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旭,吳 兵,薄永明
(寧波微萌種業有限公司,浙江寧波 315100)
甜瓜東之星的選育及栽培技術
李 旭,吳 兵,薄永明?
(寧波微萌種業有限公司,浙江寧波 315100)
甜瓜東之星為寧波微萌種業有限公司培育的哈密瓜型雜交新品種,果實為白皮,橢圓形,果面溝不明顯,裂果率低,商品性好,果肉為淺橘色,甜脆爽口,中心折光糖度16°,口感好。單果質量1.6~1.8 kg,產量約43.1 t·hm-2,適合浙江省保護地栽培。
甜瓜;東之星;選育;栽培技術
近10多年來,哈密瓜東移取得巨大成果,浙江省甜瓜種植面積穩步增長,栽培品種不斷推陳出新[1],國內育種專家培育出一批適應我國東部、南部大棚栽培的改良型哈密瓜新品種,深受東南部廣大農民和消費者的歡迎。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市場對于甜瓜品種的需求也越來越多樣化,品種更新換代速度明顯加快。長期以來我國對于甜瓜的育種主要著眼于生產需要,如要求瓜大、產量高、易坐果等,而忽視了市場的需求。當前農業強國如美國、日本等國尤其重視市場需求,美國甜瓜的主要育種目標之一是選育皮硬不裂適合長途運輸的品種,而日本除了對品質、產量、熟性有較高要求之外,還隨時根據市場的需求而提出不同的育種目標[2-4]。寧波微萌種業有限公司在充分調研生產者和消費者的需求及大量引進國內外種質資源的基礎上,開展了甜瓜新品種的選育工作,以皮厚耐貯運、肉厚高產、甜度高等為目標,經多年努力,育成了適應我國東部氣候和栽培方式的甜瓜新品種東之星。
1.1 親本來源及特點
東之星是由2個自交系材料雜交育成的甜瓜F1代新品種。
母本27?1?3?6?5?1?1?S,由2008年從甘肅省河西瓜菜科學技術研究所引進的品種脆紅玉2號通過7代單株自交分離選育出的自交系。該自交系長勢旺盛,葉色淺綠,節間長,中熟,坐果至成熟50~55 d;果實橢圓形,果皮白色微有溝,單瓜重3.2 kg左右;果肉淺橘色,脆甜爽口,中心折光糖16%左右。
父本46?1?3?8?8?5?1?S,由2008年從上海市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引進的品種東方蜜1號通過7代單株自交分離選育出的自交系。該自交系長勢中等,葉色綠,圓葉,中熟,坐果至成熟38 d;果實橢圓形,果皮白色偶有稀細網紋,單瓜重1.4 kg左右;果肉淺橘色,脆甜爽口,中心折光糖16%左右。
1.2 選育經過
2010年秋季,自交系選育到第5代,繼續進行自交系的系統固定,并根據育種目標進行組合選配,2011年對不同株系的配合力進行測試。經連續3季的品種比較試驗和生產性試驗,篩選出27?1?3?6?5?1?1?S×46?1?3?8?8?5?1?S組合表現優良,定名為東之星。2013年開始進行浙江省多點試種和對比試驗,2013-2014年在浙江、上海、河南等地推廣種植,種植戶反應良好。2015年通過浙江省非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的品種審定。
2.1 豐產性
東之星在連續2年4個點甜瓜品種比較試驗中,產量表現突出。2013年大棚種植平均45.6 t· hm-2,比對照東方蜜1號增產18.3%;2014年多點品種比較試驗中,東之星平均產量40.6 t·hm-2,比對照增產16.8%;2年東之星平均產量43.1 t·hm-2,比對照增產17.5%。
2.2 果實外形及商品性
東之星果實橢圓形,白皮,單瓜重1.7 kg左右,果肉淺橘紅色,厚3 cm左右,肉質松脆、多汁,含糖量16%左右,口感風味佳,裂果率低(表1)。相較同類型主栽甜瓜東方蜜1號,東之星果溝不明顯(表2)。

表1 2013-2014年2個甜瓜品種商品性和產量情況

表2 2013-2014年2個甜瓜品種果實外形表現
2.3 生育期
東之星屬中熟品種甜瓜,植株長勢旺盛,適合于各類設施和保護地栽培。春季栽培全生育期約125 d,夏秋季栽培約85 d,果實發育期40~45 d。
3.1 播種期
