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嬌
( 遼寧鞍山二十九中學 遼寧鞍山 114006)
政治教學中實施學習評價的幾點思考
劉 嬌
( 遼寧鞍山二十九中學 遼寧鞍山 114006)
新課程背景下,學生的學習評價上升到更重要的地位,這對思想政治課的學習評價提出了新的挑戰、新的要求,主要體現在評價內容的多元性、評價主體的多元性、評價手段的多元性、評價的及時性等方面。在我國素質教育深入推進的重要階段,逐步建立完整有效的綜合評價體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重要地位 改進的方面 具體操作
當前,我國素質教育的實施已進入關鍵階段。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理論也在不斷的豐富和發展變化。作為政治教師,不能滿足現狀,必須不斷學習,全面認識評價的多重價值,充分發揮評價的多種功能,把握評價的內容和標準,運用科學的方法,客觀、公正的評價每一個學生。在我國素質教育深入推進的重要階段,逐步建立完整有效的綜合評價體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作為教育行業的一線工作者必須與時俱進,學會運用綜合學習評價體系服務于自己的教育教學。
首先,由于政治學科的特點,教學內容較不容易引起學生興趣,因此教師的評價方式像一個燈塔,時刻督促著學生專注于課堂。只有體現全面發展理念的評價體系,才能真正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其次,合理的評價方式對課堂教學改革有很好的鞏固作用。“這個問題提得真有水平!”老師的這句贊許無疑會強化學生課堂思考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最后,從學生心理需求及心理特點角度看,教師的評價一直是學生關注的核心,它對學生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素質教育的一大關鍵部分就是應加強對學生學習評價的審思和研究。
1.評價角度的多元性
“評價的內容,不應只局限于一張試卷的得分和一個問題回答的對錯,應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培養目標制定切實的評價內容。”[1]思想政治課學習評價在注重知識、技能評價的同時,還應加強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內容的評價。如可將上課聽講狀態、作業完成情況、課堂參與討論情況、課堂紀律等作為評價內容。實現評價內容的多元,有助于學生全方面了解自己的優缺點,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2.評價主體的多元性
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有助于學生從多角度了解自己,促進學生自我意識的提高。政治課不同于其他學科,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還肩負著培養學生品德的重要職能。教師接觸學生的時間非常有限,因此對學生的評價極有可能不夠客觀全面。評價主體的多元性可以防止出現“一葉障目”的現象。將教師獨家評判權下放給學生,同桌、組長,甚至家長都兼具評價職能,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使評價由封閉走向開放,使評價的結果接近客觀、公正,容易被學生接受。比如,“家庭作業完成的態度”一欄只有家長能配合完成,“思想政治學習的心情”一欄只有學生自己有切身的體驗,“合作學習的態度”評價權交給組長最合適。
3.評價手段的多元性
面對新的社會現狀,面對新的教育理念,傳統、單一的量化評價方法已明顯的暴露出不客觀、不科學的弊病,對學生學習情況的評價不夠全面準確,所以我們必須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方法。要“研究、探索利于引導學生全面提高學習成績、張揚個性的創新方法,做到實事求是,怎樣合適就怎樣選擇,努力促進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2]政治學科中,學生學習狀況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因此評價手段必須多元。如充分利用口頭表揚、考試打分、寫評語、填評價表等對學生實施全方位評價。不同的場合,不同的學生,不同的階段要選擇不同的評價手段。如當一個同學政治考試成績取得明顯進步時,教師可以在試卷上寫鼓勵性的語言,還可以配合公開表揚。對于特殊的學生還可以采取更個性的評價方式。
4.評價的及時性
對學生的評價沒有特定的模式要求,但是一定要及時。“哪里需要到哪里去!”一個同學今天在課堂上表現非常好,老師可以傳來一個贊許的目光;課堂小組討論環節后,老師可以讓同桌互評,還可以當堂留出教學時間讓同學們對一組同學的發言各抒己見。在處理教學難點時,很多同學對知識點的理解不清晰、不透徹,導致回答問題時抓不住要點。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及時多布置一些課外作業,并在較短時間內開展一次單元測驗,貫穿“答題要點”的評價,在題點找的又全又準的同學作業上簽上“優秀”以致鼓勵,使認真謹慎的答題成為一種態度和習慣。教師要靈活抓住評價的契機,讓評價隨時為教學服務,為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和全面發展服務。
目前,思想政治課的學習評價主要是教師對學生、教育外部對內部的評價,主要是發揮評價的鑒定甄別、選拔淘汰、促進激勵的功能,對于構建學生完整的知識體系、培養學生各方面能力、塑造學生健全人格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政治學科作為中考的一門科目,其學習評價無疑擔負著鑒定甄別、選拔淘汰、促進激勵的功能,但是作為一門社會科學,尤其是至關重要的社會科學,它還應具有更重要的功能,它要在學生的成長中起到改進與激勵的功能,要引導學生關注國家大事,關注政治,培養一定的政治敏感度,引導學生客觀全面的看待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等等,從政治學科的特殊地位及國家的長遠發展來看,后者的地位要遠遠高于前者。
綜上,在政治學科中建立完整有效的學習評價體系已不僅僅是教師教育教學工作中的一種手段,而更應該作為教師日常工作的一個重要部分來實施。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與發展,在向學生傳授學科知識的同時,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從而真正實現教育“促進人的發展”的功能。
[1] 余文森,鄭金州主編:新課程與學生學習評價.福州:福建教育出版,2005:63
[2] 徐海利,劉英主編:如何做好教育教學中的評價.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09:158
劉嬌,女,(1989-)鞍山市二十九中學,中學政治教師(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