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開華,張 瑞,余乾兒,王天飛
(1.慈溪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浙江慈溪 315300;2.慈溪市橋頭鎮農業技術推廣站,浙江慈溪 315326;3.慈溪市橫河鎮農業技術推廣站,浙江慈溪 315303)
雜交稻甬優538麥茬直播栽培氮肥用量試驗
許開華1,張 瑞1,余乾兒2,王天飛3
(1.慈溪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浙江慈溪 315300;2.慈溪市橋頭鎮農業技術推廣站,浙江慈溪 315326;3.慈溪市橫河鎮農業技術推廣站,浙江慈溪 315303)
大田試驗結果表明,雜交稻甬優538在小麥茬直播栽培,施純氮0~270 kg·hm-2,稻谷產量隨施氮量上升而增加,而后純氮量上升至315 kg·hm-2時,則產量呈遞減趨勢,施肥效益降低,成本增加。在中等偏上土壤肥力條件下,小麥茬直播栽培雜交稻甬優538最佳施氮量為純氮270 kg·hm-2。
甬優538;麥茬直播;氮肥用量
甬優538是寧波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寧波市種子有限公司育成的單季秈粳雜交稻(偏粳型),株高適中,莖稈粗壯,劍葉長挺略卷,葉色淡綠,穗形大,著粒密,谷粒圓粒形,豐產性好[1]。該品種克服了甬優12生育期長,植株高的弱點,兼具雜交品種的高產特性和常規品種的生育期等優點。在單季晚稻直播栽培地區,甬優538是超高產的首選品種,自推廣以來,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單產水平不斷提高。甬優538在本地小麥茬作為單季晚稻直播栽培,可在11月15日前后成熟收獲,有利于后茬小麥的播種。
氮肥是促進水稻分蘗、植株生長、提高產量的重要元素,合理施用氮肥是提高稻谷產量和品質,維護農田氮素平衡,保障土壤可持續利用的有效途徑[2]。但盲目過量施用氮肥,影響水稻抗倒性,延遲成熟,既不能提高產量,又增加生產成本。針對甬優538在直播情況下對氮肥的需求狀況,開展了氮肥不同用量的試驗,為麥茬甬優538直播高產栽培提供依據。
1.1 材料
試驗在橫河鎮伍梅村進行,前作小麥,土壤為青紫泥田,肥力中上。參試水稻品種甬優538由寧波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提供。尿素系浙江巨化集團生產。
1.2 處理設計
試驗設5個處理:處理1不施氮肥為對照(CK);處理2施純氮225 kg·hm-2;處理3施純氮270 kg·hm-2;處理4施純氮315 kg·hm-2;處理5施純氮360 kg·hm-2。小區面積33.3 m2,重復3次,隨機排列,小區間用塑料薄膜包埂,防止肥料滲漏。各小區均施過磷酸鈣450 kg·hm-2和氯化鉀150 kg·hm-2。過磷酸鈣全部作基肥;氯化鉀50%作基肥,50%作穗肥;氮肥按基肥∶苗肥∶分蘗肥∶促花肥∶保花肥2∶2∶3∶2∶1施用,施肥時期為苗肥于2葉1心,分蘗肥于分蘗初,促花肥于葉齡余數3.5葉時,保花肥于葉齡余數1.5葉時。
前茬小麥5月25日收割,單季晚稻甬優538催芽露白后于6月4日播種,播量統一為15 kg· hm-2。病蟲害防治及其他栽培管理措施同常規栽培方法。
1.3 觀察記載項目
對各小區定點觀察記載主要生育期及分蘗動態。成熟后,各小區隨機取樣5叢,供測定和考種。各小區按田間試驗方法取得單產、千粒重數據。
2.1 產量
表1表明,以施純氮270 kg·hm-2的處理3產量最高,為11 237 kg·hm-2;第2位是施純氮315 kg·hm-2的處理4,為10 816 kg·hm-2;第3位是施純氮225 kg·hm-2的處理2,為10 245 kg· hm-2;第4位是施純氮360 kg·hm-2的處理5,為10 095 kg·hm-2,對照最低,為7 061 kg·hm-2。處理3比處理4,2,5和對照分別增產421,992,1 142和4 176 kg·hm-2。所有施肥處理與對照間差異均達極顯著水平;處理3與處理5,2間差異達極顯著水平,處理4與處理5間差異達顯著水平;而處理3與處理4、處理4與處理2、處理2與處理5間無顯著性差異。

表1 不同氮肥用量處理對甬優538經濟性狀與產量的影響
2.2 經濟性狀
表1表明,每穗總粒數隨用氮量增加而增加,結實率隨用氮量增加而下降。不施氮肥的對照,結實率為89.3%,在各處理中最高,比最高氮肥用量360 kg·hm-2的處理5,提高16.7百分點。除對照外,千粒重隨著氮肥用量的增加而下降。
2.3 有效穗與成穗率
表2表明,氮肥的施用對穗數有促進作用,施肥處理的有效穗數均高于對照,高氮肥處理的多于低氮肥處理。成穗率隨著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在施純氮270 kg·hm-2時為最高,達73.6%,以后隨著氮肥用量增加而下降。

表2 不同氮肥量處理對甬優538苗數和有效穗數的影響
2.4 生育期
表3表明,氮肥用量的多少也影響著甬優538的生育進程。隨著氮肥用量的增加,始穗、齊穗、成熟期推遲,全生育期延長。不施氮肥的對照,播種至成熟的全生育期最短,共162 d,比最高施氮肥量360 kg·hm-2處理少3 d。

表3 不同氮肥用量處理對甬優538生育期的影響
氮肥對雜交水稻甬優538的苗、蘗、穗形成有明顯的促進作用,適當的氮肥用量能增加有效穗,提高成穗率和結實率,增產增效。小麥收獲后用甬優538作單季晚稻進行直播栽培,在施純氮0~270 kg·hm-2,產量隨施氮量上升而增加,當純氮在315 kg·hm-2時,則產量呈現下降趨勢,施肥效益降低,成本增加,而且植株倒伏風險也會隨之加大。試驗結果表明,甬優538在中等偏上土壤肥力水平下,在麥茬田直播栽培實行常規管理,最佳施氮量為純氮270 kg·hm-2。
[1] 禹盛苗,朱練峰,張鈞華,等.粳稻甬優538特性特征及栽培技術[J].浙江農業科學,2014(1):15-17.
[2] 徐春梅,周昌南,鄭根深,等.施氮量和栽培密度對超級稻中嘉17物質生產特性的影響[J].浙江農業學報,2010,22(4):502-508.
(責任編輯:張才德)
S 511
B
0528?9017(2015)11?1812?02
文獻著錄格式:許開華,張瑞,余乾兒,等.雜交稻甬優538麥茬直播栽培氮肥用量試驗[J].浙江農業科學,2015,56(11):1812-181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51133
2015?09?15
慈溪市農業局科技研究項目(CN201404)
許開華(1957-),男,浙江慈溪人,推廣研究員,從事糧油作物栽培技術推廣工作。E?mail:xukaihua200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