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佩娟,段艷紅
(新鄉學院生命科學技術學院,河南新鄉 453003)
?
新鄉學院大學生食品安全知識態度行為探討
申佩娟,段艷紅*
(新鄉學院生命科學技術學院,河南新鄉 453003)
近幾年來,社會上食品安全問題頻發,因此對大學生進行食品安全知識態度行為的調查是很有必要的。了解新鄉學院學生食品安全知識態度行為的現狀,可為在新鄉學院開展食品安全教育提供科學依據,采取措施來有效提高新鄉學院學生的食品安全意識。調查結果顯示,新鄉學院全體學生的食品安全意識不高,態度行為還比較好,只是維權意識淡薄,在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識較匱乏,因此在此方面需進一步加強教育與引導。
新鄉學院;大學生;食品安全;食品安全調查;食品安全知識態度行為
最近幾年,食品安全問題頻發,因而食品安全越來越引起廣大人民的關注。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食品衛生,也渴望獲取更多的食品安全知識。知識—態度—行為模型(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在食品安全教育中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1]。食品安全問題的頻發,促使各地的食品安全知識態度行為的調查紛紛展開,了解人們對食品安全問題的認知及態度現狀進而做出相應對策。在國際上,雖然像美國、歐盟等一些發達國家已經逐步建立和完善了食品安全的管理體系,但也會不斷出現食品安全事件,只是相對我國而言較少。由于我國經濟實力相對落后,管理體制不完善,從而導致食品安全問題頻頻發生。對于個人,我們應該提高自身的食品安全知識,采取合理的態度,正確的行為來確保自己的健康。大學生是相對受教育程度較高的群體,他們的食品安全知識態度行為的現狀也反映了中國食品安全教育水平。大學生的食品安全知識、態度、行為不僅關系到自身的健康,還將對他們將來服務的人群產生廣泛影響[2]。北京、廣東、上海等大城市都已經有人對大學生進行了系統的食品安全調查。此外,各地還開展了農村、中小學等調查,來對我國各社會階層的人進行調查和了解,得出了文化程度、年齡、從事的職業、生活水平等很多因素均對食品安全態度和行為造成影響的結論。
1.1 調查對象主要以就讀于新鄉學院的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
1.2 調查方法對新鄉學院的全體學生進行隨機性調查,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所抽取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
為了使調查結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說服力,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故共發放300份調查表。
1.3 調查資料數據整理整理調查表數據,輸入Excel表格進行統計與分析,得到調查結果。
2.1 一般情況共發放了300份問卷調查表,收回的有效問卷有294份,回收率為98.3%。其中男生103人,占總人數的35%;女生191人,占65%。
2.2 不同專業的大學生對食品安全知識認知率分析情況對于不同的學生來說,其所學專業也會使其對食品安全性有不同程度的理解。對于從事生物食品方向學習的學生,由于受知識獲取的影響對食品安全有更多的警惕性,對食品儲存以及存在的隱患也會有更多的了解。調查結果也顯示出了這一規律,但全體學生普遍存在對食品安全知識的認知率偏低的現象。
2.3 不同年級大學生對食品安全知識認知率分析情況根據調查結果來看,各年級的大學生對食品安全問題的敏感程度大差無異。由于信息渠道的不斷增加,網絡的快速與便捷,大家對食品安全問題都有了普遍的警惕性。
2.4 對新鄉學院在校學生日常生活費(僅包括飲食花銷)統計分析統計結果顯示,新鄉學院在校學生日常飲食花銷額在300元/月以下的占5.4%,在300~400元/月的占28.6%,在400~600元/月的占45.6%,在600元/月以上的占20.4%。針對統計的結果與廣大學生的反映情況,可知新鄉學院女生的花費大約350元/月,男生450元/月,通過與周邊高校的對比,得出了新鄉學院飯價較高的結論。以上的花銷額幾乎都是在學校餐廳,經常在路邊攤或者學校附近小飯店吃飯的學生的花銷額會普遍高一些。部分學生反映,學校餐廳衛生情況不好而選擇在小飯店里就餐,但是針對新鄉學院附近的衛生狀況,小飯店里的衛生情況也令人擔憂。
2.5 大學生購買食品的主要場所調查結果顯示,新鄉學院學生購買食品的場所為超市的占65.3%,為大學城地攤市場的占32.6%,為學校餐廳的占76.2%,主要為路邊早/夜市的占30.0%,為其他的占15.3%。
根據調查結果可知,新鄉學院大學生購買食品的主要場所除餐廳外主要是大、中、小超市,仍有高達60%的同學選擇在地攤及路邊攤上飲食,但由于地攤的流動性,也沒有一些安全性措施,使其食品安全性很不可靠。可見新鄉學院部分學生的食品安全意識不明確,態度不夠嚴謹,行為還不夠謹慎。學校餐廳是學生就餐的最主要場所,因此必須抓好學校餐廳食品安全的工作。
2.6 新鄉學院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性分析調查得出,新鄉學院學生認為目前校園食品安全存在的問題主要有:食材來源不可靠,占48.0%;食品加工過程不可靠,占56.1%;就餐環境臟亂,占65.0%;餐具不潔凈,占85.0%;其他問題,占5.7%。新鄉學院全體學生對學校及周邊的食品安全性滿意度見圖1。
圖1 新鄉學院全體學生對學校及周邊目前的食品安全性滿意程度
