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強,祁恩雪
(邢臺學院 工商管理系,河北 邢臺 054001)
邢臺物流業發展的綜合評價研究
張亞強,祁恩雪
(邢臺學院 工商管理系,河北 邢臺 054001)
以2013年城市統計年鑒數據為基礎,選取了物流業務量、交通運輸設施與設備、人員數、經濟因素四個方面共19項指標,采用綜合評價方法,從物流需求、物流供給、物流潛力和經濟支撐四個方面,將邢臺市物流業發展的能力狀況與河北省內的同類型城市進行對比分析。結果顯示,邢臺在物流需求、物流供給和物流潛力上具有相對較好的基礎,提升地區經濟的支撐能力有利于推進邢臺物流業的深化發展。
物流業;發展能力;綜合評價;邢臺市
邢臺市位于河北省南部,地處京津冀經濟區、中原經濟區等規劃發展的經濟區域的邊緣位置,在具有某種潛在樞紐優勢的同時,也存在時刻可能被邊緣化的明顯劣勢。邢臺市2012年地區國內生產總值1 532.06億元,工業總產值2 485.53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24.05億元。其農業比重高,第一產業的GDP占比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63個百分點;重化工業實力較強,主要產業產值排名位居前4位的依次是鋼鐵、裝備制造、紡織服裝、煤化工,市場潛力較大的深加工和精加工產品不足20%,而僅鋼鐵、水泥、玻璃、焦炭等資源型產業就占工業總量的38.6%;服務業發展落后,第三產業的GDP占比遠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發展現代物流業,既是邢臺產業經濟深化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有利于帶動當地服務產業的快速推進。立足自身的稟賦情況發展邢臺物流業,前提是對邢臺物流業的總體發展狀況有一個系統、細致的掌握,本文就是通過綜合評價的方法過程,將邢臺市物流業發展的能力狀況與河北省內的同類型城市進行對比研究,找出邢臺物流發展的相對優勢和不足,并提出針對性的進一步發展的措施和建議。
2.1 區域物流評價的研究成果
國內針對區域物流的評價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王成林[1]選取了物流業的發展需求、產業特色、生態環境、面臨的挑戰為指標建立指標體系,從行政約束力、工具提供力、貨源控制力和服務提升力四個方面進行了評價,從而得出對物流能力影響的因素,其分析聚焦于國家層面。
張亞明、王媛媛等[2]通過因子分析法提取了外部指標、內部指標和發展指標三個一級物流評價指標,并進一步細分了15個二級指標,對河北省內的11個城市的物流發展水平進行了排名,并通過聚類分析法將城市分為4類,建立了一個多元回歸分析模型,通過研究指標變量與貨運量之間的相關性,確立河北省物流業今后的發展。第一類是石家莊市;第二類是承德市、張家口市、秦皇島市、衡水市、邢臺市;第三類是唐山市;第四類是廊坊市、保定市、滄州市、邯鄲市。類似的評價工作還有,麥強盛在研究廣東省物流業的發展時,運用主成分分析總結了物流環境、物流狀況、物流人才三方面的評價指標[3]。孫榮霞通過因子分析整理物流經濟發展環境、物流人才、物流規模3個方面共18個物流發展評價指標,對河南省18個省轄市物流業競爭力進行排序,根據3個因子的得分,并運用聚類方法將各市物流發展狀況分為4類[4]。李建中則運用主成分分析把9個變量指標歸為3類成分,對內蒙古12個盟市的物流發展進行了排序和分類[5]。
張國權、李春好、孫承志[6]在對吉林省物流發展的研究中,選取了物流業務量、交通運輸設施與設備、人員數量和經濟因素四項因素作為一級指標,又進一步細分為鐵路貨運量、公路貨運量、人均道路面積、第三產業從業人員比重等19項二級指標,然后使用綜合評價法,評價吉林省各地級市物流業發展水平,并進行對比分析。
