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朱平,張淑燕,金楓,蕭敦武
北京市2014年度臨床緊缺人才培訓項目(康復治療師)效果評估
王雪,朱平,張淑燕,金楓,蕭敦武
[摘要]目的探討康復治療師的培訓方法。方法對在北京市康復醫療質量控制和改進中心參加北京市2014年度臨床緊缺人才培訓項目(康復治療師)培訓的學員培訓前后進行理論考核,培訓后進行操作實踐考核。運用訪談法調查培訓項目情況。結果參與培訓的學員共39名,平均(28.41±6.05)歲。全部學員均完成培訓并通過考核,理論成績(76.23±5.70)分,臨床實踐技能成績(87.18±8.00)分。學員培訓前后的理論考試成績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訪談中,結業學員和專家共提出59條建議,主要包括兩方面,建議培訓醫院確保康復治療師的培訓質量;選送單位加大對學員學習的支持力度。結論培訓可使康復治療師在理論和操作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關鍵詞]康復治療師;培訓;項目評估
[本文著錄格式]王雪,朱平,張淑燕,等.北京市2014年度臨床緊缺人才培訓項目(康復治療師)效果評估[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15, 21(9): 1110-1113.
CITED AS: Wang X, Zhu P, Zhang SY, et al. Effectiveness of Beijing Clinical Shortage of Manpower Training Programs 2014 (Therapist) [J]. Zhongguo Kangfu Lilun Yu Shijian, 2015, 21(9): 1110-1113.
我國每年培養的康復治療師人數僅2000多人,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較大差距。30萬康復專業人才的缺口是制約我國康復醫學事業發展的瓶頸。康復醫學人才短缺,既有起步晚的歷史原因,也有人才培養體制不健全的現實因素[1]。2014年,國家衛計委啟動臨床急需緊缺人才培養項目——康復治療人員培訓項目,為貫徹落實《國家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局關于做好2014年度臨床急需緊缺人才培訓等項目的通知》的精神,受北京市衛計委的委托,由北京市康復醫療質量控制和改進中心開展“北京市2014年度臨床緊缺人才培訓項目(康復治療師)”,對北京市內康復治療專業人員進行物理治療(PT)和作業治療(OT)相關知識的規范化培訓[2],旨在提高康復治療專業人員業務素質和服務能力,達到康復治療技術規范要求的水平。本文現對培訓項目進行回顧與評估,并對將來康復治療師的培訓方法提出建議。
1.1研究對象
北京市2014年度臨床緊缺人才培訓項目(康復治療師)的全部學員共39人。基本情況見表1。

表1 參與培訓學員的基本情況
1.2培訓方法
1.2.1培訓時間及安排
理論培訓2周,臨床實踐技能培訓7周,包括物理治療科5周,作業治療科2周。
1.2.2師資隊伍
帶教老師由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康復醫師及康復治療師擔任。醫師具有高級職稱,治療師具有中級及以上職稱,熱愛教學工作,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
1.2.3培訓方案
1.2.3.1培訓前考核
培訓對象培訓開始前進行理論知識考核,主要內容包括康復評定基本知識和康復治療技術等知識。
1.2.3.2理論培訓
綜合康復科、物理治療科、作業治療科等多學科具有教學經驗的醫師、治療師作為授課老師,將康復治療學及其相關知識,如身體形態與測量、肌力與肌張力的評定、關節活動范圍評定、作業評定、步態評定與分析等作為授課內容,并配合操作手法示范,使學員掌握牽引與牽伸技術、Bobath技術、體感神經促進技術和Rood技術的操作要點。此外還包括自助具設計與制作、職業康復的學習。
1.2.3.3實踐培訓
采取講座和臨床技能培訓相結合的形式。每周科室組織一次講座,講授康復治療手法及前沿的文獻知識。技能培訓中,帶教老師讓學員切實體會康復的特色;詢問病史過程中,突出患者功能障礙的發生、發展以及恢復情況,而不僅僅關注生命體征[3];康復治療階段,啟發學生制定患者的康復計劃和目標,介紹手法運用,并予以示范指導。
1.2.3.4培訓過程考核
對培訓對象在接受培訓過程中各種表現進行綜合考評,內容主要包括操作技術、醫德醫風、人文素養、理論學習和臨床實踐的日常表現和階段性完成情況等。
1.2.3.5培訓結業考核
培訓對象在培訓結束后實施結業考核,包括理論知識考核和臨床實踐技能考核。理論知識考核主要是康復醫學基本概念、康復治療風險管理、康復評定基本知識及康復治療技術等知識。臨床實踐技能考核包括技能操作+口試及病例分析兩部分,技能操作+口試由學員通過抽簽進行選題,兩人一組,分別模擬治療師及患者,在角色互換中,切實體會并理解患者的困難之處,了解醫患溝通的重要性[4];監考老師結合學員操作情況提問。病例分析由學員抽取臨床常見病種病例,根據患者情況和病歷資料,分析患者主要的功能障礙,提出康復治療措施,考核康復治療操作技術以及現場答疑。
1.3關鍵人員訪談