由上可知,新鄉學院餐廳及周邊的食品安全性存在很多問題,令人擔憂。除了以上原因外,部分學生反映餐廳飯菜過量、經常出現異物、餐廳就職人員的健康狀況等均引起了大家對食品安全的進一步擔憂。由以上結果可知,食品來源、加工過程、就餐環境存在嚴重不足,最嚴重的應屬餐具的不潔凈,大部分學生反映筷子、勺子、碗等未進行嚴格的消毒清洗,嚴重危害公共健康。針對此問題,部分學生已經倡導自帶餐具,因此該問題應當引起相關部門的注意。總體上看,只有約40%的同學對新鄉學院餐廳及周邊衛生基本上滿意,超過了60%的同學認為存在嚴重問題,由此可知,新鄉學院食品安全狀況不容樂觀。
2.7 大學生食品安全維權意識情況分析根據調查結果顯示,有61.6%的人曾經在商店里買到過已經過期、包裝有損或者虛假偽劣的食品,26.0%的人曾經買過媒體報道過的有害產品,8.0%的人從來沒遇到過,有51.5%的同學在學校或餐館食用過質量有問題的食物。然而其中僅有15.0%的人會向相關的部門投訴,要求賠償,有7.5%的人會找媒體進行曝光,59.2%的人會拿著商品找到賣家去理論,71.4%的人會自認倒霉扔掉,下次不會再買,還有1.4%的人覺得可惜會吃掉,這種方式是最不可取的,嚴重危害著自身的健康,甚至因此得病。
在校園自身遭遇食品安全問題時,有約50.00%的人會進行投訴,但大多是碰到影響較大的食品安全事件時;還有約34.35%的人根本不會,因為他們對投訴部門不是很了解或者根本不了解。
在對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的了解程度調查結果顯示中,只有2.0%的人完全了解,9.2%的人基本了解,65.0%的人知道一點,還有24.2%的人是完全不了解。由此可見,增強人們對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的普及與認識對全面提高人們的維權意識非常關鍵。
2.8 大學生認為應該補充的食品安全知識情況分析大學生自身認為需要補充的食品安全知識的調查結果顯示,約38.1%的人認為最需要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的相關法律法規,20.1%的人認為是食品的儲存知識,50.7%認為是產品安全和食物營養知識,38.1%認為是鑒別和科學使用知識。這一結果與大學生對食品安全事件的態度是一致的,認為對于此問題應該自身多注意些,對于法律法規的需求量也反映了增強維權意識,普及法律知識的需要。
2.9 大學生認為食品安全引發的原因情況分析根據圖2可知,食品安全問題引發的原因很多,食品安全問題令人擔憂,不過大部分還是認為是商家的利欲熏心和國家的監管不嚴所導致的。有時候的確是由于媒體的夸張炒作,這就需要消費者具有一定的辨別能力來區別,需要提高警惕性。
圖2 新鄉學院大學生認為的食品安全問題引發原因
2.10 大學生認為提高食品安全性有效的措施情況分析由圖3可知,大學生認為提高食品安全的有效措施首先應從政府方面來加強,完善法律法規,完善監督體制;其次是倡導生產者的職業道德,倡導誠信,提高國民食品安全意識并加強輿論和媒體的監督。
圖3 新鄉學院大學生認為提高食品安全性的措施
而從自身采取措施來避免食品安全問題方面來看,49.3%的人固定幾家企業或幾個品牌多次購買,47.3%的人選擇盡量在家用餐、減少外出用餐次數,40.5%的人采取不在馬路市場、早/夜市購買食品,34.0%的人經常地注意媒體報道,選擇推薦品牌,避免購買黑名單的商品,22.4%的人選擇凈菜或有包裝的食品,還有人認為外出盡量選擇就餐環境干凈的場所,盡量吃素菜不吃葷菜等措施。
食品安全問題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在英國,食品標準局每年都會發布一份“食品安全事故報告”,其中,在2009年報告中公布了1 200多件食品安全事故的調查細節,報告中對事件的起因進行了分類,其中微生物污染占事件總數的18%,環境污染占17%,天然化學污染占12%,養殖過程中的農場污染占12%。在法國,2000年發現部分肉類食品中含有致命的“李斯特桿菌”[3]。為了確保全民的身體健康,提高全民的食品安全意識迫在眉睫,尤其是大學生們的食品安全意識。
對于我國大學生來說,學校餐廳的食品安全性至關重要。我國的高校普遍面臨著一些共同問題,如餐廳炊事器材簡陋,衛生設施不齊全,管理不嚴格,從事人員的食品安全意識淡薄等。大部分的高校學生餐廳食堂條件較差,學生的飲食衛生安全不能確保。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學生人數的不斷增加,很多小商販看到商機,因此紛紛在高校旁邊開設餐館或者路邊小攤。這些個體餐廳一方面滿足學生的飲食需求;然而,這些小商販每天流動經營,并且無營業執照,甚至連衛生許可證和健康證都沒有,食品安全的隱患可想而知。而高校餐廳的工作人員也缺乏專門的廚師培訓,飯菜質量口味提不上去,遭到學生的反感,迫使一部分學生到校外就餐。學校應該加強餐廳及學校周邊商販的管理,確保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與健康,為大學生創建衛生安全的就餐環境。此外,大部分學生的食品安全意識也不高[4]。在食品安全法律意識方面,高校學生也存在明顯不足,在發生食品安全問題后,多數選擇沉默,而不是通過合法途徑維護自己的權益。從消費習慣來看,在外就餐主要是因為口味的原因,其次是
