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想文
(甘肅省岷縣小寨九年制學校)
山區學校課外野游活動的研究與分析
董想文
(甘肅省岷縣小寨九年制學校)
農村中學教學條件落后,學生的課外生活單調。在緊張的學習中,組織課外野游活動,讓每一個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課外野游活動 農村中學 研究分析 意義
課外活動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擴大和延伸,它在培養學生素質的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在農村中學組織綜合性的課外野游活動,更有意義。
在我國古代,已經出現了課外活動這一教育形式。《學記》中記載:“大學之教也,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所謂“正業”就是指的課堂教學,“居學”就是指課堂教學以外的活動,即是說,受教育者在課堂學習之外,還要進行與課堂學習有關的課外活動。而農村中學在現有的條件下組織野游活動,讓學生在大自然的美景中放松身心,緩解學習壓力,陶冶情操,進而全面發展,達到對學習感興趣,親近老師和同學的教育效果。
蘇霍姆林斯基說:“所有能使孩子得到美的享受、美的快樂和美的滿足的東西,都具有一種奇特的教育力量。”而課外野游活動就能使學生在大自然中得到美,在活動中享受美,從而使心靈快樂充實,因此課外野游活動就有神奇的教育力量。
曾經一個學生寫了這樣一篇周記:“中午自習的鈴聲快要響了,我不想上學,我真的不想上課!我把腳伸進溪水中,多么愜意呀!此時此刻我只想坐在這條小溪邊,想好好靜一靜我被各種知識沖昏的頭腦。小溪邊的淤灘上金燦燦的蒲公英花散發著馨香,美麗的蝴蝶在陽光下快活得飛來飛去,這一切是多么有趣呀,要是我們的課堂在這兒該有多好……”這篇周記的確引人深思,學生向往自然,想在輕松愉悅中提高他們的知識和能力,這是他們的心聲,也應該成為教育者所追求的目標。
筆者在農村中學已從教十年,經常會遇到學生有一段時間,學生精神萎靡不振,上課有時會昏昏欲睡,失去了青春年少特有的蓬勃朝氣。這主要是因為上了中學學生的課業負擔加重了,整天七八門課程的作業和練習壓得學生喘不過氣來。三點一線的生活,更讓學生覺得生活單調而乏味。在下午上文化課時,學生有時會集體呼喊讓文化課的老師帶領他們上體育課,可見學生對課外活動課的渴求。部分后進生學業跟不上,更感煩惱,產生厭學、厭師、厭校情緒。這些情況導致學生的精神面貌不好,沒有精神勁學生做任何事都效果不好。農村中學教學條件落后,學生的課外文化生活相當單調。在緊張的學習中,因此組織有意義的課外野游活動,在農村風景最美的時節帶學生去野游,是十分有意義的。岷縣小寨九年制學校中學部的老師經常帶學生在校門前的小溪邊樹林中上課外活動課,也帶學生在周末去野游,都感嘆活動效果甚好。筆者連續六年帶學生去野游,學生的反映很好,筆者積累了許多反思的心得體會。
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教育學》關于“課外活動”
的理論指導下,以課外活動的目的和意義作為理論依據,筆者針對小寨中學課
外野游活動確定了以下研究內容:
1.山區學校課外野游活動的目的
通過野游活動可以讓同學們走向美麗的大自然,親近自然、感受生活,培養愛家鄉、愛祖國、愛大自然的情感。野游活動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增長知識,補充課堂教學。野游既是滿足班級全體學生身心休息的需要,更是讓大家與大自然的氣息最充分的接觸的好機會。野游既可以增強班級凝聚力,體現團結友愛的團隊精神,也可以通過調節讓學生充滿新的活力,以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
在學中玩,玩中學。在玩中增強學生的注意力、想像力、觀察力,還可以向學文化知識方面遷移。
2.山區學校野游活動的形式
野游活動是一個綜合實踐性活動,具有多樣性和靈活性,因此活動的形式以欣賞景物為主,同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開展許多娛樂和動手的實踐性活動。例如春天春游時,可以搞植樹活動顯得有意義;夏天野游時可以搞戲水活動,可以采漫山的野花回去插在花瓶里裝扮教室;秋天在樹林里觀賞秋葉時,可以燒土豆大豆等野炊活動。同時在野外天然的舞臺中,可以搞各種文藝節目表演,例如詩歌朗誦,唱歌跳舞等。
3.山區學校課外野游活動的策劃準備工作
a.班主任提前了解確定野游的地點與路線,通過查詢天氣預報,確定野游時間。就相關的各類事項與學生提前討論達成共識,野游時組織的野炊活動自由組合,各小組提前拿出方案,準備好做飯的材料。鼓勵學生全員參加活動,確定參加人數和各個細節負責人。
b.臨行前提醒全體同學們出行時注意的事項和細節,例如不要私自離隊獨立行動,注意人身安全,注意環保等。
c.為保障學生的安全,最好是排隊一起出發,禁止單獨外出,相伴而行。
d.在行走過程中安排一些娛樂活動,如講笑話、歌曲大PK等,及時調節氣氛。同時準備野游過程的攝影工具,同學自己也可帶。
e.出行時由同學們自己根據自己的情況準備應急藥品,如清涼油、頭痛感冒等藥品以便第一時間幫助活動期間身體出現不適的同學。提前與當地衛生院的相關人員取得聯系,以防意外。
F、回來時統一點名安全帶回!班長做出本次活動總結,班主任收集活動資料,同學們寫野游活動的心得體會等。
4.野游活動的意義
野游活動可以開拓學生的眼界,增長見識。小寨的孩子們身在大山溝,見識淺短,通過野游活動可以增長見識,獲得許多課外知識。
野游作為一種綜合實踐性活動,可以培養學生全面發展,開發學生的智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還可以完善學生的人格。在大自然中可以陶冶情操,大自然會融化人的煩躁,激發人的熱情,人的勇氣,讓學生積極健康地成長。山野芳草茵茵,百鳥爭鳴,陽光和熙,空氣清新,置身于這如詩如畫的環境中,能使人心胸開闊,疲勞消除,精神振奮,返璞歸真。
在野游活動中可以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可以密切個人和集體的關系,從而培養學生對集體的責任感、榮譽感、自豪感。野游活動能夠讓班級產生吸引力和凝聚力,讓學生熱愛班級體,團結友愛。
野游活動的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樣,富有吸引力,能夠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給學生提供施展才能的平臺,讓學生的個性得到釋放和發展。促使學生開拓進取,是課堂教學所達不到的。
山區學校搞課外野游活動,是課堂教學的拓展和延伸,具有很好的教育效果,最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緩解了學生的學習壓力,豐富了學生的課外文化生活,讓每一個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這是一次積極有效的讓人欣慰的研究。
[1]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教育學》?張樂天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魏書生班主任工作藝術·魏書生著·河南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