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晶
(天津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 天津 300270)
獨立院校醫學生就業現狀與對策分析
劉晶
(天津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 天津 300270)
在醫學高等教育迅猛發展的今年,伴隨著高等教育的不斷擴招,醫學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加,醫學類獨立學院作為醫學高等教育的組成部分,培養的畢業生面臨著醫學的專業性強、就業渠道相對狹窄與市場對"三本"就業歧視的雙重壓力。有效提升獨立院校醫學生的市場競爭力、做好市場定位是當前醫學類獨立院校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本文圍繞獨立院校醫學生的就業問題進行分析,同時對解決獨立院校醫學生就業問題提出策略。
獨立學院 醫學生 就業問題 現狀 對策
自2009年新醫療改革以來,社會對醫療行業從業人員數量需求與專業要求的逐步提升,進一步刺激了醫療崗位的就業競爭,這對即將成為醫療衛生事業從業人員的醫學生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近年來,隨著高等教育的大眾化,我國高校畢業生已從2000年的107萬人增長到2014年的727萬人,畢業生人數增幅近7倍之多。據相關數據顯示,在普通高等教育教學中,2014年全國經國家批準設立具有普通高等學歷教育招生資格的獨立學院共有287所,承擔了近三分之一的本科生培養任務。在醫學高等教育培養中,我國現有醫學類院校280余所,本??圃谛I_近170余萬人,每年有30余萬的醫學生走出校門。目前,我國共有醫科類獨立院校22所,在本科階段的醫學生教育與培養上,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其培養的醫學畢業生在求職中帶著“三本”的標簽,夾在注重知識培養的“一本、二本”公辦院校畢業生與注重技能培訓的??圃盒.厴I生之間,面臨著醫學的專業性強、就業渠道相對狹窄與市場對“三本”就業歧視的雙重壓力,使得原本就難以就業的醫學生雪上加霜。
(一)社會原因
1、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多,就業市場需求相對過剩
隨著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醫學畢業生逐年增加。市場競爭使得醫學畢業生的就業準入標準進一步提升,特別是在城市的二甲以上醫院,現有醫療人員數量基本飽和,市場對醫學畢業生的需求已由供不應求變為“博士生供不應求,研究生供求基本平衡,本科生供過于求”。本??粕嗟霓D向了技術操作型的醫療相關行業求職。
2、基層醫院人才斷層,供求關系不平衡
由于學歷層次、專業結構、地區分布、用人機制等問題,民營醫院大多采取人才租賃形式,聘用大批離退休專家或向大醫院租借,對培養大學生興趣不高。雖然中小醫院、偏遠地區醫院對醫學本科生有很強烈的需求,但由于條件相對較差,很多醫學生不愿意去。人才供需的嚴重失衡,使得醫學畢業生就業形勢依然嚴峻。
3、用人單位選材存在誤區,市場競爭不公
由于獨立學院辦學時間短,社會影響小,認知度不高。與普通高校,尤其是重點高校相比較,在學院品牌、培養素質、軟硬條件、社會資源等各方面均有不足,且獨立院校學生高考入學分數較公辦醫科院校學生的分數低,畢業生就業劣勢明顯。雖然獨立學院學生思維敏捷,動手能力較強,但用人單位對獨立學院辦學情況和畢業生各方面的素質、能力、特點不甚了解,一度出現“三本生免談”的情況。
此外,雖然醫療招聘的準入考核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護理學、醫學影像學等專業畢業生在求職考試中的公平競爭,但對于就業市場嚴重飽和的臨床醫學等專業,畢業生在求職復試階段仍然存在較明顯的“憑關系,看門道”的不公現象,嚴重影響畢業生的求職積極性。
(二)學校原因
1.教育結構不合理
我國醫學教育層次繁多,結構較為復雜,學制比較混亂,不少高校的專業與課程設置與社會實際需求脫節,結構性矛盾十分突出。盲目擴招,出現了熱門專業一窩蜂出現的情況,臨床醫學等專業畢業生過多。部分學校過于偏重理論教學,忽略了實踐教學、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使得獨立院校部分畢業生不符合市場需求,造成高校培養和社會需求出現斷層。
2.師資隊伍不穩定
大多數獨立學院多依靠母體院校的師資力量,缺乏有效的聘用機制與穩定的教育師資隊伍,教學質量不便掌控,難以保證教學目標的落實。這種情況下,獨立學院很難建立起高水平的教師隊伍,教學質量和教學秩序從根本上受到了影響,更難做到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及時調整辦學方向。
3.就業指導工作不到位
獨立院校對就業指導重視不夠,就業工作在各方面配備不到位,就業指導服務機構不健全、資金缺乏、就業工作人員缺編、辦公條件簡陋等問題使得就業工作難以開展或窮于應付,沒有貫穿和體現于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同時,其就業指導工作人員多缺乏求職的成功實踐與必要的職場經驗,就業指導方法簡單,對學生和職場的了解少、分析少,使得就業指導內容不充實,針對性差,效果不理想。
(一)建立健全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機構,加強就業指導隊伍建設
畢業生就業工作應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全過程,需要領導重視,需要全體干部教師的參與和支持,不可能靠一個部門或少數人來抓。對此學校要建立健全就業指導和服務機構,在辦公條件、人員等方面給予充分保證,建立一支具有強烈事業心和責任感、有較高理論水平和專業知識就業工作隊伍。
(二)加強就業指導,形成全程指導模式
樹立全程職業咨詢和指導的理念,改變就業指導以完成簽約手續為中心的局面。針對不同年級開展生涯規劃教育、專業意識教育、就業社會實踐、就業形勢與政策教育、就業方法指導。著重加強學生的職業適應力教育、就業期望值教育,增加社會實踐,加強執業醫師的專題教育與培訓進而提高畢業生的工作穩定性。
(三)注重綜合素質的培養,端正畢業生求職心態
對于醫學生的培養,要包含專業基礎、實踐操作、醫學職業素養以及英語和計算機應用等工作能力,包含求職能力、社交能力、合作能力及創新能力等綜合素質能力。對于獨立醫學院畢業生應該轉變陳舊的擇業觀和就業觀,樹立多元就業和自主擇業的思維意識,拋棄攀比、從眾等心理,以理性和務實的心態直面就業和擇業。畢業生應客觀分析和評價自我,明確自我定位,多層次、多領域地選擇就業崗位,爭取在實際工作中鍛煉自己的工作能力,拓寬就業機會。
[1]黃小玲.曾首濤.張曉麗,醫學生就業問題的幾點思考.[J]醫學教育探索.2006(05)
[2]龍軍.黃曉萍,獨立學院就業工作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職業教育研究,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