方便和品種豐富。在外就餐的費用通常高于在校用餐,且衛生環境狀況一般,甚至略差,但仍有不少學生表示經常在外用餐,這和學校食堂的食品供應有關。因此高校食堂應該增加品種,注意飯菜質量以吸引學生在校內就餐[5]。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突破,為了應對糧食短缺的問題以及提高食物的質量和產量,轉基因食品進入人們的生活。然而,隨之而來的問題即轉基因食物是否安全成為人們爭論的焦點和熱點[6]。根據此次對新鄉學院大學生調查結果顯示,有36%的學生購買過轉基因食品,大部分學生對轉基因食品還不了解。在2010年12月15日舉行的首屆食品安全風險交流論壇上,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院長羅云波指出:轉基因食品比傳統食品更安全。而對于為什么轉基因食品比普通食品更安全,羅云波給了3點原因,微生物毒素含量低、農藥殘留少、營養價值高,這3個方面是構成轉基因食品比普通食品更加安全的金三角[7]。
食品安全是世人談論的一個永恒的話題,食品的安全問題關系到全人類的生活、生存、延續和發展,是人類發展的一個重要課題[8]。此次調查結果顯示出了新鄉學院大學生對新鄉學院餐廳及周邊食品安全的擔憂,以及所呈現出來的諸多問題,因此學校應加大宣傳與教育力度,努力改善學校就餐條件,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和舒適的就餐環境。正確教育與引導會促使大學生形成良好的食品安全意識及行為習慣,并且付諸行動。大學生作為高知識性人才會對周圍的人產生影響,進而提高全民的食品安全意識,促進全社會的食品安全質量的提高[9]。因此,新鄉學院大學生的食品安全意識有待提高,態度及行為有待端正,學校應加強食品安全教育與宣傳工作。
[1] 丁瑩,鐘耀廣,吳炯華,等.K-A-P模式對高校食品安全的影響[J].食品與機械,2012(2):233-235.
[2] 殷建忠,冉旭,王琦,等. 昆明市852名大學生食品安全知識、態度及行為調查[J].實用預防醫學,2010(4):699-701.
[3] 潘逸. 高校學生食堂安全工作探析[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3(5):132-133.
[4] 侯彥喜. 高校學生飲食衛生安全與對策[J].現代預防醫學,2007(22):4298-4299.
[5] 左群,王憶. 上海市三所高校大學生食品安全KAP調查與分析[J].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2012(2):46-49.
[6] 吳維成. 消費者對轉基因食品的認知情況及消費態度調查分析[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5):771-775.
[7] 全逸先. 轉基因食品并不比傳統食品風險高[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1(2):23-25.
[8] 侯萬里,黃瑋,王云霞,等. 食品加工從業人員食品安全知識、態度和行為調查分析[J].中國社會醫學雜志,2008,25(6):367-369.
[9] 韓德崗. 大學生食品安全知識態度行為調查[J].中外醫療,2012(9):129,177.
Discussion on Food Safety Knowledge Attitude Behavior of Xinxiang College Students
SHEN Pei-juan, DUAN Yan-hong*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Xinxiang University, Xinxiang, Henan 453003)
In recent years, food safety problems occur frequently in society.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investigate students’ food safety knowledge attitude behavior in Xinxiang University. The purpose i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tudents’ food safety knowledge, attitude and behavior, and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carrying out food safety education, and adopting measures to effectively improve students’ food safety consciousnes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tudents’ food safety consciousness is not high, the attitude and behavior is relatively good, rights consciousness and food safety knowledge is relatively scarce, so they need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and guidance in this aspect.
Xinxiang University; College student; Food safety; Food safety investigation; Food safety consciousness, attitude and behavior
申佩娟(1989-),女,河南焦作人,從事微生物學研究。*通訊作者,副教授,博士,從事環境科學和進化生物學研究。
2014-12-15
S-01;R 151
A
0517-6611(2015)04-29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