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勝斌
(吉林人民廣播電臺,吉林 長春 130033)
新聞播音藝術的風格和技術之我見
蔣勝斌
(吉林人民廣播電臺,吉林 長春 130033)
在廣播電視新聞發展過程中,新聞播音風格與從前相比也有一定變化。這一方面得益于信息科技的日益進步以及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另一方面取決于我國新聞行業技術的進步。所以本文將針對當前新聞播音藝術風格轉變的原因進行分析,提出在未來的發展中播音員應如何進行藝術風格轉變,以實現新聞播音藝術水準的提高。
新聞;播音藝術;風格;技術
隨著廣播事業的不斷發展,我國新聞播音員在播音風格方面已有所改變,傳統的播音模式已經被打破,同時全新的新聞播報風格也逐漸產生與形成。而新的播音風格要向著怎樣的方向發展才符合時代要求,是亟須解決的問題。
(一)播音事業發展為播音風格多元化提供平臺
新聞播音藝術風格在近些年來發生了一定的變化,這主要源于播音事業的發展為播音風格的多元化提供了平臺。廣播電視新聞行業的快速進步,使得一些新的技術應運而生,同時人們對廣播新聞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使得新聞節目播報本身的要求也會得到提升。尤其在廣播新聞發展中出現了現場直播和新聞直播,這種直播形式的出現就要求新聞播音員以最快的速度將新聞傳遞給受眾,同時體現出新聞的真實性與客觀性,符合新聞時效性的特點。目前在我國比較普遍的新聞直播方式分為兩種:其一,在演播室進行錄制的新聞直播內容。其二,在現場進行的新聞直播報道。實際上不管是哪一種,都體現出對新聞播音員的要求在不斷提升。從前新聞播音員自身需要將稿件熟悉朗讀,而現在新聞直播的出現就會沖擊這一現象,使得播音員必須要及時應對突發事件,具有極強應變能力,且對自身科學文化知識有一定的儲備。播音事業的發展也使得播音員不能再像從前一樣依賴稿件,而是只能依賴自身平時的專業積累以及綜合素質,這才能滿足當前新聞播音工作的要求。所以播音事業的不斷發展也促使新聞播音員在播音風格的選擇上區別于從前,更明顯地體現出新聞播音員的主觀能動性。
(二)新聞節目改革為新聞播報方式創新提供機會
新聞節目本身與從前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所以推進新聞播音員播音風格轉變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新聞節目本身改革為新聞播報創造了創新的條件。現代新聞傳播過程中,不僅注重傳播本身,更注重傳播內容以及傳播信息。所以新聞內容在當今呈現形式更加簡潔,播音員自身對其的點評也相當言簡意賅,并且絕沒有太多感情色彩融入其中,只是以理服人,言之有理,通過真誠來打動觀眾。因此,這也促使新聞節目播音風格逐漸轉變為敘述和點評,不再對事件有過多情感的摻雜,進而使得新聞播音風格實現了質樸化發展。
(一)播音員需要積累豐富知識
播音員若想實現播音藝術風格的轉變,且符合當前新聞播音要求,首先就應該對自身能力有所提升。而最主要的做法,就應該是積累豐富的知識以充實自身的頭腦。對于播音員而言,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而口語表達能力實際上也是一個人知識儲備的體現。這些知識包括專業基礎知識、科學文化知識、思想精神理論等等。播音員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一方面體現在其在話筒前流暢的表達以及準確規范的用詞;另一方面也表現在播音員是否可以利用所掌握知識來駕馭節目,將新聞節目的藝術性體現出來,以提高新聞播音作品的美學層次。簡而言之,播音員具備豐富知識是必不可少的,同時播音員豐富知識都會在鏡頭前的口語表達過程中有所呈現。播音員豐富的知識積累實際上也是推動新聞播音體現藝術風格創新以及技術改進的重要方法。
(二)以豐富的情感感染受眾
近些年來電視新聞節目在整體打造方面與從前也有較大差別。首先,節目更加注重與觀眾的貼近性,尤其是新聞方面。我國的眾多媒體、電臺、電視臺都開始力求打造民生新聞內容,旨在貼近日常百姓生活,以滿足和訴說百姓心聲。而這些在鏡頭面前的呈現,主要就是需要播音員利用聲音來打動觀眾。播音員必須要清楚自身在播音的過程中,需要播報什么內容,這些內容的受眾是誰以及應該如何向受眾闡述這些內容。當明確了這些內容之后,播音員的播音風格選擇將會更加確切。播音員會與觀眾產生共鳴,并且通過真實動人的語言風格來贏得大眾的認可。此外,播音員還應該注重自身個性的展示,將自己對新聞事件獨特的思考以及判斷闡釋給觀眾,以不同的視角為觀眾提供更為客觀的新聞事件內容。
(三)播音風格力求語言質樸
新聞播音風格在近些年來的轉變,還體現在播音風格力求語言質樸。而語言質樸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可以用口頭詞匯就盡可能避免書面語。這并不是說明播音員的播音質量下降,語言水平層次降低,而是更加體現出電視新聞本身的親民性。電視新聞內容更加注重對全體受眾的兼顧,希望更多不同文化層次以及不同水平的人都可以收聽新聞內容。所以這里所謂的口頭詞匯就是常見的詞匯,并不是口語化或者非主流的詞匯。通過利用簡單通俗易懂的詞匯構成新聞內容,更加有利于受眾接受。
第二,可以選擇簡單短句就盡可能規避復雜長句。并不是說復雜的長句子不好,而是長句子一般而言語法結構復雜,里面包含的修辭成分較多且不利于人們直觀理解。而短句子可以利用簡單的結構形式將句子講清楚,進而實現新聞的普及。
第三,盡可能豐富語言內容。前面提到盡可能利用常見詞匯,避免書面語,這并不是說新聞播音員在播音過程中應該選擇口語化原形的表達方式。新聞播音員應該對內容適當進行豐富,且對形式有一定的完善,通俗卻不平庸,高雅卻不庸俗,這才是新聞播音員在當前新聞播報過程中應該秉承的播音風格和發展方向。
新聞播音藝術風格與技術伴隨著新聞播報要求的不斷改變和變化。當前的播音員在新聞播音藝術風格選擇和發展上也應該時刻滿足新聞播報要求,努力按照新聞行業發展方向進行新聞播音風格轉變,使得新聞播音藝術和技術最大程度上得到發展與進步。
[1] 張德偉.初探新聞播音的藝術審美[J] .新聞傳播,2015(12).
[2] 平忠波.談新聞播音語言的美感[J] .新聞傳播,2014(06).
G222.2
A
1674-8883(2015)18-0107-01
蔣勝斌(1958—),男,吉林長春人,研究方向:新聞播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