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曉峰
(黃河科技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新常態下河南三大國家戰略的區域傳播研究
——以鄭州航空港經濟實驗區為例
紀曉峰
(黃河科技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目前,我國的經濟發展已經趨于中速增長的穩定態勢,呈現出許多不同于之前高速增長時的特征,現在的經濟態勢不僅是增長速度的減慢,同時也是發展動力的轉換。新常態下經濟系統的轉型,意味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已經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階段,這樣一個的時期中,如何將河南省推進的糧食生產核心區、中原經濟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三大國家戰略,進一步提升也變得尤為重要。本文從傳播學角度并結合核心競爭力理論切入區域文化傳播領域,以鄭州航空港經濟實驗區為例,探討在發展該區域經濟的同時,進行有效的區域傳播,從而統一認識,集合更多的力量建設航空港經濟實驗區。
新常態;區域傳播;鄭州航空港
鄭州航空港經濟實驗區是河南省三大戰略中最主要的發展方向,是鄭州航空經濟綜合實驗區和鄭州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務院批復的全國首個國家戰略地位的航空港經濟發展區。在經濟區域,鄭州航空港經濟實驗區,是發展鄭州經濟,乃至整個河南經濟的中心,具有融會貫通的重要地位。在文化區域,鄭州航空港經濟實驗區在其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它的所特有的區域文化特征,這些特征也成為了支撐鄭州乃至中原文化傳播的優勢,為其在新常態的經濟轉型中的文化傳播取得了重要地位。在一個區域系統和等級體系中,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作為鄭州的核心競爭力,具有其獨特的區域特點。
(一)以航空經濟為引領的現代產業基地
航空經濟的發展是一個區域在“空”間經濟能力的體現,鄭州作為我國的“陸”上交通樞紐,航空港實驗區的建設,為其在陸空領域取的重要的地位提供的條件。鄭州航空港經濟實驗區立足于鄭州內陸腹地的優勢,具有建設國際航空樞紐的獨特優勢。近些年,航空港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將電子信息產業、航空運輸產業、產品制作產業聚集在其周邊,并且已經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呈現出了多元產業融合的局面,逐步發展成為全國重要的現代產業基地。航空經濟的發展,為周邊產業的運輸提供了便捷的方式,產品出廠即可裝貨運輸,節約了之前大量浪費在運輸上的財力與時間。鄭州航空港經濟實驗區立足自身發展優勢,聚集周邊產業,展現出了它連接世界的重要樞紐機場的地位,并不斷完善其運輸體系,提高運輸中轉能力,增強集散水平,它正在為成為引領我國航空經濟發展的現代產業基地而不斷地發展與提高。
(二)以港區為中心的現代航空都市
航空港經濟實驗區借鑒國際航空都市的發展經驗,在不斷發展“航空”這一關鍵定位的同時,通過建設基礎設施,完善服務設施,推動節約發展,建設綜合服務區,為“都市”的形成而努力。在港區的發展過程中,吸引了大量的年輕創業者到此發展,帶來了該區域的發展活力和增長潛力,并且為了加快成為“都市”化地區,它與周邊的區域聯動發展,不斷融合各種生活元素,營造宜居氛圍,為成為富有活力的新區不斷努力。鄭州的人口量在不斷地增長,居住區域已無法滿足大量人口的需求,航空港經濟實驗區利用其經濟優勢,建設居住新區,為實現以航興區、以區促航、產城融合的新型“都市”作支撐。航空港實驗區它不僅是提供居住的地方,同時也提供優良居住的地方,它堅持集約、智能、綠色、低碳發展,優化實驗區空間布局,它的城市環境設計適合人們生活、工作和休閑。它正在為成為鄭州具有高品位和高地位的國際化航空都市不斷努力,已經逐漸形成空港、產業、居住三方共同支撐的現代航空都市。
