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彥 邱明浩 肖祖鵬
(沈陽建筑大學交通與機械工程學院 遼寧沈陽 110168)
關于學習雷鋒精神走形式化問題的探析
孫 彥 邱明浩 肖祖鵬
(沈陽建筑大學交通與機械工程學院 遼寧沈陽 110168)
雖然雷鋒精神及相關問題的研究成果已有很多,但是有時只是做到了表面功夫,卻沒有真正理解雷鋒精神的實質內涵,更多的是形式化地完成任務。基于此點,筆者分別從"學習雷鋒精神的意義及現狀"、"改變學習雷鋒精神走形式化開展中存在的問題"和"樹立模范典型,做好人民群眾學習雷鋒精神規范"三個方面進行深入淺出的分析,以"改變學習雷鋒精神走形式化現象"為主要研究對象,以市場經濟體制和人的社會責任感的缺失為切入點,探析如何改變學習雷鋒精神走形式化的現象。
雷鋒精神 形式化 時代意義 社會價值
幾十年來,雷鋒這個名字不僅存在于人們的記憶中,而且也將它視為一種精神支撐來實現國家、社會的和諧最大化。隨著時代更迭,學習雷鋒精神不只是局限于口頭上、思想上,在踐行“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同時,社會更加需要能夠將雷鋒精神傳播到需要正能量的世界角落,而不是將雷鋒精神形式化。
新中國成立后,在毛澤東的帶領下,新老一輩的革命家們紛紛表達了對學習雷鋒精神的
肯定,此后,在世界地圖的東方、養育了億萬計黃種人的土地上,刮起了踐行學習雷鋒精神的新風潮,推動著關乎中國未來命運的新運動。新時代的雷鋒精神,包括像郭明義在內的多名全國道德模范都做出了很好的示范,通過宣揚他們的先進事跡,雷鋒精神不僅得以繼續發揚,同時刺激了更多堅守在崗位上無私奉獻的人的涌現,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了精神指導。
改變學習雷鋒精神走形式化可以從雷鋒精神的歷史影響、社會影響和時代意義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1.從歷史的角度,重新審視學習雷鋒精神的初衷和目的,結合雷鋒精神的歷史活動找出學習雷鋒精神走形式化的錯誤源頭。關于雷鋒精神的定義以及意義,眾說紛紜,雷鋒精神就狹義而言,是對雷鋒的言行和事跡所表現出來的先進思想、道德觀念和崇高品質的理論概括和總結;就廣義而言,已升華為以雷鋒的名字命名的、以雷鋒的崇高品質為基本內涵的、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著的、為人們所敬仰和追求的精神文化。雷鋒精神永遠不會過時,因為它與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偉大的民族精神是聯系在一起的。
2.立足社會根本,時代在進步、發展的同時,我們也在學習、發展,雷鋒精神的內涵隨著世紀的更迭也在不斷發展變化,不要僅僅局限于思想上的雷鋒精神,因為還有更多的雷鋒正行走在路上,立足社會實際,探討雷鋒精神的時代價值和對構建和諧社會的意義。80年代,葉駿在《雷鋒精神及其社會價值》中就說:“雷鋒精神仍是一顆明珠,具有很高的社會價值,它促進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思想建設、培養更多的社會主義新人;它有助于逐漸克服殘存德爾異化勞動現象;它提高了全國人民特別是青年一代的道德覺悟,提高了社會的倫理水平”。
3.雷鋒精神不僅是老一輩革命家們積極弘揚的,也是現代青少年所積極追求的,是維護和諧社會必不可少的具有跨時代意義的思想方針。世事經歷了日新月異的變化,雷鋒精神也已經從最初的反映雷鋒本人優點和先進事跡、表現雷鋒崇高思想品德的雷鋒一個人的精神,發展為一種以“雷鋒式”先進人物為代表的時代精神。
1.競爭意識、趨利意識等的不正確發展削弱了雷鋒精神的影響