此外,李永寧從物流規模、物流環境、物流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資源效益7個方面設計了21個區域物流業可持續發展的評價指標,評價了江蘇省全省的物流發展情況[7]。李艷麗則從現實競爭力、潛在競爭力、環境競爭力三方面設計指標評價山東省物流業發展的總體狀況,并與江蘇、浙江、廣東三省進行了比較分析[8]。
研究者關注的物流業評價主要還是集中在省級以上經濟區的研究層面,其中張亞明等已經就河北省物流業的發展情況開展了研究,并將各地級市的物流狀況進行歸類,這一分類基本反映了各市物流業總體上的發展水平和現狀特征,本文以這一成果為基礎,進一步分析邢臺市在省內同類城市中在物流業各主要方面的水平狀況。在物流業發展評價指標的選取和分類上還有較大分歧,其中張國權等所選取的評價指標分別從物流需求、物流供給、物流潛力和經濟環境等四方面反映了物流發展狀況,具有很好的全面性、系統性,本文的研究將主要借鑒這一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
2.2 評價指標選取
參照張國權等的研究[6],在邢臺市物流的對比評價研究中,選取了物流業務量、交通運輸設施與設備、人員數、經濟因素四個指標作為一級評價指標,并細分為19項指標作為比較評價的二級指標,采用綜合評價方法進行比較評價,分析邢臺物流業從物流需求、物流供給、物流潛力和經濟支撐四個方面以及總體上相對省內同類城市的優勢與不足。評價指標及其關系如圖1所示。
2.3 評價方法設計
采用綜合評價方法,各城市的物流評價二級指標數據根據《中國城市統計年鑒(2013)》整理得到,再對所得到的數據進行歸一化處理形成二級指標值,然后將某一級指標所屬的各二級指標值與相對應的二級指標權重相乘,各乘積加和匯總后得到該一級指標值。最后將計算所得的各一級指標值與對應的一級指標權重相乘,乘積加和匯總為各個城市物流能力的綜合評價值。
對于各指標權重的確定,張國權等[6]在指標權重數值的確定上采用了層次分析法,并不針對特定區域,并且其專家打分過程較為規范、穩健,本文直接采用了該成果提供的指標權重數作為邢臺物流評價各指標的權重,見表1。
圖1 物流發展評價指標
表1 物流評價指標及其權重
在《河北省物流業發展水平評價研究》[3]的研究中,河北省11個城市的物流發展狀況分為了四類,其中:第一類城市石家莊,第二類城市承德、張家口、秦皇島、衡水、邢臺,第三類城市唐山,第四類城市廊坊、保定、滄州、邯鄲。本研究依據這一結果,進一步地把邢臺市與同類型的四個城市進行對比分析,從物流業務量、交通運輸設施與設備、人員數量、經濟因素四個方面進行比較評價,從而得出邢臺物流相對于同類型城市物流的各方面及總體的相關情況,梳理邢臺市物流業發展的自身特點。
3.1 物流業務量A1指標評價
在對各個城市的物流業務量的評價中,檢索《中國城市統計年鑒(2013)》的有效數據整理得到一級指標A1的各項二級指標A11-A16的指標數據,具體見表2。
表2 物流業務量A1二級指標數據表
表3 物流業務量A1指標評價表
由表3可知,張家口物流業務量的綜合評價值最高,其中張家口的鐵路運輸起著關鍵作用。而秦皇島物流業務量中水路運輸和民用航空運輸占有巨大的優勢,主要是因為秦皇島是港口城市,有很大的地理優勢。邢臺物流業務量中公路運輸量在幾個城市中所占優勢明顯,在幾個城市中物流樞紐作用最突出,總體的物流業務量評價值相對較高,在幾個城市中算是中上等的水平。
3.2 交通運輸設施與設備A2指標評價
在對各個城市的交通運輸設施與設備的評價中,檢索《中國城市統計年鑒(2013)》中有效數據整理得到一級指標交通運輸設施與設備A2的各項二級指標A21-A26的指標數據,具體見表4。
先將表4中數據進行歸一化處理,將歸一化處理的結果和相對應的二級指標權重數(見表1)相乘,乘積相加求和后得出交通運輸設施與設備A2的各城市綜合評價值。具體結果見表5。
表4 交通運輸設施與設備A2二級指標數據表
表5 交通運輸設施與設備A2指標評價表
由表5的結果可以得出,在交通運輸與設施設備的比較評價中,邢臺市交通設施設備建設僅次于秦皇島市。秦皇島在實有城市道路面積和人均道路面積上占有很大的優勢。在同類型城市中邢臺市的交通設施設備狀況排名相對靠前,同時也說明邢臺市交通設施設備建設狀況相對完善。而且邢臺市的公共汽車數量最多,平均每萬人擁有的公共汽車數量在各城市中名列前茅,說明邢臺市的公路交通情況良好,運輸設施相對齊全,是邢臺物流發展的優勢所在,應該善加利用,并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狀況。
