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龍
(包鋼幼教處騰飛培訓學校 內蒙古包頭 014010)
淺談幼兒園幼兒養成教育
周云龍
(包鋼幼教處騰飛培訓學校 內蒙古包頭 014010)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良好的生活學習常規對孩子的一生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幼兒時期是人生的起步階段,同時也是各種行為習慣的養成階段。因此,作為一名幼兒教育工作者,應因地制宜的采用各種行止有效的方法,幫助幼兒及早糾正不良的習慣,并養成各種良好行為習慣。
幼兒 養成教育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良好的生活學習常規對孩子的一生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幼兒時期是人生的起步階段,同時也是各種行為習慣的養成階段。因此,作為一名幼兒教育工作者,應采取因地制宜的采用各種行止有效的方法,幫助幼兒及早糾正不良的習慣,并養成各種良好行為習慣。
養成教育是幼兒教育中經常提到的一個名詞,幼兒園生活對于一個人來說,是社會性初步的形成期,幼兒來到幼兒園里,他們不知道怎么去和其他人交往,這就要求老師給他正確的引導,通過一些活動來引導幼兒的規則意識,例如故事《小山羊過橋》就告訴小朋友規則的重要性。讓小朋友在平時的生活活動中,遵守規則。其次,結合一日生活,培養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善于將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活動,每一個環節中一點一滴地滲透和強化。如幼兒來園要求教師與幼兒相互問好,當個別幼兒由于各種原因不能堅持,教師就要及時提醒、要求、示范,直至養成習慣。
另外,利用環境熏陶,形成良好習慣。我們要積極營造有利于幼兒成長的環境,促進各種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師首先要做到對幼兒悉心地照顧和愛護,使幼兒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真誠的愛,從而培養與人友好相處的情感。還可以創設有利于幼兒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的生活空間,把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常規,設置在相應的環境中,對幼兒的行為進行引領。
幼兒期自控能力差,習慣的養成具有不穩定性,因此通過各種激勵手段促進良好習慣的養成。每周進行一次獎勵,及時激勵幼兒的點滴進步,促進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注重家園合作,鞏固良好習慣,在家庭教育環境中,家長的言行無意中成為幼兒模仿和學習的榜樣。因此,要使幼兒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僅僅靠幼兒園的教育是不夠的,還要重視家長工作。幼兒園教師要經常與家長交流,做好家長工作,取得家長的積極支持和密切配合,共同對幼兒進行教育。教師要隨時了解家庭教育情況,對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碰到的問題及時協助解決,達到互相配合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與家長進行及時交流和溝通,取得教育的一致性,形成合力,以達到共同鞏固幼兒良好行為之目的。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對幼兒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我們在幼兒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上獲得了一些的經驗、心得和有價值的規律,但在處理問題的時候也遇到了許多新的問題值得我們去思考。例如:幼兒之間存在很大的個性差異,針對不同的幼兒及幼兒發展程度的要求采取更為科學合理的習慣培養方法;幼兒習慣的養成需要幼兒園、家庭、社會同步進行,怎樣更好地開展家長工作,來促進幼兒習慣行為的堅持不懈;將行為習慣的養成與幼兒的情商教育密切結合,以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同步發展。
家園共育是幼兒園和家庭之間非常重要的合作環節,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家庭教育是影響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的配合,會促進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因此,我在教學中非常注重家庭教育的配合,經常與家長之間溝通交流,讓家長信任我們,尊重并聽取我們的看法,感到教師在關注自己孩子的成長和提高,感到老師比他們更深入地了解孩子。由此提高家長對幼兒非智力因素培養的重視程度,從而積極主動地配合我們的教育,共同為幼兒建立一個和諧、融洽,健康向上的生活、學習環境,使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在家庭中得到延伸和鞏固,促進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養成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幼兒與周圍人、事、物的互動過程中隱藏著豐富的教育契機,只要教師能時刻關注幼兒的生活,善于捕捉教育契機,制定科學的常規管理方法,就會為幼兒創造一個有利于行為養成的氛圍,使幼兒逐步形成各種良好的行為習慣,這對幼兒將來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今后能夠獨立生活可以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