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媛媛
(河南機電職業學院 河南鄭州 451191)
關于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
郭媛媛
(河南機電職業學院 河南鄭州 451191)
隨著會計軟件的發展,很多大中型企業都安裝了會計軟件來替代手工完成經濟業務的處理。在會計工作崗位中會計電算化的地位日益重要,各高校紛紛把會計電算化課程設定為會計等相關專業的主干必修課。如何通過教學改革更好地培養和提高學生在會計電算化操作方面的能力,逐漸成為會計電算化課程改革和教學的重要課題。本文主要分析了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改革建議。
會計電算化 課程教學 改革建議
會計電算化是以計算機為主的當代電子技術和信息技術應用到會計實務中的簡稱,它將財會類的知識和計算機知識有機地融為一體,是一個應用計算機實現的會計信息系統。各高校都將會計電算化作為會計專業的主干必修課,而如何通過教學改革來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是當前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改革應思考的問題。
1.會計電算化的含義。會計電算化是以電子計算機為主的當代電子技術和信息技術應用到會計實務中的簡稱,是用電子計算機代替人工記賬、算賬和報賬,以及部分代替人腦完成對會計信息的分析、預測、決策的過程,其目的是提高企業財會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從而實現會計工作的現代化是一個應用電子計算機實現的會計信息系統。
2.會計電算化的作用。會計電算化的發展,為傳統的會計注入了新的內容和活力,使會計的核算方法和工作程序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其作用主要表現為:
(1)提高了會計工作的效率。實現了會計電算化的企業,計算機替代傳統的手工勞動,快速地完成信息的收集、處理、傳遞和存儲,把會計人員從繁瑣的數據抄寫和計算中解放出來,大大地提高了會計工作效率。
(2)保證了會計信息的準確性和及時性。傳統的手工會計,由于數據、資料完全靠會計人員手工登寫和抄錄,因此容易出現人為因素造成的錯誤。會計電算化對于會計數據處理方式具有特殊性,只要記賬憑證輸入無誤,會計信息的準確性就能得到保證。同時,由于工作效率的提高,以及會計業務處理程序化的實現,會計信息也能及時地提供給信息相關使用者。
(3)會計的職能多樣化。會計的職能,我們傳統的觀念認為是核算和監督。隨著會計電算化技術的發展,會計軟件中設計的系統和功能逐漸豐富和完善,會計的職能在核算和監督的基礎上發展為集預測、決策、分析、核算、控制等為一體的多職能管理體系。
1.課程內容設定的全面性。
(1)提高理論教學的比重。會計電算化課程應該避免片面設定為軟件操作的教學,所有的操作課程都應該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開展。我們可以將會計電算化考試的合格作為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一種方式,而不是唯一方式。
(2)操作教學的延展性。對于會計軟件中設計的各個模塊,賬務處理系統模塊是整個軟件的核心,是所有軟件使用企業必須安裝和使用的模塊。當然一般的小型企業,賬務處理系統基本能夠完成企業的經濟業務的處理,加上前期的系統管理和后期的報表系統,這三個模塊就足以完成企業的業務。但是軟件還研發和設計了許多適用于不同類型和規模企業使用的其他模塊,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增加關聯模塊的教學。
(3)專業教學設定的區別性。很多高校都開設了“會計電算化”專業,但是在專業課程的設定上,大多與“會計”專業沒有明顯的區別,主要課程都圍繞著“會計”來開展。其實在會計電算化的教學計劃設定上,可以增加計算機方面課程的開展。在會計電算化課程的教學中除了軟件操作的學習,還可以增加軟件的編程等計算機方面的知識教學。
2.實踐、實訓的重要性。目前,很多高校在課程設定中增加了實訓或是實踐課程,尤其是專業課程。比如“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都在理論知識學習完成后開設了相應的實訓課程,讓同學們用單、證、賬、表來深刻理解學習的理論知識,了解會計、出納們是如何手工處理企業的經濟業務的。同理,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過程中也可以將實訓加入進來,讓學生不僅會手工處理業務,還能用軟件更加準確、及時、高效地處理企業的業務,真正將計算機技術與會計理論相結合。同時,由于該課程需要計算機和會計軟件的雙重條件滿足才能實現課程的學習,這樣就局限了學生們在課外對課程的學習,因此學校可以專門設定“會計實訓教室”,以便同學們課余時間有學習和實踐的場所。
3.教考方式的靈活性。
(1)教學方式的多樣化。在會計電算化教學中,會計軟件的操作是課程的重點。在整個軟件操作中有多個操作員身份出現,有系統管理員、賬套主管、出納和會計,因此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經常無法區分自己所處的操作步驟和所承擔的身份。在教學方式上,我們可以靈活教學,方式多樣。比如,讓同學們成立四個人為一組的小組,每個小組成員擔任不同的身份,每個月再互換身份協作完成課程的學習。
(2)考試方式無紙化。傳統的學校考試方式都是紙質試卷,但是由于會計電算化課程強調操作重要性的特點,紙質試卷無法實現對這門課程教學成果檢驗的目標。因此,有一些高校也在逐漸研究該課程考試方式的變革,實現無紙化考試,運用軟件來完成考試。
(3)閱卷的自動化。考試實現無紙化之后,閱卷的自動化就顯得很有必要了。由于考試運用軟件操作來替代紙質試卷,在整個考試中就考查了同學們對每一個操作步驟的了解和掌握,若仍然使用人工改卷的話,將會加重改卷教師的工作量,效率也會非常低。
4.會計軟件的升級和教師培訓的及時性。教學軟件的升級和教師培訓的及時性,對于該課程教學是很重要的,但是光靠學校單方面的努力是很難實現的。因此,學校若是能實現與軟件公司的互補合作,將能很好地推動課程的進步和發展。比如學校在購買了軟件公司的軟件之后,可以與公司合作教學。學校提供公司需要的理論幫助,以及作為公司新產品的檢驗、實驗基地;同時,公司可以提供學校軟件升級和教師的培訓。
會計電算化的改革是大勢所趨,也是一項系統的大工程,各大高校的教師也在研究適合于自身的改革方案。我們改革的思路是從實際出發,一切以更好地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會計人才為目的。
[1]韓金紅.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J].全國商情:經濟理論研究,2013(3).
[2]馬云平,邵華清,楊守杰.關于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J].對外經貿,2012(1).
[3]王逸遠.高職院校《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