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榮霞
(修水縣良塘中心幼兒園 江西修水 332400)
家園合力點燃幼兒閱讀興趣之火花
阮榮霞
(修水縣良塘中心幼兒園 江西修水 332400)
早期閱讀不僅能擴大、豐富幼兒的知識領域,還能促進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及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為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由此可見,培養幼兒良好穩定的閱讀興趣,是幼兒園教育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家長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內容。本文以早期閱讀興趣為視點,著重論述了幼兒園與家庭對幼兒早期閱讀興趣培養的作用,并通過環境創設和材料選擇等方面的具體做法,佐證了早期閱讀興趣的激發和鞏固離不開家園合力作用。
家園合力 早期閱讀 興趣
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符號的興趣,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各種方式引導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前閱讀和前書寫技能。對閱讀興趣的激發與鞏固是早期閱讀指導的首要任務,也是早期閱讀指導的重要意義,而興趣的培養和穩固又離不開家園的合力作用。[1]
我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指出:“怎樣的環境的刺激,得到怎樣的印象。”許多研究也說明:有價值的環境,應該是與幼兒年齡特點相符,與幼兒相互作用的。因此,對于早期閱讀的興趣激發,良好的環境創設是首要條件,這里所指的條件包括物質與精神,當然它適用于家庭和幼兒園。[2]
1.物質環境方面:
精心營造閱讀氛圍一個光線充足、空間適宜、相對安靜的閱讀環境是幼兒非常需要的,教師應該在閱讀環境的創設上花心思,并且提醒家長對家里設計相對穩定的閱讀區。比如我們教師現在所設計的“圖書角”和“語言區”等活動區域,都是為了給孩子提供一個閱讀的固定空間,可以在晨間活動、區域活動以及游戲活動時以一種開放的形式,吸引幼兒隨時翻閱并進行閱讀。考慮到有些教室空間有限,我們還可以在教室門口、植物角、墻飾上、盥洗室等,凡是能讓孩子們見物的同時就能見到相對應的字寶寶,這樣孩子們就會自然而然地把圖像、聲音、語義、符號自動地整合到一起,從而逐步實現對閱讀能力的培養。
2.心理環境方面:
良好的心理環境是幼兒進行自覺閱讀的前提,幼兒在寬松、和諧、自主的環境氣氛中,能極大程度地激發閱讀的積極性。因此,教師要盡可能地創設閱讀氛圍,同時引導家長在親子閱讀時同樣要給予幼兒絕對的關注和尊重,尊重幼兒的行為,尊重幼兒的思想,以開放和平等的態度對待幼兒的閱讀情況。特別是對幼兒的評價,應以激勵性評價為主,如:物質激勵——發放小紅花、小五星或各種動物圖片等;榜樣示范——創造機會,鼓勵上臺示范表現,比如評比“故事大王”、“閱讀王子”等;語言鼓勵——用肯定性語言給予評價等。這里要注意的是,語言評價時應從閱讀能力方面考慮提法,如:“你說得真棒!”“你觀察得真仔細!”“你閱讀的聲音真好聽!”“你跟書里的小動物一樣聰明!”等等。
目前幼兒讀物魚龍混雜,要想保證幼兒閱讀的質量,教師應認真選擇閱讀材料,同時推薦適宜的幼兒讀物給家長進行親子閱讀。在閱讀材料的選擇上,應根據幼兒閱讀經驗的不斷積累,做到間時投放與更換難易程度不同、類型不同的材料,確保閱讀興趣的不斷增強。
1.根據孩子特點,針對性選擇材料
比如,有的孩子獨立性較差,就可以選擇“我很能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有的孩子不善于觀察,就可以選擇“找茬”類的書籍等等;如果孩子還有喜歡動物或喜歡樂器等,要盡量滿足。只有孩子自己感興趣的書,他才會主動去看、去學。
2.以情節畫面為主,配套幼兒用書
在每一個主題的開展過程中或之后,我們會將幼兒用書擺放在語言區中,因為這些書配有適當的文字或是與主題活動相配套,幼兒又有了相關的學習活動經驗,所以在閱讀時更加認真,他們會指著書上的畫面與同伴一起講講其中的情節,體驗閱讀的樂趣,從而幫助幼兒逐步完成從圖畫形象到文字符號的過渡。[3]
有很多家長認為,培養孩子的早期閱讀是幼兒園學校的事,其實不然,一個孩子從降生到走入社會大約有三分之二的時間是在家庭中渡過的,所以早期閱讀要充分發揮父母的作用,形成良好的家庭閱讀氛圍,以鞏固幼兒早期閱讀的興趣。[4]
1.父母的榜樣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父母喜歡讀書且有經常閱讀的習慣,孩子就會從小模仿父母這一種學習活動,那么對孩子閱讀習慣的形成也起著良好的作用。我國古代杰出的史學家司馬遷,其父司馬談是漢朝的太史令,十分博學。司馬遷從小受到父親嚴格教育的熏陶,自幼就刻苦學習,閱讀史籍,10歲就能流暢的讀古文,培養了對史書的興趣,從而為日后的輝煌學術成就奠定了基礎。
習慣的培養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常言道“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要培養孩子早期閱讀習慣,必須有持之以恒的信心和無怨無悔的愛心,讓孩子從小就感覺到看書和吃飯一樣重要,培養孩子穩定的閱讀習慣。
2.家庭的閱讀環境
材料布置方面,家長可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為孩子選擇并購買一些畫報、圖書,同時為孩子辟出一個安靜的角落擺放好,這樣讓孩子可以隨手拿到自己喜愛的圖書。時間上,家長每周可為孩子安排一次或數次用于閱讀的時間,或是在睡前能安排一段家庭閱讀時間。家長們還可以利用節假日的時間,帶孩子到圖書館、書店,在那里可以讓孩子充分地感受到濃厚的讀書氣氛。
3.家園的教育配合
由于大部分家長不是教育專業的,缺乏相應的材料選擇和閱讀指導的能力,所以,教師要針對幼兒閱讀情況,對家長做引導,以確保閱讀的科學性和實效性。平時,教師可將幼兒在園閱讀的內容告知家長,請家長配合指導,如當天學習的兒歌、故事,教師可讓幼兒回家復述給家長聽并請家長幫忙進行記錄。
教師還可以利用開家長會的機會進行閱讀指導。開家長會的時候,除了老師為家長介紹親子閱讀的方法外,還可邀請一些家長為大家介紹成功的親子閱讀經驗,相信借鑒了別人的成功經驗,家長指導孩子進行閱讀會更得心應手,這種家園合力教育作用,能收到不可估量的效果。
總之,早期閱讀對人生成長進步產生重要的作用,它們是幼兒增長知識,開拓眼界和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徑,我們要正確有效地開展早期閱讀教育,調動幼兒早期閱讀興趣,而這種興趣的激發與鞏固離不開家庭和幼兒園的共同努力,讓家園發揮最大的合力作用,為孩子們打開“書籍”的金鑰匙,獲取最優質的知識養分!
[1] 朱自強. 幼兒文學∶學前教育的珍貴資源[J]. 學前教育研究. 2010(01)
[2] 顏曉燕. 早期閱讀教學的特征[J]. 學前教育研究. 2009(01)
[3] 王蕾. 圖畫書與學前兒童語言教育[J]. 學前教育研究. 2008(07)
[4] 賀紅,蔣蕙. 多元化早期閱讀材料的研究[J]. 學前教育研究. 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