3.3 人員數量A3指標評價
在對各個城市的人員數量的評價中,檢索《中國城市統計年鑒(2013)》中有效數據整理得到一級指標人員數量A3的各項二級指標A31-A33指標數據,具體見表6。
表6 人員數量A3二級指標數據表
先將表6中數據進行歸一化處理,將歸一化處理的結果和相對應的二級指標權重數(見表1)相乘,乘積相加求和后得出人員數量A3的各城市綜合評價值。具體結果見表7。
由表7結果可以看出,在人員數量上各個城市的差距并不是很明顯。但其中張家口市還是占有相對較大的優勢,從事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的人員較其他城市高。邢臺市的各項二級指標都相對靠前,綜合結果占第二名,說明還是有相對的優勢的。衡水市的評價值最低,說明還有待發展。
表7 人員數量A3指標評價表
3.4 經濟因素A4指標評價
在對各個城市的經濟因素的評價中,檢索《中國城市統計年鑒(2013)》中有效數據整理得到一級指標經濟因素A4的各項二級指標A41-A45指標數據,具體見表8。
表8 經濟因素A4二級指標數據表
先將表8中數據進行歸一化處理,將歸一化處理的結果和相對應的二級指標權重數(見表1)相乘,乘積相加求和后得出經濟因素A4各城市的綜合評價值。具體結果見表9。
表9 經濟因素A4指標評價表
由表9的結果可以看出,在經濟因素評價中秦皇島所得評價值最高,說明秦皇島的經濟在同類型城市中發展形勢最好,承德的經濟發展最為落后,各個城市的經濟發展情況相差并不是很大。而邢臺市的經濟發展水平還是比較落后,其中最為落后的指標是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經濟發展的滯后會對邢臺物流業有很大的影響,一般來說經濟水平較高的環境可以帶動物流業的發展。具體數值上邢臺市的地區生產總值最高,但是人均生產總值最低,提高地區經濟的效率和素質是邢臺市經濟因素中的關鍵問題。
3.5 綜合評價
通過對承德、張家口、秦皇島、衡水幾個與邢臺同類型城市的對比分析,將以上得到的五個城市就物流業務量、交通運輸設施與設備、人員數量、經濟因素四方面指標的評價值進行綜合分析,使各評價值數乘以相對應的一級指標權重數(見表1),再使相乘后的結果進行相加,可以得到物流發展的綜合價值指標。綜合價值指標反映出各市物流發展的綜合狀況,見表10。
表10 綜合評價表
由最終結果可以看出,秦皇島、邢臺、張家口的綜合評價得分較高,也比較接近,其中物流業發展最好的城市為秦皇島,而且秦皇島在交通運輸設施和經濟因素上具有明顯優勢,反映出秦皇島固有的港口城市、交通樞紐的經濟地位對物流發展的強烈作用。邢臺市的綜合評價得分居第二位,物流業務量、交通運輸設施、人員數量指標有較明顯優勢,但經濟因素指標略顯薄弱,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物流能力的提升。張家口則在物流業務量和人員數量指標上有明顯優勢,張家口承擔著首都西北方向運輸的重要中轉作用(鐵路運輸量巨大),為物流能力的進一步提升打下了一定基礎。
通過對河北省內五個城市的物流發展狀況的各指標對比評價,可以了解邢臺物流業的具體發展狀況。
4.1 評價結果
對五個城市的四項指標及綜合評價得分進行排序,以便更加清晰直觀的顯示各個城市物流的發展狀況。具體結果見表11。
表11 各項指標排序表
由具體數據的差距將各城市分成兩個梯次,第一梯次在表中用上角標的星號(*)作了標識。表11顯示,邢臺市物流能力的綜合排序在同類型城市中是靠前的,說明邢臺市的物流業在同類型的城市中發展狀況比較不錯。其中物流業務量、交通運輸設施與設備和從業人員的排名都比較靠前,而經濟因素卻相對薄弱。
