所得稅會計處理暫行規定》。在《企業所得稅會計處理暫行規定》對之前的企業所得稅的規定做出了幾個明顯的改變。例如,企業在進行企業所得稅的核算中可以有選擇權,既可以選擇應付稅款法,也可以選擇納稅影響會計法。而選擇后者核算方法的企業,又可以具體的選擇債務法進行核算或者遞延法進行核算。其次,明確了企業所得稅是一種費用,之前在會計學中還存在著一定的爭論,此次稅制的改革也明確了這個問題。在之前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業界對企業所得稅的歸屬問題發生了不同的判斷的聲音,有的認為當屬于利潤的一部分,有的覺得當屬于費用的一部分。并且都形成了自己的觀點和論據過程。最后,考慮了時間對企業所得稅計算的影響,尤其是在利用納稅影響會計法核算時候,這也是第一次引入了時間概念的影響。
二、企業所得稅會計處理中發生的一些問題
1.企業所得稅會計的相關法律還不夠健全
雖然我國在1994年稅改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我國在企業所得稅的相關立法上還是十分欠缺的。有些法律的規定不夠明確,存在著很多的彈性。例如,《企業財務通則》中對固定資產的標準的定義,在數據標準上就存在著彈性,這對企業所得稅的核算是極其不利的。還有諸如《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中涉及到企業所得為外幣的情況的規定,在折合人民幣的問題上存在著一個原則上的中間價。這就給所得稅的會計核算提出了新的問題,什么情況可以定義為特殊情況,可以排除在這個原則之外,在法律上是沒有規定的。隨著經濟全球化、一體化和中國加入WTO,國內企業所面臨的國際競爭必將不斷加劇,企業不論是在管理理念上、還是技術投入上都有了巨大的進步。但畢竟我國的企業整體建立較晚,雖然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會計核算制度,但很多制度都是浮于表面,各個企業互相抄襲,缺少適合自己企業的會計核算制度,毫無創新能力。很多企業只是盲目追求經濟數據,追求銷售量和銷售額,往往忽視了企業的會計所得稅核算管理,在無形中也是降低了企業的收益率和競爭力。
我國是一個建國不到70年的國家,加之我國人口多、底子薄的國情,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國以經濟發展作為我國的主要發展策略,在很多方面都做的不夠完善。尤其是在法律建設方面,隨著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會計學類相關法律制度的缺失開始凸顯了出來,尤其是企業所得稅會計的相關法律更需要進一步的完善。不論是稅收監督部門還是企業都需要相關法律的進一步完善。
2.企業所得稅會計準則的執行難度較大
較舊的企業所得稅的準則核算方法而言,新的企業所得稅準則核算方法要更加復雜。由于各企業的會計人員對新準則的理解程度不同,自然在會計核算中也存在著不同的計算方法。資產負債表債務法在企業所得稅的計算上具有重要作用,企業的會計核算人員必須完全掌握資產負債表債務法的計算方法,才能實現稅改中企業所得稅的會計核算的目的。有的企業雖然掌握了新的企業所得稅的會計核算方法,但出于某種目的或者壓力而不執行新的核算準則。尤其是某些上市公司,某些大股東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故意設置障礙以阻止新的企業所得稅的核算方法。很多企業雖然也有重視企業會計核算管理的這種意識,但只是停留在意識上,而沒有有效的措施和制度。即使有些企業有會計管理的制度,但往往也都是流于形式,缺乏有效的競爭力。我國的很多企業都是伴隨著改革開放的契機而成立和發展起來的。他們大部分是白手起家,從一個小作坊發展成了有規范制度的現代企業。當企業做一個決定的時候,往往不是從企業的宏觀利益來考慮,而是從每個人的私利來盤算,完全不考慮企業的長遠利益。這就勢必會影響企業的發展,也會影響到優秀人才在企業的發展。容易形成惡性循環,造成企業的資源浪費,從而影響企業的長遠的發展。
3.稅收執法部門的監察力度不夠
我國稅收監督檢查的主要內容是稅收法規的有效執行和完成稅收計劃,然而當下稅收會計工作卻存在著很多問題,其中稅收檢查工作就存在著漏洞。我國目前稅收會計的統計計算方面依然采用傳統的數字統計,除了這一項基本職能之外,在稅收監察的質量上存在著問題,在工作中除了要隨時監控相關的稅務信息之外,還要對現有的數據信息進行分析、對比和總結,發現當中的進步或是存在的不足等環節,便于提出適當的建議,從而提高稅收監察工作中的質量,但是在這一方面依然做得不到位。
三、解決企業所得稅會計處理中問題的方法
1.完善企業所得稅的會計核算流程
經過改革開放幾十年的發展,不論是指導我們企業發展的指導發展得到了不斷的完善,企業的具體發展策略和規章制度也得到了進一步的規范。作為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的會計部門必須嚴格執行相關的法律法規。企業必須制定嚴格的規章流程以完善企業所得稅的核算,企業的會計部門應當在核算企業所得稅的過程中細化相關的會計數據,諸如具體的收入、費用等,同時必須引入時間概念,明確時間差異對企業所得稅計算的影響。企業必須建立嚴格的企業所得稅核算監督機制,只有規范自己企業各項制度的企業才能取得長久的發展。
2.提高企業會計部門工作人員的職業能力
面對新的企業所得稅的計算原則和方法,企業的會計部門要加強自己的業務能力。較舊的企業所得稅的準則核算方法而言,新的企業所得稅準則核算方法要更加復雜。由于各企業的會計人員對新準則的理解程度不同,自然在會計核算中也存在著不同的計算方法。資產負債表債務法在企業所得稅的計算上具有重要作用,企業的會計核算人員必須完全掌握資產負債表債務法的計算方法,才能實現稅改中企業所得稅的會計核算的目的。會計人員的職業素養、專業素養、道德水平都應該與時俱進的提高,以適應企業的發展。當然,企業的會計部門的工作人員也必須有足夠的職業敏感度以及較強的職業判斷力。企業的所得稅會計問題是企業中經常遇到的問題之一,各企業要重視起來這個問題。
3.加強稅收執法部門的監察力度
不論是政府部門還是稅收部門必須明確當下企業存在的稅收會計問題。稅收部門不僅要及時建立各企業的稅收會計的相關信息統計工作和監察企業稅收的信息,而且要形成企業的稅收信息的大數據庫。在擁有了大數據庫的基礎上,要建立科學合理的數據分析模型,進而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政策,更好的為企業服務,為我國的社會主義事業服務。
參考文獻:
[1]尚麗萍,齊美.企業所得稅會計核算方法探析[J].理論界,2009(7).
[2]張煥軍,馬艷霞.試論企業設立所得稅會計的必要性[J].冶金財會,2011(6).
[3]汪水珠.企業發生銷售退回的所得稅會計處理問題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3(11).
[4]薛連.加強企業成本管理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基本保障[J].財經界(學術版),2013(05).
作者簡介:毛小琴(1982.02- ),女,漢族,浙江省義烏市,單位:義烏市排水有限公司,中級會計師,會計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