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會
(吉林省大安市月亮泡小學 吉林大安 131307)
巧用兒歌對幼兒進行養成教育的探討
王文會
(吉林省大安市月亮泡小學 吉林大安 131307)
幼兒時期是對學生生活和學習習慣進行適當培養的關鍵時期,甚至對學生的健康成長產生著決定性的影響,因此必須高度重視幼兒教育工作,注意探索科學的養成教育,保證幼兒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為幼兒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本文以兒歌的巧用為例進行分析,希望能夠為幼兒養成教育的開展提供相應的支持。
兒歌 幼兒教育 養成教育
幼兒時期是一個人一生中最為重要的起步階段,這一階段中幼兒接受什么樣的教育熏陶對幼兒未來成長產生著決定性的影響。相關調查研究表明,只有在幼兒時期關注幼兒養成教育,并采取適當的措施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初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才可以為學生的未來健康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幼兒養成教育的效果也才能夠獲得充分的發揮。
幼兒階段的學生對事物保持著強烈的好奇心,并且一般對好聽的音樂相對敏感,愿意結合音樂教學配合教師的教學組織活動,進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針對特定的教學問題,教師應該合理選擇相應的兒歌,讓學生在傾聽兒歌的過程中就能夠接受潛移默化的影響,為學生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奠定基礎[1]。如針對幼兒園給幼兒洗手這一問題,為了保持幼兒生活和學習方面的衛生,教師必須定時組織學生進行洗手,但是受到學生個性差異的影響,部分學生對洗手的興趣較低,并且沒有養成良好的洗手習慣,因此在融入兒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針對幼兒的洗手問題適當的創設相應的兒歌,以兒歌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在深入學習的過程中完成對自身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為學生未來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在具體操作上,教師可以適當的編寫“小小洗手歌”:小朋友,玩耍過;雙手上,細菌多;快快來,洗干凈;做個健康的小同學。沾沾水,沖沖涼;抹香皂,手搓搓;再清洗,甩甩甩;把我的小手變白了。這樣,學生就能夠在朗讀和演唱兒歌的過程中完成洗手的演示,并養成良好的洗手興趣和習慣,讓學生對正確生活習慣等形成正確的認識,在后期學習中掌握更多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良好學習習慣的保持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基礎,也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關鍵點,因此幼兒教師還可以具體結合兒歌教學對學生的學習習慣加以培養,進一步增強幼兒的學習自覺性和自主性,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定基礎。如針對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紀律意識較差,喜歡跑來跑去甚至隨地大小便的不良現象,教師就可以在加強學生管理的基礎上,以兒歌教學的形式對學生的學習習慣加以培養,促使學生在未來獲得更好的發展[2]。具體來說,幼兒教師在對幼兒學習問題加以管理的過程中可以適當的創編兒歌:站像一棵松、眼看前方身放松;坐像一臺鐘,兩個膝蓋并排中……這樣,幼兒就能夠在兒歌的輔助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未來學習創造條件。同時,幼兒的學習習慣教學還包含幼兒讀書姿勢、寫字姿勢等方面的內容,教師為了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還可以適當的加入些讀書姿勢和學習姿勢方面的兒歌,讓幼兒能夠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中逐漸對良好學習習慣形成正確的認識,并自覺約束自身行為,遵守各項規范,促使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得以養成,為學生未來學習能力的培養和學習質量的提升提供相應的保障。
受到不同成長環境的影響,幼兒階段的學生對文明禮儀的認識存在差異,因此文明禮儀的學習能力也不盡相同,所以要想保證學生能夠及時接受相應的教育和引導,促使學生可以逐步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就應該重點關注學生的教育培養問題,借助兒歌教學為教師的教學活動提供相應的輔助。幼兒園教師應該適當的在教學實踐中將兒歌融入到具體的教學環節,讓學生能夠在兒歌的教育和引導下逐步對家庭教育、傳統美德等滲透其中,對學生實施科學的教學引導,促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為幼兒的全面發展提供相應的保障[3]。具體而言,教師針對當前幼兒園普遍存在的學生團結意識不強問題,可以適當的創編兒歌:好寶寶,懂禮貌,遇長輩,彎彎腰,遇同學,問聲好,隨時隨地說謝謝,聰明禮貌的好寶寶。這樣,幼兒在學習過程中就能夠對文明禮儀形成初步的認識,逐步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為幼兒未來健康成長奠定基礎。同時,為了保證文明禮儀習慣培養效果得到充分的發揮,教師可以嘗試采取家園結合的教學方式,在保證幼兒園教學質量的同時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積極作用,讓幼兒真正認識到文明禮儀的重要性,促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了適當的培養。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嘗試設置如下兒歌:我是家里的小主人,文明禮貌大家開心,對媽媽說聲謝,對爸爸道辛苦,爸爸媽媽真偉大,生我養我愛護我。通過巧用兒歌,讓學生在掌握文明禮貌用語的同時生發出一種感恩的情感,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做出相應的指引,為學生良好文明禮儀習慣的養成奠定堅實的基礎[4]。唯有如此,兒歌教學在幼兒教育中的作用才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學生也才可以接受更為科學的教育和指導,學生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以及文明禮儀習慣等都能夠得到適當的培養,不僅能夠對學生未來全面成長產生特定的積極影響,還能夠切實推進我國幼兒教育質量的進一步提升。
綜上所述,巧用兒歌對幼兒實施相應的教育和引導,幼兒能夠逐漸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文明禮儀習慣也必然會得到適當的培養,有助于將學生培養成為具有良好精神品質的人才,促使學生在未來獲得更為穩定的發展。因此,幼兒教師必須高度重視兒歌在教學實踐中的廣泛應用,適當的探索科學的應用方式保證兒歌的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為學生下一個階段的學習奠定基礎。
[1]朱萍.巧用兒歌對幼兒進行養成教育的探索[J].成才之路,2015(23):73.
[2]金志鳳.創新兒歌教育文化開展幼兒養成教育[J].心事·教育策劃與管理,2013(10):40.
[3]董鳳華.潤物細無聲——幼兒養成教育的踐行[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3(2):101,180.
[4]鄭曉玲.小班是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幼教研究),201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