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明全
(河南電視臺 新聞中心,河南 鄭州 450008)
新聞攝影中拍攝角度的選擇和運用
赫明全
(河南電視臺 新聞中心,河南 鄭州 450008)
因為攝影角度的不同,其產生的視覺效果也各不相同,因此電視新聞記者在拍攝過程中如何選擇和運用角度對于新聞節目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攝影記者也應當認識到攝影角度選擇的重要性。攝影角度的選擇與運用可以突出新聞事件內容,也可以弱化對新聞的表現效果。角度的改變不單單會形成不同畫面,還可以給受眾帶來更強大的視覺沖擊,所以角度選擇與運用不僅僅是畫面語言的一部分,同時也是新聞節目是否能夠取得成功的關鍵性因素之一。
新聞攝影;拍攝角度;選擇技巧
好的新聞節目必然應當具備好的攝制角度,電視新聞記者應當重視對角度的選擇和運用。不同角度能夠傳遞出不同的新聞信息,表現出不同新聞的價值取向。一名合格的記者往往在進行攝制之前便能夠預先設定訪談角度,準備后續的細節拍攝,當其到達新聞現場之后即可在較短時間內組織相關人員開始新聞攝制。
(一)水平拍攝角度
水平拍攝即是將被拍攝目標當作鏡頭中心,以水平面作為基準,從各個方位來對拍攝角度進行選擇,包括正面角度、側面角度、背面角度以及斜面角度。選擇正面角度所拍攝的新聞畫面能夠給受眾一種穩重的感覺,可以直觀的表現出新聞主題內容,通常在進行新聞人物專訪時運用這一角度,如此能夠完整的呈現出人物的外貌特征;而對于需要捕捉瞬間動態的新聞主題來說。例如,體育新聞抓拍球類運動的瞬間動作,可以運用側面角度進行拍攝,如此能夠最大程度的引起受眾的共鳴。
一般來說,運用側面角度進行新聞拍攝能夠更加清晰地呈現出新聞主體和其他物體之間的位置關系,不但能夠突出新聞主體,同時還可以給人形成相互交流的感覺;背面拍攝角度的運用可以讓被拍攝主體的正面情況產生一種神秘感,進而引起受眾的好奇心,更好地吸引受眾。另外背面角度的運用可以突出新聞主體內容。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是,攝影記者在運用背面角度進行拍攝的過程中,應當善于應用拍攝技巧,刻畫出具有表現力的線條;斜面角度拍攝可以讓新聞畫面更加豐富生動,若我們合理的運用斜面拍攝角度,不但可以讓拍攝物體的立體感更加突出,還能夠增強視覺效果,體現出新聞畫面的主次關系,讓受眾最先感知新聞主題。[1]
(二)垂直拍攝角度
新聞攝影過程中選擇垂直角度進行拍攝,即利用更改照相機以及新聞對象的相對高度來對角度進行選擇。針對靜止的拍攝內容,一般有平角、仰角以及俯角三種不同的拍攝角度。平角即是攝像機和被拍攝目標處于相同水平角度,平角拍攝的畫面能夠更好地引起受眾的共鳴,這是因為其最接近人眼所觀察到的畫面;仰角拍攝能夠給受眾仰視的視角,在利用仰角拍攝的過程中,應當確保地平面處于畫面下方,從而突出新聞對象主體,為了讓新聞畫面更加純凈,應當將和新聞主體相關但不是非常重要的背景置于畫面之下,仰角拍攝應當靈活掌控被拍攝目標的主客體關系,從而凸顯新聞主題;俯角拍攝即是讓攝像機處于高于拍攝目標的位置,這種拍攝角度一般運用在大型新聞場景的拍攝中,如說閱兵式、大型晚會等,能夠給受眾帶來身臨其境之感。
除了上述三種拍攝角度外,我們還可以選擇與正面、側面以及背面拍攝角度相結合的手法。正面角度一般在大會會場使用更多;側面角度能夠凸顯立體感;背面拍攝在很多情況下是為拍攝目標的特殊需要而運用的。
(一)角度創新需要依靠內容創新
新聞節目攝制和電視新聞采訪的關鍵在于“選擇”,這里所說的選擇主要包含了新聞題材、攝制光線、拍攝角度以及拍攝時機的選擇。而新聞拍攝角度的選擇是確定新聞畫面最終形象的核心環節,雖然角度直接關系到新聞圖片內容的基本形式,但我們不能夠單單從形式上出發來選擇角度,而應當從新聞圖片所表現的內容作為出發點,攝影記者根據新聞內容和新聞價值來進行角度的選擇。所以,在電視新聞攝制過程中進行拍攝角度選擇與創新時必須要從新聞內容的創新出發,落腳于畫面形象,依靠完美的形象來呈現出新穎的新聞畫面。[2]
(二)記者敏銳的觀察與判斷力
電視新聞記者在現實生活中也應當擁有敏銳的觀察力和判斷力,借助于敏銳的觀察判斷去尋找更好的新聞攝影角度,在稍縱即逝的新聞場景中,攝影記者必須能夠當機立斷,迅速反應。當然,新聞記者單單擁有敏銳的觀察力和判斷力是遠遠不夠的,而攝影記者良好的專業素質也并非一朝一夕能夠訓練得出的,優秀的新聞攝影記者是經過很長一段時期的實踐積累、新聞修養的成果,需要記者擁有新聞敏感性和政治敏感性。因此,攝影記者應當在日常工作中培養良好的習慣。例如,要經常觀察角度,從取景框的角度來觀察日常生活,使用“第三只眼睛”來看待世界。實際生活中的很多元素都能夠為我們所用,當攝影記者進行角度選擇時,將日常生活中的積累靈活的應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其正確選擇攝制角度。
(三)靈活運用多角度拍攝方式
新聞拍攝角度的選擇會在很大程度上對畫面結構產生影響。例如,相同距離和高度,采用相同焦距的鏡頭拍攝,可選擇仰角、俯角和平角三種角度,即便是畫面中的內容沒有變化,拍攝出來的感覺也會各不相同。若透過不同高度來拍攝,即便是相同的距離,使用以上三種角度,能夠發現前后景物內容會產生較大變化。因此,攝像機和被拍攝目標之間的角度不同,最終得到的畫面效果也大相徑庭。鏡頭角度的高低遠近,會對畫面水平線和空間深度產生較大的影響,所以,新聞攝影記者在進行拍攝的過程中,應當盡量嘗試更多的角度,從而為受眾帶來不同的視覺沖擊,進一步提升新聞節目的拍攝質量,在新聞現場應當結合實際需要和新聞主題,靈活的變換拍攝角度,從而獲取最佳的拍攝效果。
新聞記者應當堅持用頭腦思考、用眼睛思考、用鏡頭思考,努力更新新聞攝影觀,不斷提升自己的攝影技術,拓展自己的視野,科學的選擇新聞攝制角度。如此一來,新聞節目和新聞圖片才能夠更為生動豐富,凸顯主題。新聞攝制是一項復雜性、專業性較強的工作,需要記者長期修煉、不斷提升,唯有高素質的記者才能夠適應新媒體環境下對新聞攝影的高標準、嚴要求,才能夠拍出讓人耳目一新、過目不忘的新聞圖片。
[1]封云杰.新聞拍攝中的“角度選擇”探析[J].科技傳播,2015(04):12.
[2]史海豐.新聞拍攝中的“角度選擇”[J].記者搖籃,2015(02):57.
J419.1
A
1674-8883(2015)24-01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