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博
(遼寧文化藝術職工大學〈遼寧省藝術學?!狄魳废担?/p>
美聲教學中技術性與藝術性的相關問題探究
高博
(遼寧文化藝術職工大學〈遼寧省藝術學?!狄魳废担?/p>
美聲教學是一個量化的過程,在教學中常常遇到技術與藝術在時間分配上的難題,出現“此消彼長”現象。所以,教師在美聲教學中必須處理好兩者的對立關系,實現兩者的協調統一。據此探討美聲教學中技術性與藝術性的辯證關系,以此來對美聲教學形成正確的認識,希望對提高美聲教學質量有所幫助。
美聲教學;技術;藝術;聲情并茂
在美聲教學中我們總是希望實現技術與藝術的全面提高,所以,美聲教學的目標就是通過科學的教學方法,靈活的教學手段,先進的教學工具,完善的教學策略,有計劃地幫助學生提高歌唱能力,使得學生在技術性和藝術性的協調統一下,不斷加強技巧訓練和藝術理解,最終達到“聲情并茂”演唱歌曲的目的。
1.技術的奠基
美聲教學的技術性主要體現在教師要采用有效的教學手段使得學生認識和了解自身的發聲器官,并且能夠對其進行合理操縱、協調和“改造”,達到流暢地發聲、收聲,形成良好的聲樂控制力,自如地演唱音樂。所以,美聲教學需要技術作為基礎,在氣息、歌唱語言以及發聲與共鳴上進行深入系統的學習。
2.藝術的沉淀
美聲教學除了對技術性要求嚴格以外,還要求對藝術性的理解和掌握。對藝術性的把握關系到是否能準確理解作品并靈活地進行二次創作。藝術性是人意識和情感的抽象體現。在掌握了聲樂技術的同時,還要實現藝術的融合。所以,聲樂演唱不僅需要技術性做基礎,還要有藝術性來準確表達歌曲的情感和真實內容。
1.技術性是藝術性的基礎
聲樂是以人的身體器官發出的聲響為基礎的,這就決定了技術性的基礎地位。聲樂的技術性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天然的技術性。強調人的發聲系統機能,這也是聲樂的物質依賴之根本,是美聲教學的先決條件。二是聲樂技術教學。在美聲教學中的技術性主要指的是后學習和訓練。聲樂演唱要想體現藝術性就必須建立在技術性的基礎上,這樣演唱才能得到良好的展示。失去技術性,藝術性便成了無本之木。
2.藝術性是技術性的動力
任何學習都需要有動力來刺激。美聲教學中,技術性是比較枯燥的,需要不斷練習來提高和完善。而藝術性是一種能動需求,是學生學習音樂的原動力,藝術性是音樂的永恒追求。美聲教學中,藝術性為技術性提供了發展動力,推動著技術教學的創新。
1.增強“技”的科學訓練
在歌唱時要做到“心中有聲,聲中有情,聲情并茂,以情帶聲”,所以,“聲”和“情”是同步的。我們在此研究的技術性指的是“聲”的教學,包括氣息、歌唱語言、發聲和共鳴。在美聲教學中,大多數時間都在練“聲”,這就說明技術的重要性。美聲教學就是建立在美“聲”的基礎上,因而在實際教學中許多音樂教師偏重于技巧的教學。究其原因就在于只有用好聲音才能稱得上是好歌唱者。因此,在美聲教學中,教師要增強技巧的科學練習,實現學生的聲音圓潤、氣息通暢,做到“聲起于氣而止于氣”,在“技”的有效支撐下,做到“聲”的游刃有余。
2.強調“藝”的融會貫通
美聲講究“聲情并茂”,這里的“情”就是指的藝術性。聲樂的理想表現要求音色、力度、速度、語感以及神態等元素有效結合,實現“情”的充分抒發,這些都屬于“藝”的范疇。“情”是美聲教學藝術性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美聲演唱要求在“技”的基礎上,追求“情”的藝術感染力,所以,就需要對“藝”的各項元素實現融會貫通。例如用暗淡的音色來表現哀傷情感,用明亮的音色來表現喜悅情感,用慢速來表現憂傷或愛戀,用快速來表現憤怒或恐懼等等,通過各種表現原始的有機結合實現藝術的有效呈現。
美聲教學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在教學中往往會因為沒有正確處理技術性和藝術性問題,導致教學質量上不去。許多人覺得唱好歌就是把技術練好,能夠把高音輕松地唱上去,低音保持不掉。在欣賞別人演唱的時候也經常聽到有人說“這個人唱得真好,高音真棒”“他的聲音不好聽,唱歌也沒感覺”“她的技術太棒了,不愧是專業的”等。其實,我們多數人對美聲教學的理解是片面的,有些教師在教學中也過多地側重于“技”的傳授,而忽略了“藝”的培養,抑或是沒有在技術性和藝術性協調統一的指導思想下教學,使學生的歌唱能力無法實現質的飛躍。所以,在美聲教學中,我們必須重視技術性和藝術性的辯證統一關系,幫助學生全面認識和了解聲樂學習,促進美聲教學的健康發展。
[1]唐敏.聲情并茂、技藝結合是聲樂演唱成功的關鍵[J].音樂創作,2012.
[2]武俊芳.美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黃河之聲,2014.
·編輯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