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永艷
(江蘇省海安縣立發中學)
在基礎性的教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非常關鍵。傳統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日益形成依賴的學習心理狀態,缺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主觀能動性,奠定學生的終身學習基礎。那么,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呢?下面,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與實踐進行了分析。
不管學習什么課程,都要十分注重預習,高中英語教學更是如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有效地預習,讓學生對課文的生詞進行朗讀,且讓學生在課文中標出生詞表當中的短語。教師還要讓學生盡量通過上下文以及掌握的構詞方法猜測生詞的意思,盡量不查詢工具書,從而提高學生預習的效果。針對不好理解的難詞、生詞等,都做好標記,以便在教學課堂上解答。學生由初期的被動預習開始一直到良好預習習慣的形成,這個過程是較長的。例如,在教授“School life”這一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劃分課堂教學為兩個部分,先是要求學生對課文進行閱讀,且提出在整篇課文中自己認為的難點與模糊點(如一些生詞、短語、定語從句),教師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認真進行解答;其次,在教師解答學生所有的問題之后,能夠提出一些重點問題(如用as 造句等),讓學生進行回答,進而對學生的學習和掌握情況進行檢查。倘若絕大多數的學生可以進行回答,那么在以后的教授中可以適當提高難度系數;倘若學生難以進行回答,那么應當啟發學生在以后的預習過程中如何發現問題。如此的反饋信息可以確保快速和準確,也是教師進行備課的關鍵根據。總之,通過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當體現文本的生成功能,可以在拓展學生語言知識視野的前提條件下,培養學生多元性的思考與學習能力。具體來講,結合文本的學習要求,激勵學生通過多元性的學習思維活動,實現學習視野的拓展,要求學生在主動探究與自主閱讀的過程中更進一步地學習文本語言,倡導學生以改寫課文、背誦經典語句、做筆記等一系列的形式實現學生學習和理解能力的提升。在體現生成文本功能的前提條件下,一是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語言的積極主動性,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二是方便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前提條件下進一步地理解英語知識。在體現生成文本功能的時候,需要激勵學生在主動探究與自主閱讀中質疑和進一步感悟,進而方便學生可以靈活應用知識。例如,教師在教授“Living with technology”的“Reading B TV and audio devices: a review”的時候,可以讓學生首先查詢有關的資料,針對“What is the development of TV and audio devices?”對有關的語言信息進行搜集,以此作為前提條件,讓學生通過語言概括“Reading A”的習題。如此的教學方式,便于學生靈活地應用與掌握語言知識,體現學生的語言學習發展要求。并且,可以有效地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便于學生全面、系統、綜合地把握文本的主旨與含義。
教師要結合自我監控的內化性原則,給學生建立學習平臺,進而使學生進一步地理解監控方法,有目的性地提升學生應用監控方法的能力,在培訓學生監控能力的活動中讓學生切實增強自我監控觀念。為此,在增強學生自我監控觀念的開始階段,可以在教學課堂上指明自我監控的意義與價值,并且要求高中學生之間互相批改作文。這種方式能夠大大地增強學生的自我監控觀念。教師還可以組織英語聽力,以使學生結合自身聽到的內容對有關的問題進行回答,然后通過教師在最終階段的解釋與完善,從而真正地實現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總而言之,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有很多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以上僅僅是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際闡述的一些個人看法。作為一名高中英語教師,務必注重自身綜合素質和教學能力的提高,有強烈的責任心。只有如此,才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更加有效地啟發學生,讓學生切實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有所收獲,從而成為以后社會發展要求的人才。
[1]李慧君.大學生母語文化安全意識危機與對策[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3(03).
[2]劉麗麗,朱世波.母語文化與目的語文化素養育成探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4(08).
[3]鄭軍.英國華人留學生母語文化認同度實證研究[J].海外英語,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