區域文化的形成主要源于該區域中各種優勢的長時間的聚集,如某一區域曾是戰略要地的區域優勢,某一區域曾是交通樞紐的區域優勢,某一區域擁有豐富資源的優勢等,這些優勢都是該區域的資源優勢,同時也成為了該區域文化特性。在長期的社會發展過程中,區域優勢是很難轉移的,它產生的價值也是很難度量的,因此該區域內聚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區域特征也是其他區域很難獲得的。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集合了國際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經濟為引領的現代產業基地、以港區為中心的現代航空都市為一體的區域優勢,形成了其獨特的區域文化。
(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為中心的區域價值性
區域文化的價值性是指本地區的文化所具有的內涵,這種內涵是該地區文化的意義所在,也就是價值所在。一個特定的空間區域內,它的歷史、文化、習俗、資源等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具有了一定的指向性,這種指向性隨著時間的流逝并沒有消散,而是不斷積累沉淀,形成了一個文化中心,承載著該區域的價值取向。這個區域的價值取向最終形成了區域價值的核心力,在文化傳播中支撐著區域的發展,也就是該區域文化的價值性。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依托中原腹地河南,位于省會鄭州,也是繼“鄭東新區”之后的又一張城市名片,將成為河南乃至我國“航空都市的精華所在”。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的價值性正是其在我國發展進程中的航空地位的不斷提升,具有了航空產業性與航空戰略性,形成了區別于其他區域的文化核心力。核心力使航空港經濟實驗區在區域文化傳播高度和創造價值方面比其他區域文化更有優勢,并給受眾帶來獨特的價值和利益。
(二)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為中心的區域獨特性
區域文化的獨特性是指該地區的文化在傳播的內容與形式上有著與其他地區不同的地方,也是該地區文化傳播的優勢,這種優勢很難被其它區域模范。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是我國第一個航空港經濟發展先行區,它是以河南省鄭州市新鄭國際機場附近的航空經濟體和航空都市區,它在雖然不是在每一個方面都具有其獨特的文化優勢,但時它的經濟航空與戰略地位目前是其它區域很難模范的,也很難超越的,這就是它文化傳播特殊的方面。區域文化的獨特性正式靠在發展過程之中不斷完善、充分磨練、強化建筑成為了該區域的核心競爭力。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試驗區在其不斷的發展過程中,依靠其獨特的地域優勢與文化特點,將“航空都市文化”這種獨一無二的特性,是其他區域沒有的,或至少暫沒有的,展現了其區域的獨特性。
(三)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為中心的區域集合性
區域文化的集合性是指,在其核心文化形成的同時,也集合了其他各種優勢的資源,有機結合其他資源的長處。區域文化中每一部分的資源雖然都具有自身的獨特性,也呈現出相對穩定的狀態,但這些資源如果孤立,那么發揮的能力就很悠閑,但是,將這些資源有機融合、有效對接、有利轉化就能夠使這些資源的優勢達到理想的水平。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不僅成為中原文化長期依存的地域,還成為中原的文化傳播長期的內涵支撐。它的實物資產與文化品牌經過有機的結合,形成了它獨特的集合效應,形成了區別與其他區域文化的競爭優勢,是國際航空物流中心、國際化陸港城市、高端制造業基地和服務業基地的主要載體。集合多種資源進行整體傳播,為受眾提供一個整合價值,對于其區域文化的傳播具有促進作用。
從國家發展和區域傳播來看,“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目標,從制度設計到創新路徑都應有全新思維和求異思維。圍繞這一戰略目標,從區域傳播角度應創新設計符合“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規律的創新路徑。在中原崛起、河南振興中,深入了解,深刻理解,準確把握其區域文化特征,為更好地在今后的工作當中,進行宣傳、闡釋以及貫徹落實,這樣一個宏偉目標、這樣一個偉大實踐具有重要意義。
(一)資源價值與傳播價值的對接