東之星是哈密瓜型甜瓜新品種,喜干忌濕,喜晝熱夜涼的氣候。南方地區適于大棚栽培。在浙北地區1年可種2季。春季栽培最佳播種期為2月上旬,移栽期為3月上旬;秋季栽培最佳播期為8月上旬,移栽期為8月中下旬。春季應適時播種,不可盲目提早,以免氣溫太低造成閃苗、焦葉。
3.2 苗期管理
東之星性喜溫熱,春季栽培苗期需加強管理,注意防治病蟲害,當苗子出齊后每隔7~10 d可噴施72.2%的普立克水劑400倍液,預防立枯病,同時可噴施32%苗菌敵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治猝倒病。整個苗期25~30 d,定植前3 d可適當降溫煉苗。秋季栽培苗期相對較短,苗齡控制在15~20 d,育苗時應注意防止高腳苗。
3.3 整地定植
定植前施腐熟廄肥22.5~30 t·hm-2,復合肥600~750 kg·hm-2,過磷酸鈣300 kg·hm-2。甜瓜為喜鉀植物,為保證品質可適當多施有機肥及鉀肥。翻耕、整地做成高畦,種植9 000~10 500株· hm-2。春季栽培應在定植前覆上棚膜,以提高地溫,定植后及時澆好緩苗水,并架好小拱棚,蓋好薄膜保溫。秋季栽培可利用膜下滴灌于定植前后灌好緩苗水,緩苗期間大棚覆蓋遮陽網。
3.4 水肥管理
移栽到膨瓜期需澆水2~3次,第1次在坐瓜后,當大多數的瓜長至雞蛋大小時澆,一般隨水施三元復合肥450 kg·hm-2,以后視生長狀況,因地制宜地澆水追肥,切忌忽干忽濕,以防裂瓜。開花坐果期間不要澆水,否則易落花果,采收前10 d停止澆水,以利于糖分積累。
3.5 通風與保溫
東之星甜瓜喜干燥、耐高溫、忌濕熱,應做好溫濕度管理,及時通風。不能生長過旺,注意及時整枝,以免影響坐果。春季瓜苗活棵后,白天溫度穩定在25~30℃,土溫維持在20℃,晴天中午超過32℃時應通風,夜溫要保持在15℃以上;開花坐果和果實膨大階段,溫度需保持28~30℃,夜溫在15~18℃;果實發育后期進入糖分轉化階段,要增大晝夜溫差。秋季栽培坐果后溫度逐漸降低,如夜溫低于15℃,應將通風口封閉。
3.6 整枝與坐果
直立式栽培。當瓜蔓長度達30~50 cm時即引蔓上架,并定期繞蔓,讓瓜蔓沿塑料繩向上生長。采取單主蔓整枝法,基部10節以下發生的子蔓及時摘除,在第10~15節選留3個茁壯的子蔓為結果蔓,頂部2節子蔓任其生長作營養蔓,主蔓25節左右摘心。在預留結果蔓雌花開放時,應及時進行人工授粉,做好標記,以方便以后采收。當幼果雞蛋大時,選果形端正、發育良好的幼果,每株留1果。當幼果拳頭大小時,及時用繩吊果固定,要求結果蔓與果梗部呈“T”形。
爬地式栽培。一般采用雙蔓整枝法,移栽后立即澆水保苗,秧苗長到一定長度留4葉打頂,選留2條側蔓定向培養,留果節位一般在10~15節,根據長勢留果,留果數不能太多,一般1株以3~4果為宜。
3.7 適時采收
一般開花后40~45 d果實成熟。成熟后要及時采收。采收宜在早晨進行,輕采輕放,將果柄與子蔓剪成“T”字形,以保證良好的品質和風味。
[1] 俞金龍,胡琳,郭誠,等.甜瓜沃而多的選育及栽培要點[J].浙江農業科學,2015,56(5):674-676.
[2] 于喜艷,何啟偉,孔慶國.甜瓜育種研究進展及展望[J].長江蔬菜,2002(增刊1):6-8.
[3] 羊杏平,徐潤芳.厚皮甜瓜東移研究之進展與展望[J].中國西瓜甜瓜,1994(4):15-16.
[4] 吳明珠.當前西瓜甜瓜育種主要動態及今后育種目標研討[J].中國西瓜甜瓜,2003(3):1-3.
(責任編輯:張才德)
S 652
B
0528?9017(2015)11?1851?02
文獻著錄格式:李旭,吳兵,薄永明.甜瓜東之星的選育及栽培技術[J].浙江農業科學,2015,56(11):1851-185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51147
2015?09?12
寧波市農科教結合項目(2014NK19)
李 旭(1980-),男,安徽阜陽人,農藝師,從事蔬菜育種工作。E?mail:362846891@qq.com。
;薄永明,高級農藝師。E?mail:boyongming@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