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暢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拉瑪依市第一小學 新疆克拉瑪依 834000)
新課程理念下小學音樂教學的有效改革
郭子暢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拉瑪依市第一小學 新疆克拉瑪依 834000)
音樂是傳載情感的工具,是一門古老而常青的藝術,它讓人著迷、讓人如癡如醉。在目前的教育環境里,音樂教育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與重視。新課標的誕生無疑不為音樂教育注入了新鮮、充滿活力的血液。音樂教育的形式也從單一的“口傳心授”慢慢轉變為“師生互動”,不僅要培養學生對音樂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更重視培養學生真正的音樂鑒賞能力,提高學生們的音樂素質,使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能力得到全面的培養。
新課程理念 小學音樂教學 教學觀念 個性發展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的深化實施,將小學音樂教學帶入了另外一個新高度,而學生音樂技能的全面發展也需要一定的條件去發揮、去實現。所以作為學校,作為小學音樂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技能的掌握,還要為學生的自我技能展示提供有利的平臺,讓學生能夠在音樂技能的展現運用中感知音樂的獨特魅力。[1]
在以往小學音樂教學中,只限于你教我唱的固定教學方式,課堂結構顯得單調無味,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更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認真鉆研教材,研究學生的心理特點,盡可能地采用各種生動、 活潑的教學方法因勢利導,用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如學生已經了解了什么是音樂中的二拍子,并通過走路體會到了二拍子音樂的特點,教師就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去思考: 不用走路,能不能用其他的方法體會到二拍子的特點呢? 學生會給老師做出多種有二拍子特點的動作。好奇是小學生的獨特天性,他們總想自己親自體會、 感受,當教師拿出幾件簡單的打擊樂器,請學生觀察后自己做一件打擊樂器時,學生就會做出各種各樣的樂器。這樣不但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也培養了其創造思維的能力。[2]
興趣對于學習的重要意義,應該說早已被人們所認識。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校教育只是人生的一個學習階段,所以掌握學習方法,比掌握學習內容更為重要。
因此,我們應把學習興趣歸還給學習者,使其成為一種自覺意識。讓學生帶著濃郁的興趣走進音樂課,讓學生保持一種對音樂學習的積極心態和愉悅體驗,音樂課堂便能成為學生精神上的家園,音樂真正走進孩子們的心中,成為其心靈里美好的東西。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陳舊的音樂課堂就要創新,要大膽改革。但我們不僅要“敢創新”還要“會創新”,不是說要創新,就把以前的基礎教育全部推翻,創新的音樂課被錯誤地理解為“玩”一樣的課。通過讓小學生欣賞這些歡快的歌曲,喚起他們對美好生活的表達和對美好夢想的向往。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音樂魅力的展現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學內容。小學生受年齡、認知水平等的限制,對音樂知識的理解和對樂理的把握及上課的注意力集中情況都不如初高中生。因此,教師對教學方式的引導是至關重要的。[3]
每個班的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都有所不同,掌握音樂的基礎知識也有所不同,對于音樂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也不盡相同。因此,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對于加強音樂的基礎知識的訓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只是一味地獨立教授基礎知識,將會使學生覺得枯燥乏味,對學習音樂失去熱情和興趣,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如在教授《我抱著月光,月光抱著我》這首歌曲時,教師可讓學生在音樂的伴奏下一邊唱《我抱著月光,月光抱著我》,一邊通過“讀歌詞”、“跺腳”、“拍手”等方式感受其節奏,這樣學生既感受到歌曲意境,又很好地掌握其節奏,讓學生用拍手、跺腳的方式把聽到的模仿出來,實現由聲音感知到動作感知的過渡,收到“寓教于樂”的效果。在音樂教學中,我還經常采用學科整合的教學方法,把音樂與舞蹈、音樂與體育、音樂與文學等結合起來,讓學生自編、自導、自演節目,既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又發展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使其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4]
從教學內容安排上看,欣賞是整個音樂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認為小學音樂教學中音樂欣賞教育可有可無或關系不大的看法都是錯誤的。小學音樂教學中學生欣賞能力的培養要注意幾個問題。首先,教師心目中必須有明確的目的。我們認為欣賞教學總的要求是擴大音樂視野、 發展想象力、 培養感受、 理解音樂的能力。其次,確保欣賞教學目的要求得到落實。現行課本各部分的內容之間有一定聯系,也做了固定編排,但由于年齡、 心理的差異,學生對它的適應性各有不同,因此欣賞教學必須加強針對性。同時注意欣賞教學的靈活性,在欣賞教學方式上可視實際情況靈活掌握。在聽的方面,可以使用唱片、 錄音磁帶播放,也可以通過教師演唱、 演奏,還可以讓有專長、 有能力的學生進行表演。在聽、 講結合上,可以先聽后講,也可以邊聽邊講; 可以聽多講少,也可以精講粗聽等。
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教師對如何使用好課堂評價。主要可從以下方面做起:一是遵循學生的年齡特征進行評價,根據學生的心理成長進行評價。如小學生的自律性不太好,好奇心比較重,上課時容易做小動作或沒跟上教師的課堂節奏,這時教師可以通過獎勵其他表現好的同學來引導表現不好的同學,并通過游戲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二是課堂評價是為了引導學生更準確的學到知識,更好的開展課堂教學工作,所以評價的前提是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怪異、尊重學生的選擇、尊重學生的創新成果。三是讓學生成為評價的主人。通過在課堂上運用不同的評價方式,使學生更積極的投入課堂,參與課堂,更好的實現課堂的有效性。
傳統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很容易忽視小學生的興趣愛好,不關注他們對音樂的領悟,小學生自身認識水平有限,這種教學方式淡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要真正提高小學音樂教學質量,教師就必須完善和創新小學音樂教學方法,通過各種途徑培養學生對音樂藝術的鑒別和欣賞能力,而實現新課程的教學目標。
新課程理念的小學音樂教育,不能只在乎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音樂的情感變化,還要注重學生音樂興趣與愛好的持久培養;不能只注重音樂知識的簡單傳遞,還要注重學生音樂技能的鞏固與深化參考文獻
培養;不能只在乎課堂教學的目前結果,還要注重學生音樂發展的長遠未來。作為教師要高度重視教學教育的最終成果,要積極為學生搭建可以展現自我、超越自我的平臺,讓學生的音樂道路在教師的引導下可以越走越遠。
[1]石旭.淺談音樂的創新教學
[2]楊文洪.給學生搭建一個舞臺,必將綻放美麗之花.
[3]尹靜.新課程改革下的小學音樂教學
[4]王丹妮.淺談新課改下的音樂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