區域競爭優勢是資源利用能力的反映,在現代傳播競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發展區域文化形成合適競爭力就對提高該區域資源價值的利用具有重要意義。在我國很多具有自身資源特色的區域,在傳播產業的發展上卻呈現出了純粹追求潮流的狀態,傳播方式的單一,結構雷同,導致很多區域文化缺失自身特色,更缺少足夠競爭能力。自身區域的資源和文化得不到有效的傳播,或者是傳播方式的相似,都會令該區域很難獲得理想的區域地位。因此,明確區域文化的競爭優勢,并以其為傳播立足點,大力宣傳地區的文化特色,發展本地區的傳播產業,將地區的資源價值融入傳播之中,促進傳播手段的創新是資源價值的有效體現。鄭州航空港經濟實驗區區域文化的形成,將資源與產業進行對接,實現了文化資源與文化產業有機結合,進行有效的傳播,形成了重要的競爭優勢。將該區域文化資源從市場角度出發,根據自身的傳播條件,統籌全局,對本地區的文化進行明確的細分與定位,使資源優勢轉化為文化優勢與能力優勢。
(二)持續發展與獨特傳播的對接
區域的競爭前提條件是其本身要具有其資源傳播的獨特性,這種獨特性是區別于其他區域的最主要的優勢,但“獨特性”并不能夠保證文化傳播的競爭的持續性的優勢。因為,任何區域文化的形成都具有了不同程度的“獨特性”,而我們強調的是文化傳播的這種獨特性必須與持續性聯系在一起。新常態下,傳播的競爭在突出特色的同時,也要求其要具有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試驗區在其不斷的發展過程中,依靠其獨特的地域優勢與文化特點,形成了獨特的區域傳播方式。通過區域傳播的角度,更加令航空港經濟實驗區具有了可持續發展的潛力,將其獨特性與持續性有機結合,這樣它就擁有了現在甚至是未來發展的動力與持續力。沒有任何一種“獨特性”的傳播優勢能夠永遠維持,只有不斷創新,在發展中產生新優勢,才能在經濟的新常態下持續發展,這也是航空港經濟實驗區持續發展的促進力。
(三)集合資源與傳播資源的對接
區域的競爭的條件是本地區的資源,但該資源并不是分散開的,而是需要有效的整合在一起,將區域資源充分合理的結合,文化傳播的優勢才能夠真正發揮。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試驗區在發展過程中,將各種資源的有效集合,將其蘊含的組織因素有效協調,形成了“復雜”的有機集合的文化優勢。區域資源的集合,使區域文化傳播的力量增強,在彼此促進的過程中,區域文化的核心競爭力與外部資源不斷融合,吸收外來的優勢資源,彌補自身區域文化存在的不足之處,最終達到一個趨于融合的集合效果。集合資源與傳播資源的對接,是區域文化的傳播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同時也使得該區域的開放性、融合性得到了可能。鄭州航空港經濟實驗區區域文化的傳播,將航空港的航空樞紐地位、經濟發展地位、航空都市地位等集合資源有效地融合在一起,進行合理對接,讓中原文化,航空港文化在區域傳播的理念下,更加具有擴散性,使其不斷積累后得到突破與超越。
從國家發展來看,鄭州航空港經濟實驗區作為我國首個成為戰略目標的航空港實驗區,從經濟角度和文化傳播角度都應有全新的思維。區域傳播的角度為我國經濟發展戰略轉型提供了契機,推動了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對經濟合作和市場競爭起著十分重要的支撐作用,尤其是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強國之夢鋪墊了道路。要從傳播學角度探討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的發展,同時進行有效的區域傳播,從而統一認識,集合更多的力量建設航空港,在合作的基礎上實現經濟發展與中原文化傳播的雙贏。
[1]鄭微波,鄭敬東.核心競爭力:區域文化傳播的新角度詮釋[J].鄭州大學學報,2007(3).
[2]俞虹.直面方言播報主持[J].現代傳播,2005(1).
[3]趙修衛.關于發展區域核心競爭力的探討[J].中國軟科學,2001(10).
[4]南長森.“絲綢之路經濟帶”與區域傳播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3(12).
[5]肖儒.西部熱和現代潮——談談西部文化心理的現代潛質[J].文化研究,2001(3).
G206
A
1674-8883(2015)24-0013-02
課題項目:本論文為2015年度河南省社科聯、河南省經團聯調研課題項目,項目編號:SKL—2015—3060
紀曉峰(1988—),女,山東青島人,黃河科技學院新聞傳播學院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