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艷
黑龍江省大慶市龍鳳區第五小學 黑龍江大慶 163711
讓家庭教育充滿智慧與愛—家庭教育體會
李翠艷
黑龍江省大慶市龍鳳區第五小學黑龍江大慶163711
家庭教育的成敗,直接影響著孩子一生的成長,也關系到一個家庭的安寧與幸福。隨著時代的發展,家庭教育越來越多的成為人們頭疼的話題,子女教育到底該怎么做呢?下面我就我兒子的成長經歷,我們家長的一些做法及體會與大家談一談,希望能對家長朋友們有點幫助。
家庭教育 體會
1.嚴格的品質教育
我兒子從十七個月到八歲,都是由我母親待。我母親是個很會教育孩子的老人,她不但對我們這一代人嚴格要求,對孫輩們也是很嚴格。老人對孩子的不溺愛、不嬌慣,使我兒子養成一個比較好的品質。比如:別人的東西不能動,不能見什么要什么,花錢要節省,講文明禮貌,有愛心等。
2.適時的早期教育
我在一本書中看到,孩子智力開發的最佳時間是四個月到四周歲期間。回想起來對我兒子的啟蒙教育正符合了這一規律。在母親的引導下,我兒子不到三歲,學會了百以內加減法,繼而成百、上千、上萬都會口算,從一到百倒背如流。差兩個月四周歲時,一個偶然的機會,使他接觸到了負數,我就借機用實例簡單教他負數的意義、正負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他竟然在拿著玩具的情況下,學會了有理數加減法,且一眨眼就能說正確結果。我母親還通過擺撲克(擺九點),使他在運算速度和規律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生活中,也隨時對他進行數學計算訓練。四周歲的時候,乘法口訣,分數的意義等,他都掌握得非常好。所以,他上學后學習數學非常輕松。在識字上,我們沒有特殊的教他,就是在生活中遇到簡單的字就告訴他,他的記憶力很好,更主要的是他對什么都感興趣,善于觀察、分析發問。比如:他學了幾個簡單的常見字,他問我“大”和“小”組合起來讀什么?這時我就趁機多教他幾個這樣的字,他學得特別快。我想,這可能就是興趣因素的作用吧!
3.遠大的理想教育
我母親用我們這一代人的實例,給孩子們講:“小孩子從小要聽話,熱愛學習,長大了才能有好的生活,好的前途。”她抓住看電視等時機,適時給孩子灌輸正確、高遠的理想目標。使得我兒子不到五歲時就渴望上學,和我說將來要上清華大學。
1.注意力的培養
我覺得,我兒子注意力的培養,是從嬰幼兒開始的,這也是我們當時的條件因素促成的結果。當時由于經濟條件不好,孩子的玩具很少,我自己在家待他,沒時間陪他玩兒,就讓他自己玩一樣玩具,他能玩很長時間。他不高興了,我換一樣東西給他,他又能玩很長時間。兩三歲時,自己就能趴在錄音機前,長時間聽故事,看電視也能一動不動地看一個來小時。這為他以后聽課學習注意力很集中打下了基礎。
2.對學習態度的培養
我兒子小學階段對學習的熱愛,一方面來自于他的興趣和遠大理想,另方面家長對他的言傳身教,嚴格要求也很重要。在小學階段,他沒有不完成作業的情況,幾乎每天都是放學回家就寫作業,然后再玩,如果作業多了點,不寫完作業決不吃飯。他在寫作業時非常專心,所以速度很快,質量好,效率也高。
孩子寫作業時雖不用輔導,但我們家長一定要關注,每天不但要詢問作業情況,一定要看看他寫什么了,寫得怎么樣。作為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好好學習,成績優秀,當然,家長都有很忙,但不論你怎么忙,每天一定要抽出時間去關照一下孩子的學習情況,特別是對不愛學習的孩子,家長一定要親自檢查他們的作業,看他寫沒寫,寫得好不好,對所學知識是不掌握。讓他知道家長對他的關注,使他明確:不完成作業或學習態度不認真是不行的。有時間的家長,可與孩子一起看書學習,這是最好的身教方法。
人們都愿意聽表揚的語言,不愿意聽批評、指責的話語 。這是常情。小孩兒更是愿聽贊揚的話。當孩子有了成績或某方面表現好時,家長一定不要吝惜你欣賞和贊美的語言,讓孩子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孩子的一點點進步也是一次成功。可以說我兒子是在贊揚聲中長大的,這也對他起到相當大的激勵作用。作為家長,千萬不要當孩子面說他“笨、傻”之類的詞語。也許是無數次的“你真聰明!”潛意識地使我的兒子越來越聰明。
但是,我對我兒子的每次贊揚和肯定的后面都要有個轉折和假設。“不過你……還不夠好,如果你再認真些、努力些會更棒……”我們常和他講:“知識是無窮盡的,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之類的道理。使他一直以來無論取得什么成績,他從不表現出驕傲情緒。
在孩子游戲方面,我們都采取支持態度,從學前到畢業,我們幾乎沒阻止過他出去與小朋友們玩的所有游戲。我認為,應該充分發揮孩子玩的天性,在玩中開發智力,鍛煉意志。他有一種不服輸的精神,無論什么游戲,只要他接觸到了,一定要玩精,取勝。在家里,象棋、軍棋、跳棋撲克、麻將,他樣樣精通。在學校籃球、足球、跳繩、踢毽子,跑步項項是能手。
家長是孩子的最好的老師,你的言行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和行為習慣的養成。遺傳基因是不可否定的,但很多言行、習慣的養成,是與家長的影響分不開的。所以,希望家長朋友們一定要注意:在孩子面前,你的言談舉止、勤勞節儉 、為人處事的觀點、對人的態度等,都是容易讓孩子效仿的。
每個家庭,每個人都難免有不順心的事,或者人與人間的矛盾。如:家庭矛盾、生意上的不順等。一定盡量避免讓孩子知道或參與進來 。這樣使孩子的心靈深處沒有煩惱和憂傷,沒有憎恨和矛盾,他會快樂地沒有壓力地去學習,學習效果也會很好。不要把對大人的不滿或生活的不如意帶到孩子面前,更不能把氣撒在孩子身上。
我覺得在孩子的每個學習階段,都應該給他適當地確立學習目標很重要。這一點在我兒子身上很有效果。他在上初中、高中階段每一次給他定的目標,他都實現了目標,這也是激勵他學習的一個動力。家長切記,一定不要說:“你看誰誰多行,你怎么就趕不上他呢?”這類的話。要說,你能趕上他,只要你努力。當然,不能給孩子確立的目標太高遠,讓孩子可望不可及,望而生畏,因此,望而卻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