設置的物流業務量、交通運輸設施與設備、人員數、經濟因素四個指標可以分別從物流需求、物流供給、物流潛力和經濟支撐四個方面測度區域的物流發展和能力水平。從邢臺市就這四項指標的評估得分和排名情況來看,邢臺的物流需求相對充分,主要得益近年來快速的工業經濟發展,特別是公路已經取代鐵路成為最主要的運輸方式,反映了邢臺較快適應產業經濟發展,發揮了相對更好的物流樞紐作用;物流供給相對充足,交通、物流設施、市場、裝備投入等建設工作較為充分,基本滿足了工業經濟對物流服務的需要;物流具有較好的發展潛力,各方面的物流從業人員及相關人員都有所儲備;區域經濟環境對物流能力發展的支撐則相對薄弱,中長期將會制約物流的快速發展,區域經濟的效率和素質亟待提升。結合經濟因素指標的評價指標值(表9),邢臺市地區生產總值在同類城市中遠超其他地區,但是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在同類城市中排名最后,說明邢臺市主要依靠傳統工業產業推動經濟發展,產業素質較低。另外,結合邢臺市產業結構比例的數據,傳統農業相對其他地區仍然占很大比例,農業人口多,地區經濟農業色彩重,使得區域經濟總體的效率偏低。所以,提升相關規劃產業經濟的效率和素質,增強區域經濟對物流的支撐力度,是增強邢臺市區域物流競爭力、推進物流業發展的最重要的突破口。
4.2 發展對策
邢臺和承德、張家口、秦皇島、衡水等地區具有類似的物流發展狀況,在省內各地的排名均處于下游[3]。但是,邢臺市物流業仍可以依托自身的特點和機遇有所作為,通過相同類別中不同城市物流發展指標的對比,發現具有相對優勢的物流能力,作為進一步物流發展的基礎和突破口,關鍵的薄弱能力則需要迅速采取相應措施,利用一切條件進行彌補,從而推進地區物流的快速發展。
邢臺在物流需求、物流供給和物流潛力上在省內同類城市中已經具有較好的基礎,提升地區經濟對區域物流的支撐能力就成為大力推進邢臺物流業發展的關鍵。
經濟狀況的改善包括數量擴張和質量提升兩個方面。對第二產業的工業部門,在經濟數量上,由于環境、資源壓力的上升,繼續單純依靠傳統優勢的所謂支柱產業,主要是能源、化工、機械、鋼鐵等工業部類,其增量空間已經非常有限,所以邢臺工業物流很難單純依托本地工業經濟規模來尋求發展,需要利用邢臺的區位特點,借用周邊各經濟區域的工業規模,建立和發揮邢臺物流中轉樞紐的地位,并且所帶來的物流業規模的迅速擴展又可以反過來提高邢臺傳統工業部類的運作質量。在質量提升上,邢臺則面臨傳統產業的轉型,需要立足于邢臺市的資源和產業稟賦情況,引入適合自身情況的高新技術的產業鏈環節,有關的產業發展措施可以推動邢臺市建設服務國內外高端產業供應鏈的各種專業化物流形態。
對于第一產業的農業部門,邢臺的農業占比高,并且以傳統種植業為主,面臨的主要是質量提升的挑戰。主要是積極建設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發展優質種植、特色種養植、觀光農業等新型農業樣式,從而帶動農業專業化物流的發展。
上述思路需要依托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所帶來的發展機遇期,以快速、有效地獲得經濟發展所需的政策、資金和資源,當前主要是借助京津冀一體化戰略和“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立足京津冀一體化戰略,將邢臺市城市功能定位為生態功能和旅游休閑區,在平原地區著力發展特色種養殖和莊園經濟,在山地發展林木種植、土特產種植和特色、休閑旅游;積極參與到京廣線先進制造產業帶的建設中,引入高新產業鏈制造環節,融入高端產業的專業化分工協作。立足“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在京津冀與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經濟聯結中發揮物流樞紐作用,短期內先定位于京津冀經濟區和中原經濟區間的差異互補性產業,發展服務相應產業的專業物流業態。
從工作的階段性來說,可以從短期、長期兩個層面采取措施,提升邢臺的產業經濟狀況來推進物流業的快速發展。
(1)短期來看,立足邢臺地區地處京津唐經濟區、山東半島經濟區、晉中經濟區和中原經濟區交界地帶的獨特區位,發揮公路設施條件、公路運輸基礎良好的優勢,溝通經濟區域間的互補產業,針對性地發展專線物流、聯運物流、海關園區物流、產業聚集區配套物流等專業化物流樣式,推進物流能力的深化發展。同時,在引入先進制造業的工作中采取循序漸進的策略,先導入高端技術產業一些外圍部件的加工制造,增加邢臺的產業類別,刺激對第三方物流的需求,拉動現代專業物流能力的建設。