對中國康復研究中心6名專家及已結業學員6名,共12人進行訪談。其中男性4名,女性8名;學士9名,碩士3名。針對不同訪談對象設計訪談提綱,通過專家咨詢完善調查工具。利用擬定的訪談提綱,與多年從事教學的專家、已結業的學員進行訪談,了解康復治療師培訓的現況、經驗及成效等。
1.4統計學分析
對計量資料進行正態檢驗,符合正態分布用(xˉ±s)表示,采用t檢驗。
全部學員均完成培訓并進行考核,理論考核及臨床技能考核均全部通過,理論成績平均(76.23±5.70)分,臨床技能成績平均(87.18±8.00)分。培訓后的理論成績明顯高于培訓前理論成績(57.18±10.86)分(t= 9.53, P=0.001)。
參與訪談人員共提出建議59條,主要在教學內容(91.3%)、教學方式(75.0%)及規范結業證書管理(83.3%)等方面提出建議。歸納為表2。

表2 康復治療師培訓建議匯總表
本次調查顯示,經過培訓,不同背景學員最終理論考核和臨床技能考核成績優良,沒有出現明顯兩極分化,學員在理論和臨床技能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康復治療師培訓項目的實施對緩解我國現階段康復治療人員緊缺、提高康復治療師技術水平有著積極的作用。《國家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局關于做好康復治療專業人員培訓工作的通知》[5]指出,“有計劃地分批、分期開展本轄區內康復治療專業人員的規范化培訓工作”“逐步建立康復治療專業人員規范化培訓長效機制”。為了保證康復治療師培訓效果,使康復治療師的培訓與實際需求相適應,需要在培訓醫院認證、專業及教學方式等方面規范發展,形成康復治療師培訓自身的特色。
3.1培訓醫院
按照國家衛計委要求,逐步開展康復治療專業規范化培訓工作,對培訓醫院科室治療師的配備及設備設施、康復醫療服務能力及教學培訓能力[5]提出要求,確保康復治療師的培訓質量。
3.1.1健全科學的課程體系
培訓是繼續醫學教育的一種形式,原衛生部繼續醫學教育“十二五”規劃(討論稿)中,將“講求實效”作為一項基本原則,同時將“加強以崗位勝任力為核心的專項培訓”作為繼續醫學教育的主要任務之一。在這一政策框架下,學員的教育管理,尤其是課程設置應進行相應調整[6]。
首先,打造個性化課程。實行學員導師責任制,要求科室根據學員技能水平的不同,安排不同級別的帶教老師,進行全程關注和責任管理[7]。其次,重視教學內容的全面性。由于康復手段的多元化,教學應在學員本專業理論學習的基礎上,加強系統康復方面的學習,注重學員的實際操作能力,將專業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再次,重視教學方式的多樣性。采用教師主講或學員主講的形式授課,并鼓勵學員參加院內外的學術活動;安排學員積極參加康復評價會。學生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教學生是有效的教學方式。研究生和學員同時在科室里工作,嘗試讓研究生和學員結對互幫,這樣的結對形成了知識結構的互補平臺,并且使得學習和工作更加有機結合[8]。
3.1.2做好過程管理
①嚴格學員資質審查,保證生源質量。除具有本科學歷外,要求學員提供所在單位對其業務能力、工作表現的評價資料。②做好集中培訓,遵守各項規章制度。集中崗前培訓,內容包括單位概況、醫療規章制度、工作紀律、管理規定、醫療文書書寫等方面內容。經考核合格后,方可入科。入科后由科室進行入科教育,如專業介紹、常用儀器設備的使用、康復治療單規范化書寫等。③理論考試與操作考試相結合,嚴格考試管理。形成完善的考試管理系統,從考試內容上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本著“成績合格,方可結業”的原則認真對待學員的考試管理工作。④加強帶教老師的管理,調動教師積極性。培訓醫院應在年終考核中開展教師教學質量評價,讓學員積極參與,結合學員的評價結果,對帶教老師的教學質量做出客觀的評價,促使教師以認真負責的態度投入到培訓帶教工作中。
3.2選送單位
為保證學員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習新知識,選送單位應妥善做好年度職工學習計劃,避免因公終止或延期培訓,使學員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調動學員的積極性,提高其技術水平[9]。
3.3社會認可度進一步提升
在對已結業學員的訪談中,提到結業證書的效力問題。目前,頒發的結業證書僅得到培養及選送單位的認可,并不能作為掌握康復技術能力的資質憑證在廣泛范圍內得到認可。政府部門和行業學會定期舉行培訓學習班,進行相關操作的規范化培訓并進行相應的資格認定[10]。康復作為新興學科,每年學歷教育培養的學員有限,能否將在專業康復機構學習獲得的結業證書作為未來康復專業認證的一種形式,受到廣泛關注。
[參考文獻]
[1]吳世彩.構建中國特色康復醫學體系的研究[J].社區醫學雜志, 2014, 11(12): 5-7.
[2]北京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北京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關于開展北京市2014年度臨床急需緊缺人才培訓項目(康復治療師)工作的通知[Z]. 2014-10-12.
[3]崔利華,公維軍,山磊.康復專業學生神經康復科實習的教學體會[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14, 20(1): 99-100.
