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大勝
(遼寧省鞍山市礦山高中 遼寧鞍山 114041)
教育工作應同時代共進步
范大勝
(遼寧省鞍山市礦山高中 遼寧鞍山 114041)
時代在發展,教育也在發展,身為在教育一線的教育工作者,應該當與時代相契合。特別是高中生這一生理,心理發展的重要時期。我們應當樹立全新的教育理念,采取合理的教育工作,以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去指引學生,使他們從稚嫩到成熟,從成熟到成功,使自己的學生成為社會棟梁之才。好老師好做但是一個好的學生管理者必須要時時刻刻不斷學習不斷進步,這樣才能成為與時俱進的教育者。
教育 時代 發展
在如今知識浪潮下,人才已成為衡量一個學校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高中時期正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形成的重要階段,所以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最為關鍵的一步就是加強學生的教育管理,教育管理不僅是單純的專業技能,知識水平的完善,更是對新中國未來人才的身心素質道德修養,社會適應及審美素養的積累與提高。如何使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增強,如何打造和諧向上的班級文化、校園文化如何使教育管理更適用于當今社會的發展,值得我們身在教育工作第一線的教師們去深思探討。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育人之策德育為首,學校是對為走向社會的青少年們進行德育教育的主課堂,學校教育能否培養出數量足夠、素質優良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校的德育工作,作為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實踐中,要“以心育心,以德養德”,使學生的道德修養,身心素質得到全面發展。
目前,大部分學生都是“90”后“00”后,而且絕大多數為獨生子女,學生們的經濟條件好,生活自理能力差,抗壓力小,因此他們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衡量是非曲直的標準,學習習慣不好,對學習不感興趣,甚至厭惡學習更有甚至崇拜西方享樂主義,甘愿墮落,最終淪為社會的累贅和毒瘤。身為教育工作者,應當通過正確的思想道德教育和適用學生的知識文化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成長的目標,擁有端正的品質,不能只靠條條框框的行為規定去嚴厲的約束他們,而是多細心觀察他們的日常行為變化,鼓勵他們對學習樹立信心,挖掘其內在潛力。
一個人的思想感情往往是有意無意通過外部流露出來的,在教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要有意識的通過表情動作,來表達自己對學生的情感,達到與學生心靈交流的目的,比如贊許的點頭,會心的微笑,親切的撫摸等都可以表達我們對學生的關心與愛護,使學生們有一種被重視感和關愛感,所以說情感教育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以人為本無私奉獻”教育才會展示出精神的魅力。
情理相融就是教育工作者,與學生彼此了解,相互容納具有較多的認同和較為一致的情感,進而激發較多的意志行為,既認識相似情感融洽、情深意切。用科學的道理去教育他們,通過學生的思想矛盾運動,構成教育活動中的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兩個方面。
據相關研究表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所選擇的內容必須豐富有趣,教育方法新穎靈活多變,能提高學生大腦皮層神經元的興奮程度,擴大興奮面積,促進學生注意力穩定集中,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所以我們應當在可讓教學中下功夫進最大努力引導學生,使他們當堂理解并掌握所學知識,讓學生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其學習信心和成就動機,使學習產生進一步學好的愿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志向是理想的初級狀態是個性發展的動力,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的志向,進行理想教育,能使學生正確認識學習的社會意義,把當前的學習同時代的進步聯系起來,同集體利益聯系起來。有利于促進學生形成長遠的、間接的、高尚的社會性動機,產生正確的學習態度,提高其學習成績,從根本上促進其實現理想
印度詩人泰戈爾說:“歌聲在空中感到無限,圖畫在地上感到無限”。同樣的教育在愛中感到無限,高中生在逐步走向成熟的過程中,需要老師的關愛,不僅在學習上而且在生活上,思想上愛護他們,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一視同仁,關心照顧他們哪怕一個簡單的問候,在學生心中都會產生很大的波瀾所以我們應該獻上一份真誠,那將是對學生最好的獎勵。
對于教育管理工作,教育工作者們,一定要有耐心和頑強的毅力,始終保持“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的態度,從學習、紀律各方面,耐心持續地多好學生工作,強化學生的競爭觀念和紀律意識,努力使學生們的思想言行、學習態度、紀律觀念等穩定提升。
與家長聯系是教育工作者們在教育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它有助于全面充分的了解學生有利于因材施教,有益于情感溝通,密切師生關系。動員學生家庭的力量,共同對子女實施有效的教育,指導他們關心愛護子女,改善教育方法。同時也可了解家長,建立引出家長溝通思想,力求在教育學生思想和認識上達成一致,溝通探索教育,提高教育質量。
學生是被管理的對象,而學生管理制度則是解決處理問題的主要依據及準則,隨著時代發展,新的問題在教育工作中不斷浮現,這也要求管理者在管理過程中對問題的分析研究,以培養學生好這一觀念為基礎,從以往工作經驗中尋找方法,不斷提升自己專業水準,逐漸健全管理體系,進而從問題中積累經驗,將工作轉變為學習的過程,聽取學生的建議,接受學生監督。真正的做到“為人師表”。
做為國家接班人的學生們肩負著建設現代化社會主義國家神圣而艱巨的使命,因此,身為學生教育管理工作者我們應當抓好機制建設,以教師身份知道學生盡最大的努力幫助他們,不辜負學生對我們的信任。在不同的時期采用不同的形式和內容,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從而在教育征途中有更新的發現,更多的突破更大的發展。
[1]金鑫祥《班主任工作中的管理藝術》出版:鞍山市礦山高級中學2015-1月[頁碼:3-12]
[2]溫馨《用真誠的師愛轉化學生》出版:鞍山市礦山高級中學2015-1月[頁碼:44-48]
[3]遲毓凱,2012-9出版《學生管理的心理學智慧》出版: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15—187教師的“威與信”和需要學生怕你嗎?]
[4](英)揚 著,石紅霞 譯2009-11-1出版《管理學生行為的有效方法》出版:教育科學出版社[第一部分:了解你的學生 頁碼:8-22第四部分:常見問題處理頁碼:11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