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放足
( 沈陽師范大學 遼寧沈陽 110034)
中國民俗文化對新時期油畫創作的影響
劉放足
( 沈陽師范大學 遼寧沈陽 110034)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步伐的日益加劇,文化領域方面的建設也有著迅猛的發展和改變,特別是在國內油畫的創作上更是展現出一派日新月異的氣象。國內文化的進一步提升促使中國油畫的發展也呈多元化成長,不僅僅是局限在對傳統文化的弘揚上,對傳統民俗文化的實現以及更深層的融入也有著更進一步的需求,以促使其可以更好的展現中國民族獨有的特征和精神。
新時期油畫 民俗文化 創作
在近百年的歷史長河中,油畫藝術也從最初的萌芽進而慢慢的成長著、壯大著。就中國的油畫發展而言,其最初是為皇家而服務,潛移默化中引申到普通群眾中來。油畫的創作加促了文化背景各異的人們彼此交流和傳播,而在這當中,各種民俗文化的交流更是不可或缺。當一種文化藝術被傳入本土后,其會在整個傳播的過程中產生一種質的改變,由于各個地區審美、鑒賞水平的不同,因此在傳播中會融入屬于自己獨有的藝術特色。因而,早在中國油畫發展伊始便與民俗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1]。
1.中國民俗文化
在中國,民俗文化擁有著悠久的歷史。民俗文化通俗來說就是來源于民間的文化,是對民間生活最充分、最真實的展現。借助各形各色的民俗內容使得其生活充滿活力、充滿意義[2]。所以就每一個中國人來說,其就是切切實實的生活在民俗之中,與民俗文化有著緊密的聯系,并且對生活有著息息相關的影響和作用。
2.中國油畫在新時期的創新與突破
中國藝術的新時期是自新中國成立之后。由于“文革”的影響,致使諸多的畫家在作品的創作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壓制。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后,油畫在創作上逐漸豐富起來,其運用手法也有著更為多樣的表現形勢[3]。諸多的油畫作品當中均融入了民俗元素,畫家們的創作更是越發的突顯人心本質,畫風也是越發的簡樸,越發的貼近生活。進入九十年代后,由于改革腳步的加劇,而民眾生活中的民俗文化也日益更新,從而涌現出更多新興的民俗元素。對于畫家們而言,其對中國民俗文化也是愈發的關注。特別是對民俗藝術進行著周而復始的探尋和學習。如何在油畫中彰顯當代社會的特性,在整個創作中盡可能的體現出自身獨有的特質,將中國民俗繼續發揚,諸如此類的問題是油畫家進一步需要深入研究和鉆研的課題。
3.中國民俗文化與油畫的交集
中國民俗文化的內容在油畫創作的發展以及創作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的逐漸顯露。例如在顧黎明的《門神》作品當中,其在木版年畫手法當中對繪畫材料的選取進行了提升和擴展。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涌現出大量彰顯民俗文化內容的優秀作品,通過油畫的形勢對一些重大的歷史事件進行了一一的顯示和體現。在創作的手法上卻并不是完全使用歐洲油畫的風格,而是融入了中國民俗文化的創作內涵。例如董希文所創作的《開國大典》,里面的藍天、紅旗以及地毯三者間的顏色即彼此呼應,又給人以視角上的沖擊,使其整幅畫風更加突顯,更具裝飾性。
1.中國油畫領域的獨特創新
和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剪紙文化對比,油畫中畫家為了更突出整體畫風的特性而將作品拆解為多個部分,再進行重新的布局和調整,該種方式與前者有著異曲同工之處,是對中國傳統民俗文化特性最好的保留和更巧妙的一種升華。該種藝術表現形式不僅僅將大自然的事務更形象的進行了渲染,充分體現出畫家在整個創作過程中靈感與現實的融合,上述手法對油畫藝術的未來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2.對中國民俗文化的保護及傳承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日益顯著,對于中國來說,不僅僅面臨著來自于經濟方面的沖擊,西方文明的壓力也日漸加劇。每一個民族都有著它固有的民俗文化,它是祖祖輩輩流傳至今的,因而,由于國家、地域的不同,致使民俗文化也有著極大的差異性。社會在不斷的發展進步,而民俗文化也會隨之改變,但其切身獨有的特質卻從未改變。為了使得經濟全球化與民俗文化兩者間得到協調發展,每一個國家對本民俗文化的建設及弘揚上都顯得格外關注。對于中國藝術文化背景來說,其就是全球文化與本土文化的鮮明對比[4]。由于中國經濟發展十分迅猛,致使文化更新日趨加快,如此對于其內在的民俗中獨有的特質極其容易被民眾所淡忘乃至消失殆盡。所以,作為油畫家對中國民俗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有著不推卸的責任和義務,借助油畫的藝術手法把民俗文化更形象、更細致、更生動的體現出來,使得更多的民眾可以通過該藝術形式對民俗文化達到更深一層的認識和理解,從而實現對中國民俗文化的保護和傳承。
民俗文化,總體來說就是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文化的體現,其也是在油畫創作過程中的靈感來源。中國民俗文化的內在品質是每一個油畫家在其作品創作中需要借鑒和展現的,如此對中國油畫的創作上奠定了良好的基石,為今后的創作空間也搭建了更為廣闊的舞臺。
[1]晏金蓉.中國風景油畫本土化成因研究.湖南科技大學,2014.
[2]韓翠巧.中國當代油畫語境的都市化解讀.華中師范大學,2014.
[3]程俊禮.民俗文化在中國當代油畫創作中的應用和開發.藝術百家,2012.
[4]楊樂.初探中國當代油畫創作中的民俗風情表現.陜西師范大學,2015.
劉放足(1991.8-),女,滿族,籍貫:遼寧開原人,沈陽師范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14級在讀研究生,碩士學位,專業:美術學, 研究方向:油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