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奕斌 鄭東波 翁欽杰 張州平
內科危重病患者病程中甲狀腺激素水平監測結果研究
蔡奕斌 鄭東波 翁欽杰 張州平
目的研究內科危重病患者整個病程中不同時段的甲狀腺激素水平監測結果。方法內科重癥監護病房危重病患者80例作為觀察組, 另擇80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 比較兩組初次監測的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觀察組患者中死亡組與存活組各自的甲狀腺激素水平及觀察組患者好轉出院時的甲狀腺激素水平。結果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 血清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3)、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較低,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甲狀腺素(T4)、游離甲狀腺素(FT4)、促甲狀腺激素(TSH)水平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中死亡組的T3、FT3、T4、FT4水平均低于存活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或P<0.01), 但其TSH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轉出時的T3、FT3、T4、FT4激素水平均高于入院時的水平,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甲狀腺激素水平具有估計內科危重病患者疾病嚴重程度的臨床價值, 對治療效果的判斷有重要的臨床檢測意義。
內科;危重病患者;甲狀腺激素;監測
甲狀腺作為整個人體中最大的內分泌腺體, 其作用主要體現在促進機體生長發育、物質和能量代謝, 影響心血管系統及神經系統功能等。有研究表明, 內科危重病患者即使本身并無甲狀腺病變, 但在機體有嚴重創傷、疾病或其他生理應激的情況下, 甲狀腺激素可在代謝、轉運和調節各方面出現異常的改變, 但TSH水平可正常[1]。本文就內科危重病患者病程中甲狀腺激素水平監測結果進行研究?,F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5月~2013年11月入住本院內科重癥監護室的80例危重病患者(觀察組), 其中男46例,女34例, 年齡28~75歲, 平均年齡(50.68±8.23)歲;80例健康體檢者(對照組)中, 男50例, 女30例;年齡30~76歲,平均年齡(50.78±8.64)歲, 兩組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檢測方法 甲狀腺激素水平測定:①檢測儀器的選擇:本次研究統一選擇由德國西門子高效能的 ADVIA Centaur? XP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 檢測試劑為德國西門子相關配套試劑及標準品, 應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進行檢測,且所有檢測對象在抽血檢測前2個月內均未使用過影響甲狀腺分泌的藥物。②具體的檢測方法:對照組人員體檢當日早晨空腹抽取靜脈血5 ml, 觀察組患者于進入內科ICU后第2天、即將死亡前及經治療病情穩定后好轉出院前采集靜脈血5 ml, 在室溫下靜置30 min后, 以3000 r/min的速度離心分離血清, 并于-20℃下保存待檢。③具體的檢測項目:包括T3、T4、FT3、FT4及TSH的檢測[2]。
1.3 觀察指標 ①對比觀察組剛入院時和對照組健康體檢人員的甲狀腺激素檢查結果;②對比觀察組患者中存活組與死亡組的甲狀腺激素水平;③對比觀察組剛入院時和病情穩定后轉出ICU時的甲狀腺激素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觀察組入院時與對照組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對比 觀察組危重病患者入院時血清T3、FT3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在T4、FT4、TSH水平方面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觀察組患者中死亡組和存活組甲狀腺激素結果比較80例患者中死亡11例, 存活69例, 其中, 死亡組T3、FT3、T4、FT4水平均低于存活組, 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或P<0.01);其TSH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觀察組患者入院與轉出時的甲狀腺激素水平對比 患者轉出時的T3、FT3、T4、FT4水平均高于入院時的水平,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TSH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初次檢測的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對比(±s, ng/L)

表1 兩組初次檢測的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對比(±s, ng/L)
注:與對照組相比,aP<0.05
組別 例數 T3 T4 FT3 FT4 TSH觀察組 80 0.56±0.26a 13.47±3.55 2.21±0.97a 1.52±0.26 4.01±0.76對照組 80 1.94±0.41 14.23±3.51 3.94±1.12 1.63±0.27 3.98±0.84
表2 觀察組患者存活組與死亡組甲狀腺激素水平對比(±s, ng/L)

表2 觀察組患者存活組與死亡組甲狀腺激素水平對比(±s, ng/L)
注:與存活組相比,aP<0.05,bP<0.01
組別 例數 T3 T4 FT3 FT4 TSH存活組 69 1.65±0.34 12.78±3.67 3.69±0.81 1.98±0.27 3.89±0.81死亡組 11 0.49±0.31a 5.94±2.65b 1.98±0.53a 0.69±0.28a 3.78±0.77
表3 觀察組入院時與轉出時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對比(±s, ng/L)

表3 觀察組入院時與轉出時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對比(±s, ng/L)
注:與入院時對比,aP<0.05
時間 例數 T3 T4 FT3 FT4 TSH入院時 80 0.56±0.26 13.47±3.55 2.21±0.97 1.52±0.26 4.01±0.76轉出時 69 1.77±0.46a 14.97±3.78a 4.42±0.79a 2.57±0.28a 4.03±0.78
內科重癥監護病房患者的器官功能的改變會導致機體代謝發生明顯紊亂, 進而引起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的變化[3]。這些既往無甲狀腺疾病的危重癥患者, 由于創傷、應激狀態等因素引起甲狀腺激素在外周組織中的脫碘代謝發生一系列異常改變, 導致原本沒有甲狀腺疾病的患者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發生變化, 即為正常甲狀腺病態綜合征(euthyroid sick syndrome, ESS), 該癥主要包括了低T3綜合征、低T4綜合征等,其中以低T3綜合征最為多見[4,5]。
本文研究結果表明, 患者在病情發展的不同時間段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也相應呈現不同的變化, 表1顯示患者在入院時血清T3、FT3水平均比健康體檢者低, 表明病情開始出現并發展時, 甲狀腺激素也相應開始發生異常改變;表2顯示觀察組患者中死亡組的T3、FT3、T4、FT4水平均低于存活組患者, 提示患者病情嚴重者, 甲狀腺激素水平變化幅度也隨之變大;表3中觀察組患者出院時的T3、FT3、T4、FT4水平均高于入院時的水平, 提示疾病經過治愈穩定下來時, 甲狀腺激素水平也由之前的紊亂和異常漸漸恢復至正常水平。
綜上所述, 甲狀腺激素水平是反映甲狀腺生理功能的最直接指標, 臨床表明內科危重病患者由于疾病本身的不穩定性, 易誘發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的異常改變, 而內科危重病患者疾病的發展狀態和趨勢也可以通過甲狀腺激素分泌的情況來間接反映, 這一點關聯, 值得臨床引起關注和重視。
[1]李愛林, 袁鼎山, 黃中偉.內科危重病患者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變化臨床觀察.臨床急診雜志,2012,13(5):314-318.
[2]翟金健. ICU危重病患者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變化臨床觀察.中國醫藥導刊,2013,15(12):1948-1950.
[3]賀永前, 馮海翔.內科危重病患者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的檢測意義.當代醫學,2009,15(6):16-17.
[4]楊燕, 曹科林.內科危重病患者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的監測及預后評估.中國醫藥指南,2009,7(7):3-5.
[5]謝日升.危重患者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變化的臨床意義.現代醫院,2009,9(5):72-7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9.018
2015-01-21]
515154 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大峰醫院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