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菲

小編: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會IIHS曾經發布過汽車重量對于安全性影響的調查。調查結果顯示,無論單車碰撞還是兩車相撞,隨著車重的增加,安全性大體上都呈上升趨勢。能不能因此得出結論,無論單車碰撞還是兩車相撞,車身越重安全性越高?
小暉:分別來看單車撞墻和兩車相撞這兩種情況,分析的前提是,重量以外的一切車輛參數均為定值。單車撞墻,或者說撞一個絕對剛體,車不飛離地面時,根據能量方程式,車體需要吸收的能量和車重成正比。也就是說車越重,所需要吸收的能量就越多,假設車體結構、鋼材強度相同,車越重,車體變形也會越嚴重,也就越不安全。再說兩車相撞的情況,不管是粘性碰撞(碰撞之后一個車推著另一個車走)還是彈性碰撞(碰撞后兩車各自后退),都是相對更重的車安全一些。這是因為越重的車慣性越大,其運動矢量越難被改變。
浩子:當然,這樣分析的前提是,重量外以的一切車輛參數均為定值,而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會IIHS做過的那個調查應該是涉及到了不同的車型,沒有考慮到這個前提條件。
小暉:不能簡單地說車重越大安全性越好,車越輕安全性越差。最終決定安全性的還是車身結構、強度。
洛洛:碰撞的情況很復雜,這對碰撞結果也有影響。比如說兩車相撞,但兩車質量相差懸殊,極端一點的例子,一輛小轎車與一輛大卡車相撞,那么大卡車可以被看作是一堵墻,這種情況下,假設有結構強度相同、具有相同吸能水平的兩輛小車,重量相差不大,如重量分別是1500kg和1200kg,那么重量偏重的那輛車中的駕乘人員受傷程度會更大。

小編:輕量化設計在國內外汽車行業已經成為一種大趨勢,與量產車相比,輕量化在賽車方面的應用更為普遍。
小暉:我經常接觸賽車的輕量化改裝。賽車為了追求輕量化,通常需要放棄一切對駕駛操作無用的部件,主要包括這幾個方面:拆除多余座椅、內飾、空調、音響、玻璃水系統等。換裝比原廠更輕的材料,比如玻璃換成聚碳酸酯,同時拆除玻璃升降電機軌道,換裝小容量電瓶,換裝小容量防爆汽油箱等。用碳纖維蓋板,比如引擎蓋、后備箱蓋等。在車體負載不大的位置把鋼板做圓形切割,減少重量。
洛洛:相對賽車改裝,汽車企業進行輕量化設計主要是使用強度更好的材料、優化結構設計,考慮的主要是省油。而汽車重量對于油耗的影響主要體現在變速運動時。

小編:重量除了對汽車安全性有影響,對汽車的其他方面還有哪些影響?
小暉:質量增加對汽車的很多方面都有影響。比如,使車輛加速度減小、車輛剎車距離增長、轉彎極限速度減小、避震系統工作壓力加大、剎車系統工作壓力加大、輪胎的損耗增加等等。而且,臨界駕駛狀態下,越重的車在失控前越難以察覺,留給司機的救車時間窗口越小,對救車操作的要求越高。
浩子:越輕的車越可控。重車即使相應地提升了胎、剎車、懸掛等部件的性能,也不如輕車好駕馭。此外,車是個系統工程,如果車體減重了,輪胎、懸掛、剎車等很多系統的負擔減小了,這些系統也就可以再減重。
小編:采訪中,很多車主感性地認為高速車身發飄和車身重量較輕有關,是這樣嗎?
小暉:應該說車重和發飄沒有直接關系。簡單說是因為地面不平整,導致重心不穩定,四輪下壓力時刻在變化中,進而在車輛縱軸上,前輪的轉向力矩和后輪的安定力矩不穩定,造成車輛晃動。而且,速度越快,四輪負載變化越快,晃動頻率越高,越容易接近懸掛系統的極限,就會感覺越飄。想要改善最有效的方法是升級胎、避震的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