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菊芳
(昆山市錦溪中心小學校 昆山 215324)
探析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方法
蔡菊芳
(昆山市錦溪中心小學校 昆山 215324)
在我國基礎教育初級階段,美術教育教學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美術教學不僅能夠促進學生形成符合主流趨勢的審美觀,并且還促使學生創新能力得到較為顯著的提升。在小學美術教育教學中,如何充分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審美能力已經成為所有美術教育工作者重點關注的問題。另外,由于美術教育教學在藝術人才綜合能力培養方面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既可以培養學生對美學藝術的感悟能力,還可以提高其藝術創造能力,促進其美術思維得到有效培養。本文圍繞小學美術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方法展開分析,希望能夠促進小學生綜合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小學美術 美術教學 創新能力 培養方法
實施美學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促進學生形成健康的審美觀念,使其對美的鑒賞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得到有效培養,從而提高小學生的藝術素養,使其具有較為高尚的思想情操。在小學美術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為學生營造一定的教學情境,通過先進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利用小組合作學習促使學生團結協作能力得到顯著提升,下面圍繞小學美術教學開展過程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方法進行分析,為其綜合能力的提升和美學素養的培養提供一定的支持。
每一幅藝術作品都擁有其獨特的創作內涵和創作背景,在作品創作過程中,藝術家將其自身情感融入到作品中,進而表達出自身對生活或對生命的感悟[1]。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作品賞析課促使學生明確作品的感情基調,使其領悟作品蘊含的情感,使其在欣賞藝術作品的過程中與創作人產生共情心理,從而激發其創作靈感,使其形成正確、健康的審美觀,提高其對美的鑒賞能力。
學生處于小學階段,其學習具有較為鮮明的特點,最為明顯的表現是學生的注意力難以長時間的集中在課堂學習上,所以,教師在美術課程教學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特點,對美術課程教學進度和教學內容之間的關系進行充分把握,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的調整課堂教學進度,同時,教師還應該分配安排理論課程講解時間和技能教學時間的比重[2]。借助多媒體教學為學生播放經典美術作品,為學生營造一定的藝術氛圍,促使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充分培養。例如,在美術技能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先播放完整的藝術作品,然后將圖片分成若干部分,逐一放大講解,帶領學生仔細研究作品的細節部分,進而促進學生繪畫經驗得到豐富積累,激發其創作靈感,使其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美術教學活動中。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學生面對新鮮事物時難以避免的會對其產生好奇心理。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遵循學生的成長規律,根據其不同成長階段的不同需求對學生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實施培養[3]。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能夠為學生提供較為直接的視聽效果,進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在欣賞藝術作品的過程中形成一定的想象思維。
例如,在靜態景物、自然風景等藝術作品欣賞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開展賞析課程教學活動,為學生收集并播放一些自然景物和生命相關的圖片,讓學生在欣賞巍峨山峰、唯美大海、蒼勁古木、遼闊草原的過程中,感悟生命與自然的美好,使學生在直觀領略自然風景的同時寄情于山水,進而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和創新意識。
由于學生的藝術創作經驗少,在以往的藝術創作過程中多以臨摹為主,所以臨摹成為了提升學生藝術創作技巧的主要途徑。而在欣賞藝術作品的過程中,學生的審美思維得到充分擴展,其美術基礎知識也得到一定的積累。為了促進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想象力在美術教學中得以充分培養,教師就應該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將以人為本理念滲透到整個教學環節[4]。例如,在學生進行藝術創作的過程中,有些學生的主觀意識較強,其利用鮮明的色彩創造出強烈的視覺效果,對于這類學生,教師應該給予一定的鼓勵,激勵其勇敢的進行創作,進而提高其創新意識和主觀意識,使其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藝術創作技巧教學活動中。同時,教師在表揚某一位學生時,就會無形之中促使這位學生發揮榜樣力量,使全體學生產生競爭心理,促使全體學生向著更好的方向努力。
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充滿感情的藝術作品講解使學生創作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從而促使課堂學習環境得到良好的營造,為美術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具體來說,教師可以根據課程內容為學生設置一定的創作主題,讓學生圍繞這一主題進行創作,進而調動其創新熱情。然后,教師根據學生的創作作品給出客觀、正向的評價,以激勵的態度為主鼓勵學生進行創作[5]。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對班級內的物品進行繪畫,學生通過仔細觀察后利用色彩的碰撞進行繪畫,進而提高其色彩搭配能力和創新能力。
綜上所述,在小學美術教育教學過程中,利用情感教育和多媒體教學方式開展美術教學活動,不僅能夠促使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到課堂教學過程中,還能夠使其對創作美術作品產生濃厚的興趣。為了提高小學美術教學質量和效率,小學美術教師應該明確學生學習規律,遵循一定的教學原則,利用科學技術合理設置教學內容,將美術教學落到實處。同時,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采取相適應的教學方式,在促使學生對美學藝術產生濃厚興趣的基礎上,促進其形成較為獨立且符合主流趨勢的審美觀念和美術思維,從而進一步提高其對藝術作品的鑒賞能力和藝術表達能力,為其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增強提供重要的支持。
[1]李語文.淺析小學美術教學小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美術教育研究,2013(14)∶148.
[2]于疏影.淺談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新課程學習·上旬,2013(5)∶19-19.
[3]陳海華.小學美術教學之我見[J].廣西教育A(小教版),2012(7)∶88.
[4]陳美香.小學美術教學小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交給兒童開啟美術之門的金鑰匙[J].菏澤學院學報,2014(z1)∶169-172.
[5]李藐.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方法探究[J].藝術時尚(下旬刊),2013(1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