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媒體作為傳播和獲取信息的重要來源之一,是將信息從信息源傳播到接受信息者處的一個特殊工具,也是一種特有的技術手段。新媒體的出現并不是將傳統媒體的存在形式進行徹底取代,而是形成了兩者共存的模式。新媒體背景下,播音員主持人的角色也有了微妙的變化,本文針對播音員主持人在新媒體中的“角色”定位做一些分析。
近年來,我國的電視節目呈現出了百花齊放的新局面。在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進步背景下,受眾喜聞樂見的電視節目不斷涌出,《中國好聲音》《我是歌手》《中國好歌曲》等選秀節目已經逐漸占據著電視節目的主要位置。然而,電視節目之間內容、類型同質化的現象使得播音員主持人對電視節目而言越來越重要。新媒體環境下,受眾喜歡某個廣播電視節目,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播音員主持人的受歡迎程度。因此,播音員主持人在新媒體中的角色定位越來越重要。
1 新媒體環境下播音員主持人的物化性
播音員主持人在廣播電視節目中的表現可能分為多個方面,播音員主持人的播音主持風格能影響廣播電視節目的收視率。播音員主持人在主持節目時,不能僅僅為了滿足節目本身的需求來設定主持和播音的內容,還應該做到自身的個性化與節目“物化”之間的相互融合。新媒體環境下,新聞節目的播音員主持人作為傳播主體,應考慮新聞節目的特殊性,而新聞節目對播音員主持人的播音主持風格要求嚴謹和端莊,播音主持人的語言、手勢以及服裝搭配等都需要適應節目的需求。播音主持人在主持節目時,不能只強調自身的個性化,還應該融合整個節目的風格,這樣才體現出播音主持人的“物化性”,增強節目的傳播效果。
2 要做全能型的播音員主持人
一檔廣播電視節目的播音主持人就是這個節目的主人,他們往往充當著受眾的介紹者和指引者。播音員主持人只有扮演好自己“引路者”的角色,才能讓受眾更好地接受這檔節目,讓受眾能更好地融入到節目當中,這樣也才能更好地增強節目的傳播效果。新媒體環境下,節目主持人不僅要有極強的主持能力,還要能全面發展,比如有唱歌的天賦,有“演技”。這里所說的演技不同于演員的演技,演員所需要的演技是對戲劇中的人物角色的投入的演出,進而將觀眾帶入某個特定的情境中,而主持人的演技則是進行一種非角色的扮演,在自身的角色定位上,傳達更多能感動人的信息。同樣,廣播節目中的播音員通常都會利用自己溫暖的聲音,將聽眾引入到某個情境中,進而與聽眾達到情感上的共鳴。
播音員主持人想要打造受眾歡迎的節目,就必須從人性化的角度出發,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對自己的職業道德素養有更高的要求,播音員主持人與受眾之間的交流是一種虛擬場景中的交流,播音員主持人大都是在進行“獨角戲”般的表演,要讓自己真正融入到節目當中,就需要在主持和播音時達到一種更加放松的狀態。比如,湖南臺的《快樂大本營》的主持人何炅和謝娜,經常會在節目中做一些搞怪表演,并讓嘉賓和觀眾都能充分參與到互動過程中,因此,《快樂大本營》的現場經常是歡笑聲一片。
3 播音員主持人要找好自己的角色定位
社會進步、科技發展,受眾的精神需求也更趨多樣化。媒體只有將受眾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才能更具實力,也就是說,滿足受眾的需求、為受眾服好務是媒體從業者應該做的。而此時節目的播音員主持人就要扮演好為受眾提供個性化服務的角色。只有將受眾的需求放在首位,才能制作出更多大眾喜愛的電視節目,提高節目的收視率。
4 播音員主持人代表媒體發聲
播音員主持人是節目的制作者和傳播者,播音員主持人應改掉傳統的廣播電視節目中“高高在上”的形象,要更加親民,真正做到走進群眾,為人民群眾服務,這就要求節目的播音員主持人需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和對時事的分析、判斷能力,對相關新聞事件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但需要注意的是,播音員主持人在對時事進行判斷時,應盡量避免使用過激的語言,避免社會矛盾的激化。此外,新媒體環境下,播音員主持人對一些新聞事件的評論也可以適當以一種輕松、幽默的方式展開,用有親和力的態度將自己的觀點傳達給觀眾。
5 結語
新媒體背景下,競爭激烈,廣播電視節目播音員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很重要,其正確的角色定位 才能有助于媒體勇立于媒體競爭的大潮中,站穩腳跟,守住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