[4]常冬梅,郭輝,朱琳,等.應用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評測康復治療專業學生臨床實踐能力的設想[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13, 19(10): 988-990.
[5]國家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局.關于做好康復治療專業人員培訓工作的通知[Z]. 2014-12-02.
[6]傅媛媛,路陽,陳紅,等.進修醫師繼續教育課程設置的研究與探討[J].繼續醫學教育, 2012, 26(5): 10-13.
[7]孫宏,李君.進修生實行導師負責制的探索[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 2008, 15(10): 989.
[8]蔡超,李明慧,謝堯,等.研究生培養理念在進修醫師培訓中的應用[J].中華實驗和臨床感染病雜志(電子版), 2012, 6(5): 486-487.
[9]王雪,王志鋒.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康復醫學進修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D].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2014.
[10]高峰,繆中榮.缺血性腦血管病接入治療的培訓模式研究——“衛生部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工程培訓項目——頸動脈支架置入技術培訓班”經驗介紹[J].中國卒中雜志, 2015, 10 (1): 92-95.
Effectiveness of Beijing Clinical Shortage of Manpower Training Programs 2014 (Therapist)
WANG Xue, ZHU Ping, ZHANG Shu-yan, JIN Feng, XIAO Dun-wu
Medical Department, China Rehabilitation Research Centre, Beijing Quality Control and Improvement Center of Medical Rehabilitation, Beijing 100068,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thods of training for therapists. Methods The students participated in 2014 Beijing Clinical Shortage of Manpower Training Programs (Therapist) by Beijing Quality Control and Improvement Center of Medical Rehabilitation accepted theoretical and operating training and tests. They were interviewed for the situation of training program. Results 39 students had completed the training with the average age of (28.41±6.05) years. The average scores of theory test was (76.23±5.70), and it was (87.18±8.00) of operation. The score of theory test was more than that before the training (P<0.01). From interview, a total of 59 recommendations were obtained, which focused on the quality of training of training provider and the support from sending institutes. Conclusion Beijing Clinical Shortage of Manpower Training Programs (Therapist) has improved the academic and operative level of therapists.
Key words:therapist; training; program appraisal
(收稿日期:2015-03-18修回日期:2015-08-24)
作者簡介:作者單位:中國康復研究中心醫務處,北京市康復醫療質量控制和改進中心,北京市100068。王雪(1982-),女,漢族,河北冀縣人,主任科員,主要研究方向:衛生事業管理。通訊作者:朱平,男,主任醫師,主要研究方向:康復醫學與理療學。E-mail: zhp6113@126.com。
DOI:10.3969/j.issn.1006-9771.2015.09.027
[中圖分類號]R49-4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6-9771(2015)09-11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