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瑞波(吉林省柳河縣第一中學,吉林 柳河 135300)
語文教學如何與班主任工作相結(jié)合
宋瑞波
(吉林省柳河縣第一中學,吉林 柳河135300)
我在網(wǎng)上看到一篇文章,就在開學初,也效仿了一把。在開學的第一天,我在班級的黑板上寫下了“讓我們留下第一美好的印象”的大字標語,改變了以往逐個點名的做法,讓學生依次到黑板前面“說名解字”,學生最初愣住了,以為我讓大家介紹自己的名字,我啟發(fā)大家:“父母送給你一張獨特的名片,那背后包含著父母殷切的期望和美好的祝福,把它解讀出來好嗎?”“老師的名字叫張洪云,那是因為我的母親喜歡云的飄逸與灑脫,你的呢?”一番話后,學生躍躍欲試,依照座位輪流到前面侃侃而談。趙珺說:“我的珺字,是玉的意思,我的爸爸想把我造成一塊美玉。當然,玉不琢不成器,還希望老師和同學給我更多的幫助,才能實現(xiàn)我爸的愿望。”名字中有亞男的女同學則說:“我叫亞男,就是女子不讓須眉的意思,男同學可要注意了,我要在學習上與男同胞比一比,可不要輸給我啊。”我在一邊細心觀察、傾聽,對號入座,介紹完之后,我對大多數(shù)同學有了初步的印象,一下子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通過這一活動,很多同學也感悟到父母殷切的期望,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和震動,也很快與其他同學交談起來,陌生的集體有了大家庭的感覺。
許多班主任都有這樣的感覺,就是班級很多值得贊揚的同學也有很多不良習慣,有時候拿到班會課上講,學生不喜歡聽,還達不到教育的效果。針對這種情況,我嘗試換一種方式和方法來解決。我在語文課前要求學生進行三分鐘演講,內(nèi)容就是班級的新鮮事,可以歌頌,可以鞭撻,可以贊美,可以揭露,可以弘揚,可以諷刺。只要是班級或校園里發(fā)生的真人真事,不必隱晦,不必包庇,你觀察到的,你思考過的,你的委屈,你的喜悅,你身邊的一切,都可以成為演講的材料。同學們針對出口成“臟”的問題,大膽譴責:“你的臟話就如同一盆盆臟水,在潑向別人的同時,也將自己濺得一身骯臟。”同學們對抄作業(yè)的行為義憤填膺,“你不配稱為一個學生,因為你逃避自己的責任,你不配與我為伍,因為你是個懦夫。”也有很多同學贊美默默為集體工作的班級干部,表揚那些自覺維護班級榮譽的同學。一個月以后,我就明顯感覺到班風在明顯好轉(zhuǎn),同學們在別人的故事中反思自己的行為,并能自覺規(guī)范,這樣的輿論監(jiān)督,也為班級營造了良好的氛圍,同學們到受到感染、熏陶和鼓勵,也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實現(xiàn)了管理的正效應。
心理學上著名的皮格馬利翁實驗效應表明,對學生而言,當寄予他某種較高的目標值和期望值時,他在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會有意識地靠近這一目標,從而超過他以前的表現(xiàn)。進入初中后,新的學校、新的學習內(nèi)容、新的環(huán)境、新的教師,給他們帶來了新的際遇,他們在內(nèi)心深處非常渴望得到教師的重視,渴望重新自我實現(xiàn)。我就在日記中,有意識地實行“送你一句話”活動,讓學生有一種被教師重視的感覺。每次我在日記上給學生寫幾句話,特別是那些平時不太愛說話,性格內(nèi)向的同學,我更關(guān)注。比如我班曾有一名男同學,他是農(nóng)村來的學生,跟鎮(zhèn)上的學生相比,英語基礎不是很好,他家的條件不好,靠父親種地謀生,家里地不多,在升入初中那一年,家里還新蓋了房子,欠了很多債,他覺得自己不是學習那塊料,不想再浪費家里的錢,產(chǎn)生了輟學的念頭。我在讀他日記的時候注意到這一點,就在日記中寫道:“能登上金字塔的動物只有兩種:鷹和蝸牛,鷹憑借的是天生的翅膀,而蝸牛憑借的,是堅韌不拔的毅力。我們沒有太高的天資不要緊,只要你足夠的韌勁,總有一天,你也會登上金字塔的頂端。窮人家的孩子更要明白,你是父母最后的希望,如果你放棄了,那么,你的一生就將永遠是遺憾。英語基礎不好不要緊,你要是相信老師,我有辦法讓你提上來。給自己一次機會,也給老師一次機會好嗎?”從那以后,他變了,我讓他每天在班級領讀英語,他的聲音越來越大,人也越來越自信,英語成績逐漸上升,更可喜的是,他變得異常積極,每天6:20,哪怕班級只有三個人,他也大聲領讀,從不間斷。后來他上了高中,在重點高中,取得了年部50多名的好成績。更讓我覺得這一活動的意義,為了做好這一活動,我細心觀察每一位同學,找出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哪怕只是揀起一片紙,我都及時在日記中表揚,學生有時候還會在日記中將情況再反饋給我,我也及時掌握了班級情況,這樣不僅密切了我與學生的聯(lián)系,也讓我及時發(fā)現(xiàn)班級的一些小動向。
宋瑞波(1982-),吉林撫松人,吉林省柳河縣第一中學,中學一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