(2)長期發展上,大力改善和調整工業經濟結構,在先期引入高端制造業的工作基礎上,進一步全面導入先進制造業的供應鏈環節,推動邢臺市的產業升級,從而增加邢臺產業經濟對物流的有效供給。積極推動邢臺傳統農業的升級,推進土地流轉,探索適用的新型農業經營模式,改善農業生產的集約化水平,逐步形成新型的農產品供銷和城鄉供銷體系,從而推進發展特色種養植物流、農業深加工、菜籃子物流、莊園物流、休閑經濟物流等新型農業物流樣式。
[1]王成林.我國物流產業發展特征研究[J].中國流通經濟,2013,(11):22-25.
[2]張亞明,王媛媛,唐朝生.河北省物流業發展水平評價研究[J].生態經濟,2011,(12):121-125.
[3]麥強盛.廣東省物流業綜合評價指標的構建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11,(5):70-73.
[4]孫榮霞.河南省物流業競爭力評價研究[J].物流技術,2014,33(3):200-202.
[5]李建中.內蒙古各盟市物流業績效評價研究[J].物流技術,2014,33(3): 193-196.
[6]張國權,李春好,孫成志.吉林省物流發展能力分析與對策研究[J].東北亞論壇,2013,(5):105-116.
[7]李永寧.區域物流業可持續發展的綜合評價[J].統計與決策,2009,(9): 60-62.
[8]李艷麗.山東省現代物流業競爭力評價—與蘇、浙、粵比較[J].商業研究,2007,(8):200-203.
Study on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Logistics Development in Xingtai
Zhang Yaqiang,Qi Enxue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Xingtai University,Xingtai 054001,China)
In this paper,with the city statistical yearbook for 2013 as the basis,we selected 19 indexes on the aspects of logistics business volume,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and equipment,staff size,and economic factor,then compared comprehensively the logistics development status of Xingtai with that of other similar cities in Hebei,and found that Xingtai ha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logistics demand, supply and market potential.
logistics industry;development capacity;comprehensive evaluation;Xingtai
F259.27
A
1005-152X(2015)11-0119-05
10.3969/j.issn.1005-152X.2015.11.033
2015-09-20
河北省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研究項目(QN2014322);河北省高等學校青年拔尖人才項目(BJ201415);邢臺市發展與改革委員會2015年度調研課題
張亞強(1974-),男,河北任縣人,邢臺學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管理創新與戰略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