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
不同手術方式治療子宮肌瘤臨床效果分析
王玉
目的探討不同手術方式治療子宮肌瘤的臨床療效。方法90例子宮肌瘤患者, 將其根據子宮肌瘤的位置、大小及患者本人的意愿分為甲、乙、丙三組, 各30例。甲組采取經腹子宮肌瘤切除的手術方式, 乙組采取經陰道子宮肌瘤切除的手術方式, 丙組采取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的手術方式,觀察三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丙組患者手術時間、出血量、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明顯少于甲、乙兩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但丙組患者住院費用明顯高于甲、乙兩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甲、乙、丙三組患者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36.7%、66.7%、10.0%, 丙組患者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甲、乙兩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治療子宮肌瘤臨床療效好, 對患者的創傷小, 不良反應較少,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手術方式;子宮肌瘤;腹腔鏡
子宮肌瘤是臨床上常見的女性生殖系統良性腫瘤, 一般多數患者的臨床癥狀不明顯, 無明顯癥狀的育齡期子宮肌瘤患者一般不必進行治療, 但是當病情嚴重導致出血、壓迫癥狀或影響生殖時需要給予手術治療[1]。本研究主要探討經腹子宮肌瘤切除術、經陰道子宮肌瘤切除術、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三種手術方式的臨床治療效果及對患者的影響, 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6月~2012年9月本院住院收治子宮肌瘤患者共90例作為研究對象, 年齡24~49歲, 平均年齡34.8歲, 根據患者的子宮肌瘤位置、子宮肌瘤的大小及患者的意愿將其分為甲、乙、丙三組, 各30例。三組患者年齡、病情輕重、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術方法
1.2.1 甲組采取經腹子宮肌瘤切除術 患者取仰臥位, 連續硬膜外麻醉, 在下腹作橫切口, 切口的長度約8 cm, 逐層分離皮下組織、腹肌, 取出子宮, 在子宮肌瘤處做縱行切口,剔除肌瘤病灶, 整形并縫合, 關閉切口。
1.2.2 乙組采取經陰道子宮肌瘤切除術 患者采取硬膜外麻醉, 取膀胱截石位, 擴張陰道以暴露子宮肌瘤, 使用子宮雙爪鉗夾住肌瘤輕輕向外牽拉, 切斷瘤蒂, 取出肌瘤, 對于較大的子宮肌瘤, 需要切開肌壁剔除腫瘤, 閉合瘤腔, 將子宮納入腹腔。
1.2.3 丙組采取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 患者采取連續硬膜外麻醉, 取膀胱截石位, 采取三孔法, 肚臍下做1 cm孔放入腹腔鏡, 左右下腹麥氏點開0.5、1 cm孔放入手術器械,漿膜下肌瘤使用PK刀切斷瘤蒂, 取出肌瘤, 肌壁間肌瘤可以切開肌瘤外面的假薄膜, 爪鉗夾持子宮肌瘤鈍性分離, 對于沒有瘤蒂的子宮肌瘤也可以采取上述方法, 剝除的子宮肌瘤通過右下腹孔取出[2]。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甲、乙、丙三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肛門排氣時間、住院天數及住院費用、不良反應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多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甲、乙、丙三組患者術中及術后情況比較, 見表1。甲、乙、丙三組不良發生率分別為36.7%(11/30)、66.7%(20/30)、10.0(3/30), 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甲、乙、丙三組患者術中及術后情況比較(±s)

表1 甲、乙、丙三組患者術中及術后情況比較(±s)
組別 例數 手術時間(min) 術中出血量(ml) 肛門排氣時間(h) 住院時間(d) 住院費用(元)甲組 30 41.4±8.8 74.6±5.0 20.8±1.2 9.0±3.2 7758.4±364.4乙組 30 54.8±9.4 62.1±4.7 16.3±0.7 5.8±2.6 5495.3±458.2丙組 30 35.3±10.3 46.5±3.2 8.0±0.5 3.4±1.0 8795.6±487.0 F4.462 4.985 6.394 5.097 10.387 P 0.034 0.028 0.006 0.013 <0.001
子宮肌瘤是育齡期婦女常見的生殖系統良性腫瘤, 約0.4%~0.8%發生惡變[3]。傳統的開腹手術具有創傷大、出血多、不易恢復等缺點。隨著醫療技術的快速發展, 人們對手術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目前臨床上主要開展經陰道子宮肌瘤切除術、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等手術方式。
經陰道子宮肌瘤切除術是從患者的陰道進行操作, 這種手術方式的優點是對患者的盆腔造成的損傷小, 術中出血量較少, 術后恢復較快, 適用于子宮肌瘤位置較低的子宮前后壁直徑<10 cm的單發肌瘤, 但是此種術式導致患者感染的機會較多。
腹腔鏡手術將所有的手術操作在一個封閉的腹腔中進行, 減少了腹腔的暴露, 對患者腹腔損傷較小, 手術后發生的組織粘連也有所減輕。但這種手術方式的費用較高, 要求術者有豐富的開腹手術經驗。本研究結果顯示, 甲、乙、丙三組患者中, 丙組(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手術時間、出血量、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明顯少于甲、乙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這就顯示了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的優勢。
[1]段華. 再論子宮肌瘤的規范化治療. 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2,28(12):881-883.
[2]彭玲玲, 陳麗, 張會芳. 子宮動脈栓塞術治療育齡期子宮肌瘤的療效觀察.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1,32(20):3294-3295.
[3]姚恒, 李靜文. 不同術式子宮肌瘤剔除術臨床效果和妊娠結局的比較. 中華全科醫學,2013,11(8):1214-121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9.026
2014-12-15]
473000 河南大學附屬南石醫院婦產科