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機械工程職業技術學校 內蒙古呼和浩特 010050)
淺談中職學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問題及對策
陳偉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機械工程職業技術學校 內蒙古呼和浩特 010050)
學生管理工作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證校園穩定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基礎。隨著近幾年中職招生人數的增加,學生管理工作的難度也加大了,本文就這一問題提出了相關對策,以便更好的做好學生管理工作。
中職學校 學生管理 對策
中職學校學生處于青春期,人生觀和價值觀正在逐步建立,這個時期對他們未來的發展有很深遠的影響。探索一套恰當的學生管理工作方法,不但對學生的發展有很大影響,還與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有密切關系。所以,中職學校應該認真研究,探索科學可行的管理方法,并落實到行動當中。
1.學生管理工作運行機制與方法不完善
中職學生個體獨立性、差異性、個性化現象日益增強,原有的學生教育管理單一模式已無法達到預期的教育管理效果。目前,有不少學校管理學生時喜歡使用強制手段。表面上看,這種方法可以控制學生紀律,但內部卻是矛盾多多。首先,強制管理勢必導致以壓代管、以扣代管,甚至以開除代管。這樣,很容易激發學生的逆反心理。其次,“管”字當頭,勢必是以人治校,而不是以法治校,其管理效果可想而知。
2.學生素質差、心理定位缺失
在目前的技工學校中,學生年齡一般在16~20歲。初中畢業生之所以進入中職學校,就是由于文化課學習遇到了一定的障礙。他們認為自己在學習上不行,因此,中職生普遍心理狀態是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缺乏自信心,存在人際交往障礙、逆反消極心理強烈、情緒控制能力低、行為依賴心理強等問題。教師應該理解這些學生,引導他們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3.學生學習風氣差
現在很多中職的教學還遵循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學計劃按照上級部門所制定的課程安排按部就班的進行,如在學生入學的第一學期先上語文、數學等一些公共課程,容易導致學生厭學情緒。造成學習風氣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學生本身基礎差,在中學時對于這些科目本身就已經很厭煩,導致出現很多的知識盲點,學習感到困難,學習積極性不高。二是學校的教學管理存在欠缺,老師的教學方法比較傳統,無法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三是成績的好壞對學生的實習就業影響不大,甚至在就業過程中,那些平時成績好的學生反而比不上成績差的同學,找到的單位更好,造成學生對學習無所謂的態度,反正學與不學,以后學校都幫推薦工作的,產生厭學情緒。
1.加強與學生家長的聯系,形成管理合力
目前,由于社會上單親家庭逐漸增多,家庭不和現象普遍,部分學生得不到父母關愛,更得不到父母的正當教育和引導,使學生產生悲觀、報復、放肆心理。另外,由于多數家長對孩子都比較溺愛,孩子提出的要求兒乎是有求必應,其結果是導致部分學生優越感過強,好攀比,虛榮,不愿吃苦,遇到問題解決能力不強,受挫折承受能力太差等。因此,教師要主動和學生家長取得聯系,讓家長了解自己孩子的行為習慣、學習狀況、發展方向,從而得到家長的支持與配合。
2.加強學風建設
(1)建立健全激勵機制,引進淘汰機制,狠抓校風、學風建設。學校要重獎品學兼優的學生,千方百計地把這些學生推薦到企業就業,廣泛宣傳發揮示范輻射教育的效果,在學校和班級里開展你追我趕的競賽活動,經常組織一些學習方法研討會、學習經驗交流會,造就濃厚的學習氣氛,推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嚴格學籍管理、考勤制度、成績統計制度和考場管理制度,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要充分發揮班主任的管理作用,發揮他們工作的潛能、提高他們的工作水平。
(2)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學校要把當前我國的勞動就業方針以及嚴峻的就業形勢通過各種方式、方法傳達給學生,增強其憂患意識和競爭意識,要讓學生知道“就業靠競爭,上崗憑技能”是市場經濟固有的法則,沒有真才實學會很難立足于社會。中職生只有調整好心態、增強競爭意識、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和就業觀,才能變學習壓力為學習動力。另外,要充分利用豐富多彩的知識技能大賽,以賽促學。此外多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技能資格證或職業上崗證的考試,以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
(3)加強學校的心理咨詢工作。學校應設立心理咨詢部門,解決學生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和情感方面的心理問題,心理咨詢工作應以厭學學生為重點,應和克服、矯正學生的厭學結合起來。運用心理輔導的方法排除厭學的因素,以達到矯正學生厭學的目的。
(4)加強職業指導。學校增強職業意識的教育,讓學生多了解本專業的工種,尤其要在新生入學之時開展培養職業意識的系列教育,如參觀校園、校史展覽等,向學生介紹學校專業結構,展示辦學實力;還可以邀請一些有實際工作經驗的高級技術人員到學校做報告或講座,或把學生送到企業去參觀,讓學生了解專業的發展動向,增加對專業的感性認識,使學生切身體會他們將要從事的職業;還可請一些歷屆畢業生中的創業典型回校現身說法,介紹個人成才的經歷和接受職業教育的意義等等。在學生臨近畢業的時候,學校應加強職業道德、人生觀、職業指導、職業素質以及如何面試等方面的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職業觀、成才觀以及平凡職業的榮譽觀,使學生逐步形成愛職校、愛專業、懂就業、快成才的良好的學習動力。
3.創造豐富、活躍的校園文化
學校要加大投入,盡力發掘整合學校文化資源,設計全方位的學校文化,開展百態紛呈,學生喜聞樂見的校園文化生活,豐富活躍的學校文化,能給學生的知識智慧才能創造豐厚的滋生土壤,提供學生展示才能、風貌的空間和平臺,使學生在參與各種活動中,培養高尚的思想品德,又讓他們充分張揚個性,釋放亮點,燃燒激情,從中認識自己潛在的能力價值,感受成功與榮譽,從而喚起他們的進取精神,激發人生追求和使命感。而且,還要創造條件,讓學校與社會文化,企業文化銜接起來,因為,職業教育要以就業為導向,以市場為依托,這就要求學生更早,更多地接觸社會,以開放的教育面向社會,組織學生去企業參觀見習,去農村旅行,去社會志愿服務,讓學校和社會文化有機融合,相輔相成。
總之,學生管理工作是一門科學,要做好就必須認真對待。學校的發展和學生管理工作密切相關,要培養出高質量的技術工人,學生管理工作者首先就要意識到自身的責任,重視學生管理工作。學生管理涉及的方面很多,需要全校教職員工和學生的通力配合,從整體上抓好、管好,并根據學校的發展目標創新工作思路,改進工作方法,才能夠讓中職學校學生管理工作更上一層樓。
[1]任勇.現代技工成才導向[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11.
[2]梁朝陽.淺談技工學校學生管理工作之對策[J].時代青年(中旬刊),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