自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經濟的轉型,社會體制的改革,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已經由“以階級斗爭為綱”轉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雷鋒精神也被賦予了新的時代意義。人民群眾的思想、意識發生了重大改變,雷鋒精神逐漸失去了其原有的社會意義、價值,人民逐漸陷入了以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為根本目的的發展階段,在失去了雷鋒精神的正確導向的條件下,在社會責任感缺失和自身趨利意識的作用下,個人的趨利意識不斷加強,對個人利益的追求和保護亦隨之強化。競爭意識、趨利意識等的不正確發展,嚴重削弱了人民對雷鋒精神的依賴和引導,造成了人們道德責任感的嚴重缺失,人們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等逐漸脫離社會主體,人與人的關系變成一種競爭、合約的關系,雷鋒精神最終失去了創造力創新力。
2.社會體制的改變和歸屬感的缺失偏離了雷鋒精神的發展方向
經濟體制的改變和歸屬感的缺失,影響和改變著人民群眾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與人們原有的價值觀念和心理基礎不符,偏離了雷鋒精神的發展方向。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大,而且城鄉人口數目差距大,部分地區更是貧富差距懸殊,造成雷鋒精神對不同地區的影響程度各有不同。隨著社會體制的改變和城市大規模的商業化,在城市中大量的流動人口一次次經歷著這種“有家”“無家”的過程,不斷地離開家鄉去到另一個地方為了生計打拼,群眾很難在短時間內找到適合自己的定位,這種經歷不斷加強群眾“這不是我的家鄉”的心理,使得諸如學習雷鋒精神等思想指導未能實現其應有的效果,從而類似于“形式化”的活動才不斷增多。
1.雷鋒式模范為規范開展學習雷鋒精神活動提供正確示范
雷鋒式模范不只是作為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所具有的功效與能力所存在的特殊形式,更是一個社會道德水平的集中體現。雷鋒已經離開了我們,但是他留著后人的巨大財富正等待著我們去發現。新中國成立幾十年來,在不同國家領導的帶領下,雷鋒精神逐漸在全國范圍內刮起一陣正義之風,更多的雷鋒式模范涌現在人們的視線中,發揮著雷鋒式傳人的雷鋒精神。就如同雷鋒同志本身,將個人利益、榮譽拋之腦后,只一心為人們服務,他們把這種精神作為自己的人生追求,去用一生去體會、去實現。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為他人服務,但我們可以在雷鋒精神實踐活動中試著去做到。
2.向道德模范學習,在實踐中加強個人品德修養
道德,是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范。道德由一定社會的經濟基礎所決定,并為一定的社會經濟基礎服務。模范,本指制造器物時所用的模型,引申指值得人學習或取法的榜樣。道德模范,既是對自我的一種認可,也是一個人或者一個團體思想道德水平的體現。一個國家公民的道德水平,體現著一個民族的基本素質,反映著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道德模范是時代的道德標桿,引領著公民道德建設的價值觀導向,而堅持和提倡什么樣的價值觀,直接影響著公民道德建設的進程和成效。
3.審思過去,創造學習雷鋒精神新局面
雷鋒精神具有的經得起歷史和時間考驗的跨時代意義就已經說明了它帶給我們的益處,在慢慢歷史長河中發揮著其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現實生活里,它與時俱進、時時刻刻地影響著今天的中國人、乃至全世界的人民,讓人們時時刻刻感覺到它的存在。時代在變,社會在發展,雷鋒精神也隨著時間年輪的轉動發生著變化。審視過去,關于開展雷鋒精神的活動數不勝數,但最終能被人們記住的并深深影響人民的卻少之又少,這也是本文一直在探析的。關于雷鋒精神,仍有許多問題值得探討,由于關于如何改變學習雷鋒精神等的相關研究成果較小,加之本人能力有限,以上探析過程難免會有不足,希望還請見諒并批評指正。
[1].習近平:《把雷鋒精神廣播在祖國大地上》,新華網,2014年3月11日
[2].葉駿:《雷鋒精神及其社會價值》,《當代青年研究》1983年第4期
[3].胡鞍鋼:《中國政治經濟史論(1949—1976)》,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4].新華網中有關雷鋒和雷鋒精神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